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与温度

2019-07-24 01:11张纯纯
艺术科技 2019年8期

摘 要: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又在2018年夏天为纪录片市场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从“小视角”叙事的文化记录、“市井化”叙述的风格展现以及“烟火味”表达的音画诠释三个角度出发,建构《人生一串》特别的审美价值空间。

关键词: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审美建构

美食纪录片的发展自《舌尖上的中国1》达到一个高峰,此后各类媒体、制作公司在美食这一议题上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各种类型的美食纪录片不断消费着观众的注意力资源。而借鉴《舌尖1》的成功范式,纪录片市场也悄然出现“舌尖式美学”话语霸权,这样僵化的表现终于在《舌尖3》上映后走向了“英雄末路”。2018年夏季,一部以“烧烤”为主题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悄然播出。上线后,播出平台B站给出了9.8分这样接近满分的超高评价,豆瓣上6万多人也打出平均9分的高分。“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烧烤”这一最接近城市边缘文化且自带“狂野美学”气息的题材一下子攫住了观众在深夜难以慰藉的心灵,而那些只在夜间开放的“色香味乐园”,在《人生一串》的光影记录下成为“城市夜归人”不断朝圣的伊甸园。

“羊大为美”《说文解字》里这样来解释“美”字,非常精妙地指出了中华文化中美感与口腹之欲的快感之间的关系。“只有中国将饮食与伦理纲常、人情世故、民俗风情结合起来,饮食就通向了政治,通向了哲学,也通向了审美。”[1]《人生一串》在叙事角度、叙述风格以及音画的诠释中就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场,值得我们仔细解读品析。

1 “小视角”叙事的文化记录

中国的美食文化向来就是博大精深,遍及东西南北中且极尽“蒸、炸、卤、焖、烤”烹饪技艺的八大菜系更是享誉中外,而其用料之广、技艺之巧、色香之极致,可谓是无与伦比、难寻敌手。然而,与记录满汉全席式的珍馐佳肴相比,《人生一串》首先从美食类型的选取方面就以小视角占据了独特而天然的优势。街头烧烤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首次作为戏剧主角的特殊形象出现,与以往精致与格调的阳春白雪式的美食不同,烧烤的文化属性是和狂野与热辣相伴而生的。“舌尖式美学”的宏大叙事方式在《人生一串》中被摒弃,镜头指向的是城市夜生活中边缘而碎片化的烧烤“摊位空间”,其展现的西昌小二哥的大排档、怀远夜市、福州阿龙的走鬼(流动小贩)烧烤摊等等,无一不是在对于精英美食文化的高端格局进行消解与怀柔。《人生一串》借助网络平台,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审美也由所谓的精英文化开始迈向大众文化。[2]

“烧烤”这一美食文化叙事中的“小视角”实则有着巨大的表现力量,“小视角”的叙事策略更容易打动人心,讲出好故事。好故事中的人情美也借助“小视角”予以呈现。人情美是人与人交往时呈现的一种和谐自然、遵循美的规律的美的状态。每个烧烤摊前徘徊的灵魂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在《人生一串》第六集“朝圣之地”中,江苏扬州四望亭路的商老三烧烤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无数“扬中人”青春故事的地方。青春可能是烈火,也可能是这滋滋的带着油气的炭火,许多“扬中人”在毕业后不管多少年都还记得商老三烧烤的炭火气息。借助食物,那些葱茏岁月中的心酸爱恋或是壮志豪情都被串联起来。小小的摊位不是单独隔开的私密空间,在这里“串來串往”的肆意于不经意间就有可能让你矫揉造作的脆弱情绪统统摊牌。精致餐桌前的人们似乎都戴着一张名为矜持的面具,心与心的交流被迫终止,而那些陌生而客气的交往在一同吃烧烤的人群中却是难觅踪迹。这种毫不做作、真实自然的人情美贯穿了《人生一串》的叙事全过程。

借助烧烤来说人生,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方式更能出格局,“以大言大”文献性质、教化性质的美食纪录片难免会让人存有抵抗的戒备心理,而借烧烤这一“小”在同样满足人们对美食欲望的同时,反而更能轻松道出生活百态以及人生百味。《人生一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承担宏大的叙事,而是关注小人物、小命运、小情怀,从小事件、小感动、小情绪出发”是能够以小见大地揭示社会现象的影像艺术。[3]

2 “市井化”叙述的风格展现

“烧烤本身就是一种很接地气的东西,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一个‘你隔壁二哥的故事,你会看到你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传奇。”[4]《人生一串》的总导演陈英杰在表达自己创作理念的时候谈起了自己的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接地气或者说是市井化的叙述风格可以说是《人生一串》作为美食纪录片表现出的最为成功的纪实美学的一方面。没有刻意的剧本安排,街巷里弄的烟火气就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弥漫开来。

素面朝天、身着睡衣的年轻女孩儿,相谈甚欢、举酒相庆的中年大叔以及烤摊前不断忙碌,充满江湖气息的摊主们……在镜头不加刻意美化的记述中,市井乡民生活间透露的无所拘束、豪放不羁的江湖习气、生命野性也即中国市井民众本来的生存状态及其展现出的市井风情与审美趣味被鲜活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镜头前,市井的生活是可以被感知的,有着合适的温度与趣味。《人生一串》第六集“朝圣之地”讲到的黑龙江哈尔滨的“老太太烧烤”的摊主房哥,可以说是市井众生相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房哥本人的真实形象可以说和我们想象中老太太自带的温柔祥和搭不上边,霸气彪悍气息十足,为了遮盖这与生俱来的强大气场,更加贴近食客们,房哥才取了“老太太烧烤”如此这般略带可爱客气的店名。《人生一串》里这一段的叙述可以说是相当的生活化、趣味化,在烧烤摊所构成的烟熏火燎的特殊市井氛围里,市民最为切实的喜怒哀乐,一种围绕着俗世生活、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风土人情在这样的表达里不会格格不入,两者的结合实则是颇为相得益彰的。

除了叙述内容风格的市井化之外,《人生一串》中解说文案的市井气息也与整体画面相当契合。解说工作由总导演陈英杰亲自担纲,没有李立宏“舌尖式”配音的沉稳语调、极富磁性,陈英杰那虽不专业但充满对生活戏谑、洒脱不羁的带着烟火气的声线配合文案的“小江湖”特色,给观众创设了一个市井文化审美场,这种审美场在主客体间能够交互往来产生审美共振。文案里调侃食材时,“健身跑步”宁夏滩羊、“觅食溜达”盘锦河蟹都被描写得极富画面感与戏剧性。在烧烤摊前徘徊吃“脑花”的食客也被毫不客气地描述为“四处游荡着寻觅脑花的馋嘴僵尸”,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看到最后,仿佛置身其中的观众也纷纷在B站的弹幕上打出“多谢款待”。

市井化叙述风格的展现也是整个纪录片真实美的展现。“纪录片在媒介传播机制日益丰富的今天,其制作过程始终坚持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5]真实性原本就是纪录片最重要、最需要恪守的一条生命线。原料食材的展现是有血性的,不是一般镜头下即将入锅前干净的模样,前一秒还在“散步”的羊,后一秒就在主人的刀下“流血牺牲”。这些血腥的画面细节以及食客们剃头抽烟喝酒的模样,真实的市井生存状态、真实的人文自然环境,既没有被刻意掩藏,也没有被过度美化拔高。烧烤摊前的嬉笑怒骂本真地还原了生活的原生之美,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容易全然融入其中。真善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唯有真,唯有善,才显其美。

3 “烟火味”表达的音画诠释

对于《人生一串》的审美建构,除却对其内容上的审美创构外,形式上包括对镜头、声效的分析也是对于整体审美构建、审美欣赏所不可忽視的。

作为影像作品最基本的考核单元,镜头画面的张力与声音乐曲的灵性之间的配合也需深入人心。在交代整个烧烤环境时,《人生一串》的导演会习惯于用多个空镜头为人们建立能够置身其中的时空场。在空镜头里不会出现相关人物,只有城市的灯光映衬与市井里弄有些潮湿的环境。第一集“无肉不欢”的最后,在展现完烧烤摊前的活色生香后,空镜头将城市氤氲的灯光安静地放在最后,配合解说词“这就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让人顿感心境、情感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镜头下漫溢的烟火味让人不得不佩服剪辑师的画面操控功力。为了突出主体的美味,食物烤制的过程中着重运用了特写镜头,置于画面中心的鸡爪、猪肉、蔬菜在摊主们的手上上下翻飞,在连续巧妙的蒙太奇剪辑中,不断变化着视觉花样——时而镜头切换,时而移动摄影,不断挑逗着观众的味蕾,也就此抓住观众最为难得的注意力。在声效方面,除了用于串联画面表达的配乐外,如烧烤食物时的配乐“炉火”“烟熏火烤”等之外,同期声自然音响的表达更是丰富了观众的听觉感官。烧烤的表现除了要满足视觉与味觉的标准之外,听觉也辅以完美呈现的一大利器,食物烤制前进入卤水的水花声,烤制时微微焦边的滋滋声,孜然等各色调料粉末倾洒其上的沙沙声犹在耳畔萦绕。

拍摄手法的纪实性,碎片化的剪辑风格,江湖气原创曲风的配乐运用,现场收录的食物上火烧烤时令人垂涎的滋滋声。这些视听语言彼此的完美配合使得人们能从原本的画面之外捕捉更为深层次的含义,在视听审美思维的引导下,对于《人生一串》中的“人生”一词想必也要做更为高度的解读。

4 结语

近年来,虽然美食纪录片市场火爆异常,但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新意、内容单一的同质化状况,不少导演也在为此寻求解决之道。《人生一串》从烧烤的角度出发,其独特的市井文化的展现能力也是可见一斑,为此建构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审美场也是对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考与回答。不得不说,“烟火与温度,人生只一串”。

参考文献:

[1] 李拜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审美建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8):225-226.

[3] 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4] 何苗.每一道难忘的美食背后,都有一个自由生长的灵魂  专访《人生一串》总导演陈英杰[J].数码影像时代,2017(07):26-31.

[5] 刘露.生态纪录片中美学意蕴的现实意义——基于《蓝色星球2》的研究[J].今传媒,2018(6):125-127.

作者简介:张纯纯(1995—),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方向:传播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