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颅脑外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临床医学中,脑梗塞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人们的不健康饮食方式,出现血糖水平紊乱的几率也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大了脑梗塞的发病率。临床案例显示,糖尿病以及高血糖的发作,严重影响了脑梗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恢复程度,同时显著增加了患者脑梗塞复发的几率,对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性脑梗塞的影响机制的研究,能提高糖尿病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现有如下报道。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糖尿病性脑梗塞CT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按照患者自身患者24h内空腹血糖水平分糖尿病A组、糖尿病B组和非糖尿病组,年龄(28~56)岁,平均(42.16±4.36)岁;A组34例,女性18例,男性16例;B组34例,女性17例,男性17例;C组34例,女性20例,男性14例,两组接受糖尿病性脑梗塞CT的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基于脑梗塞患者和标准并且经过随访或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2)能够严格遵守医嘱要求并认配合医疗人员完成所有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患者;(2)不能积极并严格配合治疗的患者。(1)不能接受糖尿病性脑梗塞CT的患者。
对接受糖尿病性脑梗塞CT的患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之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CT机型普遍使用GEoptima680,在扫描过程中以听眦线作为CT扫描的基线,同时保证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5mm,矩阵选为512×512[2]。
分析三组患者进行CT扫描后的梗灶(脑梗塞患者经头颅CT扫描后评判标准:小灶梗塞:患者梗塞灶直径≤15mm;大灶梗塞:患者梗塞灶直径>15mm;多灶梗塞:患者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梗塞灶;出血性梗塞:患者梗塞灶内出现出血灶)。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组患者大灶梗塞以及多灶性脑梗塞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血糖越高,大灶梗塞以及多发性脑梗塞率越高(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CT扫描梗灶比较[n(%)]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代谢紊乱,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血脂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硬化症状,患者血液黏稠性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脑梗塞[3]。临床诊断中高血糖是促使患者脑梗塞发作的高发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而脑梗塞的致病因素多体现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患者血管内膜出现损伤,造成脑动脉管腔出现狭窄,形成血栓,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随着脑梗塞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对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病理机制,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组患者大灶梗塞以及多灶性脑梗塞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血糖越高,大灶梗塞以及多发性脑梗塞率越高(P<0.05),由此可见,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患者血糖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水平调节机制紊乱,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症状,导致患者脑梗塞程度逐渐加重,患者出现局部部位有血栓形成的现象,造成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甚至狭窄程度加重导致患者动脉完全闭塞,进而引发患者脑组织出现缺血以及缺氧和坏死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临床医学表明,糖尿病是目前患者急性脑梗塞发作的主要危险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急性脑梗塞患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提高的原因之一[4]。CT扫描下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表现出大面积的梗塞,患者梗塞灶明显多于血糖水平较低的患者,根据脑梗塞的病理特征,以及糖尿病性脑梗塞CT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表示,患者灶梗塞大小、面积幅度越大,患者的治疗难度就显著提升,死亡率也加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满意度[5]。
综上所述,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有利于提高医疗人员对于疾病的了解度,对糖尿病性脑梗塞的治疗有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