在蕉岭县南磜镇三泰村一座名为“蕉坑子”的山上,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杉树。山上青翠挺拔的杉树,傲岸笔直,层层叠叠,就像为大山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绿色“毛衣”。而这片杉树林的主人则是家住该镇新村的王文珍、王桂均父子。
上世纪90年代,在一次与亲人的闲谈中,王文珍了解到种植杉树效益高且对生态环境有益,便毅然放弃收入可观的运输行业,回到村里种起了杉树。
刚开始种植杉树,由于经验不足、技术缺乏等,杉树的存活率连一半都没有。为此,王文珍没少发愁过。“当时一起种杉树的同行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因为杉树要种上14年左右才能获利,而且大家经验又不足。但是我觉得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没技术我可以学嘛。”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文珍除了上山管樹,剩余的时间都往镇里林业站跑,去站上不断请教技术人员来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
杉树在王文珍的悉心呵护下,长势喜人。由最开始存活率不高到百分百存活,最开始的一两亩发展到了50亩。王文珍也因此获得了第一桶金。
没过多久,王文珍把在广州开出租车的儿子王桂均叫了回来。父子俩扩大了种植规模,由50多亩扩大到近1200亩,由1万株杉树扩大到26万株杉树。据王桂均介绍,他刚回来那段时间很不适应,每天大山、家里两点一线,干活辛苦,生活又枯燥,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考验。但是父亲的执着和坚守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决定跟父亲一起把这座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实现两代人的大山梦。
在王文珍父子的带动下,周围几个村的村民纷纷加入到种树行列中,村民在致富的同时,也为家乡绿化造林贡献了一份力量。
素材点击
没有王文珍、王桂均父子俩全年无休地“连轴转”,杉树林是无法形成数千亩的规模的,荒山也无法变成青山。
多年来,王文珍、王桂均父子把精力都投入到了种植杉树上,他们的行动不仅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种树达人”,也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