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绘画的现实意义

2019-07-24 01:12关志豪
艺术科技 2019年6期

摘 要:本文从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谈起,并对何种风景才能反映自身现实生活进行讨论,对当下的情况以及已经提出的“都市山水”概念进行分析,探讨现代都市绘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都市绘画;都市山水;深圳本土

1 市与城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主题,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都市绘画就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以及时代特色。画家对城市的表现和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繁荣而逐渐进入其绘画作品中的,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商业化的进程。以深圳为例,这是一个因“城”而“市”,再因“市”而“城”[1]的过程。因为决定设立经济特区,所以因“城”而“市”,将经济建设发展起来,而后又因“市”而“城”,推动城市的更新建设,高楼拔地而起。因“城”而“市”是政策的推动,因“市”而“城”则是利益的驱动,这恰恰也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其本质是为追求利益而建。填海,开山,挖隧道,建机场、港口,造高铁、地铁……一切都为加快经济建设铺路。模式化的商业地产开发,建造住宅楼、写字楼、购物广场……广场里有模式化的大牌分店,写字楼里成立的公司领域涉及地产、金融、互联网、高科技,住宅楼里都是间接参与或建立这个模式的人们。

面对这样一个现代化且商业化的城市,绘画是否应该主动反映当下的社会现状?是否表现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是否挖掘、审视、批判在这个玻璃加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的人们的内心?这个必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所讨论的现代都市绘画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与时代的主题下诞生,这是以基于深圳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视角作为出发点的讨论。

2 反映现实生活的风景

风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就是审美倾向,没有确定的答案。不过按照惯例来说,都是在“下乡写生”,传统的美术教育都是“亲乡下,远城市”。不可否认,大自然光与色的美妙是色彩写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法国印象派与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风景画对我国的风景画创作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既定的审美模式似乎一直没有过时。鲁迅美术学院在刊物上教育模块发表的文章的确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老调重弹”,[2]离不开对造型、审美、技术的要求范式。学生们受教师影响,纷纷下乡写生,抛开课程要求,给人一种画家就该“避开都市”自我修行的感觉。这种大批量的写生运动现在成了一种旅游产业,安徽的“画家村”就是其中一个,还不断新建着仿古的徽派建筑以及招待画家和游客的仿古造型的客栈。画家们有时候避开过度“人造”的城市后,也只是去了另一个“人造”的环境罢了,但是其心中的写生情节能够得到满足。笔者也有过这种写生情节,只身前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深山老林采风写生,但是去多了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作品,城里的人热衷于表现乡下的风光和色彩,可不曾想,乡下的人其实也向往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我们表现的美好山河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否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屏障呢?怀揣着游客心态,似乎永远无法理解当时人与自然的真实状态,当然也可以不顾一切地修炼自身的造型、审美、技术。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反映现实生活。也有些深圳本土的老画家把目光放到当下生活的这个城市,例如黎楚池的《赤湾金秋》、何祯祥的《新港畅想曲之一》等,是对深圳赤湾港和盐田港码头的表现,这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面对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浪潮,我们眼前的一切才是先辈们期盼已久的风景。

3 城市山水

山水城市这一概念,钱学森先生曾于1990年首先提出,第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是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与外国先进的文化和建筑技术结合起来。[3]钱先生看了一批深圳画家画深圳的作品后有感而发,提出了“城市山水画”的说法。1992年至今,“城市山水画”这一课题已经被全国各地众多艺术家们关注,近年来还衍生出了“都市山水”“都市水墨”等说法。画家宋玉明就是其中一员,《深圳小梅沙夏日》就是他的作品,这幅画是“城市山水画”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宋玉明认为,在作品中“还原”该城市的精神核心,并体现出自己身在其中最深刻的体验尤为重要。

2010年武汉市美术馆举办的“印象都市——当代城市山水画提名展”上,九名画家共同描绘了中外的各个现代都市,大部分參展画家都经历了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城市化”时期。此次展出作品的表现内容很广泛,既有上海街头的商场、热干面店,香港林立的高楼,也有欧洲教堂、电车等,作品风格技法各异。参展画家兼武汉市美术馆馆长樊枫认为,虽然古代已有《清明上河图》这样表现都市市井生活的画作,但与花鸟等传统山水画题材不同,都市山水画缺乏参照物,也没有成熟的技法,这些都对未来的创作提出了挑战。

现代都市绘画中,与水墨材料的结合是其中一个方向,“城市山水”能否将现代化的都市景象与传统中国画中富有文人情趣的山水结合?传统的媒材在表现城市形象的同时,承载“城市化”背景下个人精神生活中强烈的心理冲突的效果和自由程度,还是值得继续讨论的。

4 结语

现代都市不仅是都市人的栖身之所、艺术活动的承载之地,更是反映时代的宏大景观,我们的绘画视角应当更有当代气息,真切地反映现实生活,这也是绘画的发展趋势,在许多大型美术展览上都能感受到。无论是探讨社会变迁的身份问题,还是快节奏下的生存状态,现代都市绘画都具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它本质上就是都市人对于自身和环境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卫良.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白忠奇.回归到传统重视写生——绘画基础教学中传统绘画方式的传承与坚守[J].美术大观,2013(12).

[3] 鲍世行.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关志豪(1995—),男,本科,毕业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