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铭 赵雁
四川省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4112.8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是全省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地区。这里有红军爬过的连绵400多公里的“大雪山”,有大渡河、金沙江等天险。这里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州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是典型的“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如何战胜命运、改变面貌,牵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战略部署,甘孜人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产业脱贫,二郎山“飞虎村”正名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通过发展产业把贫困群众内心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动力激发出来,是脱贫攻坚取得最终成效的关键。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有这样一个村子,它位于二郎山隧道西洞口,雪山环绕、风景秀美,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它就是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
说起团结村,老人们更加熟悉的可能是另一个名字——川藏线上的“飞虎村”,这是如今的团结村人羞于提起的称呼。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以前的团结村房屋破旧、垃圾遍地、只种玉米,一些村民好逸恶劳、偷盗斗殴。二郎山隧道未修通的时候,老川藏线坡陡、弯多、路险,团结村又地处运送各类物资进入藏区的交通枢纽,是沿川藏公路出川进藏的第一道门户,每天来来往往的货车川流不息。一些村民练就了爬车、扒货的“好身手”,就这样“靠山吃山”、偷盗抢劫,让来来往往的司机吃尽了苦头。团结村整整10年没有一名年轻人成功参军、整整4年选不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了2012年,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
改变一个地方的风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痛定思痛,村两委得出结论:要改变不良民风,关键还是要让村子发展起来。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可是,团结村该发展什么产业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各种尝试之后,2013年,团结村迎来了转机。该村平均海拔1800米,年均气温21摄氏度,无霜期298天,当地请来的农业专家经过调研,认为团结村非常适合种植羊肚菌。于是泸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向县内的5户村民免费提供了试种的羊肚菌种子,第一年就达到亩产600斤,市场价卖到80元一斤。第二年,村民们纷纷动心,开始大规模种植。为鼓励村民们发展新产业,科技局还给每亩羊肚菌提供6000多元补贴。2017年,村子的羊肚菌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找对了思路,行动就有了方向。现在,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团结村已建成500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还有500亩大樱桃和1000亩核桃种植基地,成立了全州第一个面积220亩的特色观光农场——“吉祥农场”。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产业的推出,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实现了部分农民的转型就业。现在,团结村的羊肚菌不仅卖到成都,还销往广东、云南等地,甚至通过经销商卖到了欧洲,加上核桃、花椒、樱桃等经济作物畅销市场,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万余元。
“飞虎村”的名声消失了。经过不懈努力,自2010年来,团结村再未出现一起偷盗和抢劫行为。不仅如此,团结村还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团结村只是甘孜州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依靠产业脱贫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雅江县大力发展松茸产业,巴塘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等。产业扶贫调动了甘孜州各方面特别是贫困农牧民的积极性,特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实现持久脱贫提供了重要支撑。
易地搬迁,“桃源甲英”下自成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当一个地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时,就会“年年扶年年贫”,无法实现持久脱贫。树挪死,人挪活。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是帮助他们脱贫的最佳途径。
巴塘县位于川、西交界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既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贫,把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精准地挑选出来,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甲英乡和地坞乡正是巴塘县两个典型的贫困乡,是脱贫攻坚道路上最难啃的两块“硬骨头”。
甲英乡地势偏僻,距离县城120余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深处大山之中的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长期以来,村里的人们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艰难地活着。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更不要说蔬菜,全村人基本不能实现温饱自足;土坯房夏不散凉、冬不保暖,缺水,不通电。普达村的小伙扎西此前几乎是村里和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大约每三四个月扎西就徒步2、3天到縣城一趟,帮乡亲们买生活用品。与甲英乡情况一样,地巫乡中真、甲雪、坝伙3个村原址位于巴塘县最南端,西邻云南省,东接得荣县,距离县城约150公里,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灾害频发。只有拔掉这两个“硬寨”,巴塘县脱贫攻坚战才算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就地扶贫,难度极大。在恶劣的条件下,水、电、路、网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资高;当地无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群众自产自足都难基本维持生计,更别说建立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渠道。而集中搬迁,又谈何容易。集中搬迁不同于分散搬迁,要把整体搬迁办成办好,就要解决诸多问题。一是改变群众思想观念;二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后,后期管理机制要尽快跟上;三是搬迁后得让百姓们有新的生计,培育起相关主导产业让百姓脱贫致富。
2016年,经过多方努力协调,终于贯通了县城到波戈西村的道路,结束了村里不通车的历史。2017年,借助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成都市双流区援建平台,正式启动了甲英整体易地搬迁项目。甲英乡易地搬迁主要涉及三个行政村,共有87户,392人。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12月1日所有村民全面入住新村 。这标志着巴塘最偏远最贫困的村民们真正走出深山、挪出穷窝、喜迁新居,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历史性的一步。
“挪出穷窝”只是第一步,如何“走出穷境”才是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大事。根据地形和气候,甲英乡决定发展种植业,连片规模种植桃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100亩,其中建设用地50亩,剩余的50亩发展桃林,打造成“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的扶贫美丽新村。地巫乡搬迁点23亩集体桃园也已启动建设,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带动搬迁群众户均增收2600元以上。现在,“桃蹊甲英”和“桃源地坞”成为这两个贫困乡的新名字,漫山桃林成为乡亲们的新希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序推进易地搬迁扶贫,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安居不是目的,乐业才能长久。初步脱贫的地区更需要沉住气、耐下心,聚焦难点、精准发力,真正把“硬骨頭”变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创建美好幸福的生活。
发展教育,高原牧区盛开教育之花
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物质脱贫只能让老百姓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可要想让农民从根子上彻底摆脱贫穷,还是要从教育下一代上下功夫。
理塘,平均海拔4300米,四川省辖区面积第二大的县,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国家重点扶贫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0个“六类区”县份之一。在1.4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地广人稀”这个词,正是理塘的写照。
这样的极端环境之于教育意味着更多的困难。过去的理塘县,教师骑着马走遍每一处荒凉的牧场、搭起一顶顶简陋的帐篷给孩子们上课。乡村退休教师鲁波说:“才参加工作时,住在帐篷学校,牧民家的孩子只好天不亮就骑马上学,午饭是怀揣的糌粑,数数用的是石子或青稞种。”在高寒缺氧、交通不便、通信落后的情况下,理塘教育还要破除历史沿袭造成的守旧观念、季节性的学生流失、教育教学质量等诸多问题。在取消了帐篷小学、马背小学后,作为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过4000多万元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如何满足农牧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难点问题。在县财力极度拮据的困境下,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高原牧区实际、教育均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调研中,笔者走进离县城约5公里的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该校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在这所学校,有来自20多个乡边远牧区的1180名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实惠。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100名,图书20000册,生均图书册数为17册;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用计算机为72台,每百名学生拥有6台计算机。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艺体室、卫生服务室、留守儿童之家等。
为了体现民族教育的特色,该校发挥老师的特长以及聘请民间艺人开展“第二课堂”进行素质化教育。学校采用当地民族舞蹈作为课间操,开展的石雕木雕班、唐卡班、民族乐器班、音乐舞蹈班等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针对“留守儿童”,老师自愿组成“周末父母”组织周末补习班,为留守儿童补习、温习功课。对于学校的三残儿童、孤儿以及进城务工子女,采取学校中层以上教师一对二结对帮扶,全面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
艰苦耕耘换来收获。现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安全、后勤服务、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对教育的淡漠到争着送孩子上学;从满足于“有学上”到要求“上好学”,教育之蕾已在高原牧区遍地开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教育可以改变个体的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深度贫困地区来说,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更是提升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甘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沿着川藏公路穿过甘孜州,要翻过一座座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处处是天险,步步有坎坷。而正是在这样艰险困苦的环境下,在这样一个有着解放军第十八军“一边进军、一边修路”光荣传统的地方,铸就了甘孜人一种不因艰苦气馁、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截至2018年底,四川藏区已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仅2018年就实现702个贫困村退出、7.6万贫困人口脱贫,藏区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6.7%下降到2018年底的2.6%。新时代的甘孜人正在党的领导下,在雪域高原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坚决实现脱贫攻坚这项历史性工程,让幸福生活的阳光照遍圣洁甘孜一座座连绵的雪山。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国际编辑部;求是网)
责任编辑:李民圣 狄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