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实施《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键之年,数字福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数字福建发展纲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数字福州建设,努力将福州打造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和数字中国建设福建样本排头兵。
办好数字峰会。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建设合作平台等四大平台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数字经济领域最高级别峰会。
发挥数字峰会溢出效应。加快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64个项目建设,推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95个签约项目落地,重点跟踪服务数字经济战略合作领军企业,争取再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扩大企业交流合作,助推本土企业“走出去”发展。发挥峰会创新大赛带动效应,吸引企业、人才和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福州集聚。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试验网络建设,建成5G基站3000个以上。加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监测管理,加快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和IoT(物联网)规模部署应用,IPv6活跃用户占比超过40%。
增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建成超算平台二期,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领先的物联网创新和服务平台,做强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深化云计算应用。持续推动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福建分公司三大运营商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福建”政务云、商务云、生态云、交通云和金服云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福州市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加大华为软件开发云推广力度,服务企业1200家以上,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达800家以上。
夯实电子政务基础支撑。加快推进政务外网横向接入网(智网)及运维保障体系建设,完成70%以上市直政务部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及县(市)区政务数据中心的整合迁移。启动可信电子文件项目建设,实施电子证照生成提升工程,归集电子证照超过1800万份。
加大政务数据汇聚力度。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推动政务数据归集常态化,全面建成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每月共享服务30万次以上,可共享资源数据超过10亿条。
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开放数据资源超过500个,数据量超过2000万条。建设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二期,提供各类地理信息服务,满足日均1万次以上的服务请求。建成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归集信用数据9亿条以上,累计提供信用“茉莉分”服务超过900万人次。
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开展国产化办公系统项目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智网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云平台安全和终端防护系统,强化政务信息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举措,督促指导政务信息网用户单位共同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生态环境。
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进一步提升网上办事大厅智能化水平,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推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各县(市)区行政(市民)服务中心推行全流程自助服务。深化可信电子文件应用,分析挖掘现有电子证照,补充完善不再重复提交证照清单,市直证照可感应率达45%以上,累计提供共享服务达400万次以上。
持续拓展e福州便民服务。启动福州市电子缴费平台后续项目建设,开展e福州功能和“一码通行”应用场景创意征集,新增功能应用20项以上。加强e福州APP运营推广工作,e福州平台各终端力争实现注册用户250万以上,用户累计使用服务9000万次以上。
做大做优12345便民服务平台。将人工智能语音系统与热线电话相融合,提升政企直通车服务水平,将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平台流程智能化相结合,形成诉求数据链路监控。不断扩展12345平台服务内容,建设企业服务平台。
强化信息化辅助科学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的辅助作用。拓展12345便民服务平台数据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掌握热点诉求,预警预判辅助决策。推动福州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建设,提升排水管网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业务、督查、决策等大数据分析服务。
启动城市管理智慧大脑建设。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快推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建成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时空平台、平安小脑和交通小脑。
提升部门信息化水平。加强“数字福州”建设电子政务类项目管理,计划2019年新开工50项以上。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启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建设,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重点领域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