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猷 孙巍
摘 要:首先是通过地域划分来阐述古罗马雕像之特别,此环节通过同为古典时期艺术主流的古希腊雕像的对比,来分析古罗马雕像设计之美。其次是通过时代划分来揭示古罗马雕像设计理念对后世之影响。这一環节通过其所在的古典时期和即将到来的中世纪的艺术理念的反差进行对比与归纳,指出两个时代之间的理念差距、构想迥然以及它们的经验对当下的影响和对未来的思考。
关键词:雕像;古罗马;古希腊;中世纪
1 古罗马雕像与古希腊雕像的异同之处
作为欧洲文化与艺术的开端,古希腊留给了世界无穷的财富与希腊化的人文。希腊文明成功的因素,一则是作为人类古典文明的开端。一则是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将希腊的文明种子洒在了每一片被征服、被通商的土地上。因此古罗马也是受其影响后衍生出了自己的文明。作为希腊化地区的佼佼者,古罗马一直就是好学生兼继承者。自然古罗马的肖像也继承了古希腊肖像的精髓之处。
古希腊的肖像,题材较单一,内容也很简单、原始。但却又是所有艺术肖像的起源。古希腊肖像多为神话人物与深化故事为主,除此之外就只有领袖的肖像与奥林匹克运动员广泛普及。想要了解古希腊肖像的作用,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欧洲历史,欧洲的文明不同于中国的文明。欧洲人对于神话是持有入世的态度与观念,而中国人对神话更多的是持有出世或者避世的态度与观念。因此,我们会发现,古希腊所有的肖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性地与神话故事有关。除此之外,古希腊文明是城邦制,城邦之间的征伐再正常不过,各个领袖为了让自己的城邦能够服从自己的调度并且给予军队信心以打击敌人,借助于神话故事里的诸神来帮助或者扶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通过将神话故事具体化——把故事刻在肖像上,用来教化人民,发扬美德。
另外,在人物雕刻方面,古希腊人民在举办盛大运动会的时候,雕刻家会为运动员雕刻肖像,这些比赛跟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仪式的联系大为密切。参赛人员是希腊名门贵族的成员,在比赛中获胜会被大家视为神灵的保佑与庇护。举办比赛和庆祝获胜者本就是要知晓上苍的决定与永保上苍庇佑的恩泽,因此胜利者的容貌才会被制作成雕像。贡布里希教授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它:我们实际上无法判断它们逼真与否。事实上,在这方面我们远不如前面故事里所说的那些阿谀奉承者。莱西波斯的雕像可能更像个神,而不像亚细亚征服者亚历山大本人。这说明亚历山大的肖像是人物原型与政治、神话、现实和文化需要的结合。从侧面反映了,在当时人们心中,亚历山大是上苍庇佑的对象,是战争女神雅典娜选择的人间代理人。尽量真实、披上神话色彩的外衣、尊重原意、发扬传统美德是古希腊人物肖像最大的特征。
通过上述的表述,我们不难归纳出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的异同之处。相同点:在还原人物的肖像中,都是尊重人物原貌、发扬传统美德,至于领袖的人物肖像那就要多加一条既逼真又不平凡。另外就是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最大的一个优点——疆土之广、文化传播之快、影响之深远。希腊化艺术是罗马化艺术的先例,我们今天在法国看到的诺曼式建筑以及德国的哥特式建筑,他们的灵感来源都是古罗马建筑。不同点就是古希腊的肖像对象过于单一,大多为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因此显得脱离实际生活。而古罗马的肖像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此外,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肖像精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发展与需求,改进了肖像的设计理念,人物的神态会被夸大,以此来展示作者内心的意图。
2 古罗马雕像与中世纪雕像的异同之处
公元455年,随着汪达尔王国开国皇帝盖萨里克率军攻入罗马城,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公元11世纪的德意志王国中的萨利安王族国王亨利四世与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发生的一次事件——卡诺莎觐见,为分界线的标志。此事件正式确立了教权高于王权的规则。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肖像的发展。
一直以来,对美的理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看法与理解,古罗马时期对美的看法就是在最大可能尊重对象原型的基础上,突出对象的饰品、眼神、精神面貌、伤疤甚至是扭曲的肢体。中世纪对于美的理解,就是千篇一律的华丽服饰、同一张面容的帅哥美女、宏伟雄大的教堂、高度整齐的花草树木和永远安详和蔼的耶稣。为的就是衬托出教廷的伟大与各个王国的强大。以此来启发人们与信徒从中汲取安慰与教诲。古典时期的雕刻艺术家们主要以构造唯美躯体的人像为第一考虑要素,而中世纪的雕刻艺术家们,尤其是哥特式和诺曼式艺术家们看来,这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把宗教故事叙述得更令人动容,更令人信服。
可以说,中世纪与古典时期的肖像,各方面都差距很大,尤其在设计理念上,这些都是随着地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宗教的发展去改变而改变。古罗马和中世纪两个时代的肖像唯一相同之处在于直到13世纪之前,意大利地区的雕刻艺术家们在为教堂雕刻肖像时,仍然会采用一些古罗马时期的肖像理念与手法,这为后面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必要的掩人耳目的理由与动力。
3 结语
由于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帝国是欧洲文化的正统之源。因此研究这时期的艺术作品很有价值。不同于中世纪教权的强大,这一时期的欧洲艺术多半服务于政权、元老院与皇帝。这是很难得的时期,即便是文艺复兴后,欧洲各个政权加强了艺术方面的创作,但与这一时期相比,对审美的理念早已不是一个论调了。
参考文献:
[1]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杨成凯,校,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1-637.
通讯作者:梁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