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油藏减氧辅助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验研究

2019-07-24 01:35陈春坤胡方芳蔡绪森贾彬红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驱采收率侧向

户 彬,陈春坤,胡方芳,蔡绪森,贾彬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试验区概况

G271长X属于超低渗油藏,长X1为主要含油层系,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砂体呈北西~南东向。油气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储层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针对区块井网适应性差,2014-2015年在G269实施加密调整,由原来的480 m×130 m菱形反九点井网变成目前270 m×110 m反九点井网。试验区位于加密区G269单元,油层平均有效厚度:11.1 m;孔隙度:11.0%;平均渗透率:0.38 mD;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56%;油面积:0.74 km2;地质储量:38.3×104t。

2 试验区开发矛盾

(1)注水开发递减大。试验区符合指数递减规律,加密后月度递减率1.86%;2014年加密前采出程度4.3%,预测水驱采收率18.5%;加密后目前采出程度6.5%,预测水驱采收率21%。

(2)地层能量分布不均。试验区2015年压力保持水平79.7%,自实施加密调整后,主侧向压差逐步降低,但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3)储层裂缝较发育,平面水驱不均。2014年加密后,含水上升率逐年下降,但水驱优势方向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平面水驱不均矛盾依然突出。

(4)调剖后水驱矛盾依然突出。持续跟踪历年调剖效果,调剖前后平均注水压力上升2.1 MPa以上,措施平均有效期为7~8个月,失效后再次治理难度增大。

3 减氧辅助空气泡沫驱试验研究

3.1 减氧辅助空气泡沫驱机理

空气泡沫驱兼具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1-8],可边调边驱,空气补充地层能量;发泡剂界面活性提高驱油效率;泡沫封堵作用扩大波及体积(见图1~图3)。

(1)补充地层能量:气体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保持和提高油藏压力。对于超低渗透油藏可以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改善开发效果。

(2)扩大波及体积:泡沫在相对高渗、水窜孔道形成有效的封堵作用,改变平面上注水流向,增加薄差层的吸水量,调整吸水剖面,可以改善和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图1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图2 空气泡沫驱作用机理

图3 空气泡沫驱扩大波及体积示意图

(3)洗油作用:泡沫剂能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利于提高驱油效率。实现封堵与洗油的协同作用,提高富集油地带的动用程度。

(4)空气泡沫与原油多次接触:膨胀降黏和抽提作用,提高驱油效率。

3.2 精细试验区油藏特征认识

(1)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分层数据建立G271区构造模型,选用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岩向和属性模型[9]。通过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对井间渗透率非均质特征认识更加准确直观。顺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但渗透率差异较大;垂直物源方向,砂体横向连续性相对较差,储层非均质性更强(见图4,图5)。

图4 试验区顺物源方向砂体(上)、渗透率(下)剖面图

图5 试验区垂直物源方向砂体(上)、渗透率(下)剖面图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合动静态资料,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拟合生产历史,量化剩余油分布。平面上:主力层整体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剖面上:剩余油呈“互层式”分布,主要分布于物性相对较差,注入水仍未波及区域和油井射开程度低,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区域。

(3)储层非均质性导致水驱不均:G271长X油藏渗透率高值区沿北西~南东向或南北向呈椭圆状、透镜状分布。通过加密井取心岩心观察和岩心分析,区域纵向非均质性强,岩性变化快,剖面渗透率差异大。通过产出剖面分析,油井水淹仅为层内高渗层见水。

3.3 试验区注入参数确定

3.3.1 注入体系优化 根据G271区长X油藏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发育的特点,着重考察泡沫体系的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抗吸附性等指标,使用注入体系为发泡剂:FP1688(浓度 0.4%);稳定剂:WP-322(浓度0.05%)(见表1,表2)。该泡沫体系裂缝条带微调、对低渗基质具有降压增注作用,FP1688体系能有效降低驱替压力梯度(5%~21%),比常规水驱可提高驱油效率16.3%。

表1 油藏条件下的稳定剂性能评价结果

表2 油藏条件下的发泡剂性能评价结果

3.3.2 试验注入参数设计 试验初期的注入参数在考虑本区块地质油藏特征的基础上,后期经过不断的现场试注摸索调整优化(见表3)。

(1)发泡方式:采用地面发泡(气液同注+井筒发泡)方式试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气液同注起泡效果最好,开发效果也最好(见表4)。

表3 G271减氧辅助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表

表4 注入方式与产油量数值模拟结果表

(2)总注入量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气液比一定的条件下,注入量越高,累产油越高;但当注入量高于0.5 PV后,累产油增幅减缓,推荐注入量为0.5 PV,注入时间也从原来的2.2~3.6年变为6.3~9年。

(3)G271区长X油藏微裂缝相对发育,为延缓气驱前缘推进速度防止气窜,经过现场试验反复摸索,下调注气速度 15 m3/d~30 m3/d 至 15 m3/d~23 m3/d。

(4)G271长X油藏地面平均破裂压力为37 MPa,油藏中深2 650 m,当井筒完全被泡沫充满时,密度0.5 g/cm3~0.33 g/cm3(气液比1:1~1.5:1),计算出该区注空气泡沫时注入井井口压力在27.0 MPa~31.4 MPa,考虑到注入管线的耐压极限及安全因素,试验区注入压力保持在30 MPa以下。

4 应用效果分析

4.1 试验开展情况

现场试验分三个阶段实施:单井试注试验、先导试验和工业推广试验。目前处于5注26采先导试验阶段,平均单井日注液15.0 m3,日注气21.0 m3(地下体积),气液比1:1~1.5:1,累计完成注入0.088 PV,完成率17.7%。

4.2 试验取得的效果

4.2.1 空气泡沫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性 相比注水开发阶段,实施空气泡沫驱后,5口试验井注入压力上升5 MPa~11 MPa,实现了空气泡沫在超低渗透油藏的成功注入。对比试验前,J42-39井注水压力由19.0 MPa上升到25.9 MPa,目前最高注气压力29.0 MPa,最低压力25.9 MPa。

4.2.2 空气泡沫体系对裂缝具有一定的封堵作用J43-38于2017年7月开始试注,注入280 m3后J44-38气窜,通过调剖J44-38井气窜得到控制;累计注入1 756 m3后J42-38气窜,调整气液比由1.4下降到1.1(氮气:28m3下降到16.8 m3,泡沫液:由20 m3下降到15 m3),J42-38含水由100.0%下降到57.2%,液面由井口下降到2 007 m,见到了封堵效果。

4.2.3 注气井组递减减缓,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对比注气前,注气井组阶段自然递减由8.3%下降到-1.3%,含水上升率由3.3%下降到-3.5%,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右偏,预计较注水开发可提高采收率5.0%以上,整体开发形势得到改善。

4.2.4 裂缝侧向井见效明显,但主向井见水未得到改善通过近两年注入,试验区NE108°裂缝侧向井见效明显,但主向井见水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见图6)。

主向井:受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贯通影响,9口主向井中投产初期水淹6口。试验后明显见气井8口(NE108°方向7口)。通过对J41-38等4口井实施深部治理后,3口气窜井得到控制,其余5口治理效果不佳。对比注气前后含水分布情况,裂缝主向见水有进一步连通的趋势。目前空泡区气窜风险依然较大,泡沫体系封堵性能需进一步优化。

侧向井:明显见效6口,生产形势稳定8口,液量由24.4 m3上升到27.9 m3,油量由16.7 t/d上升到18.6 t/d,含水由19.3%上升到21.6%,注气前后平均月度递减由1.5%下降到-0.5%。

4.2.5 注气区压力保持水平提升明显 对比试验前,注气区裂缝侧向5口可对比井平均地层压力由14.6 MPa上升到18.3 MPa,压力保持水平由78.1%上升到98.3%,主侧向压差由16.1 MPa下降到9.5 MPa,侧向井平均流压由6.7 MPa上升到7.1 MPa。注气区可对比井解释渗透率由0.18 mD上升到0.5 mD,渗流能力增强;注气区侧向井压力保持水平98.3%高于注水区88.8%。

4.2.6 剖面吸水状况改善,有效驱替系统逐步建立试验区4口可对比井吸水厚度由9.6 m上升到10.2 m,水驱动用程度由70.9%上升到75.8%,剖面水驱得到改善;J42-39微地震注气前缘显示2口侧向井(J42-393、J42-391)受效明显,表明有效驱替系统逐步建立。

5 结论及认识

(1)对比注气前,试验井组阶段自然递减由8.3%下降到-1.3%,含水上升率由3.3%下降到-3.5%,压力保持水平由78.1%上升到98.3%,主侧向压差由16.1 MPa下降到9.5MPa,水驱动用程度由70.9%上升到75.8%。

(2)注入系统压力总体平稳,水驱波及范围不断增大,有效压力驱替系统逐步建立,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

(3)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可有效提高采收率,预计采收率可提高5%。

(4)区域裂缝方向复杂,平面驱替不均仍然存在,下步需从油水井两方面实施封堵治理;同时对裂缝侧向井实施措施引效,提高单井产能。

图6 减氧辅助空气泡沫驱试验前(左)、后(右)含水分布图

猜你喜欢
水驱采收率侧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水驱油藏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对应关系研究——以GX2-2油田为例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乘用车侧向安全气囊性能稳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