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东
校园欺凌曾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诉3494件5468人。
之所以说它热点,不单单是数量上的严峻形势,还在于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有的贻害终身,受害者一生都生活在伤痛的阴影中。
1978年,挪威学者Olweus提出“欺凌”定义:受害者(个人或者团体)长期而重复地暴露在欺凌者(人或者团体)所施予的伤害行为当中。其中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权利是不平等的,伤害行为是蓄意的。而校园欺凌通常指同学间的欺凌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
针对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识别欺凌:
一是权利或态势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大小、个子高矮等。之所以说欺凌不是玩闹,就是因为它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抗。
二是“蓄意的伤害”。或者伤害本身不是目的,欺凌者更喜欢看到受害者的困窘不安乃至于害怕,并从中得到快感。
三是仍然有进一步或持续的危险。欺凌者跟受害者都知道,这件事还会再发生,不会只是单一事件。
四是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这种气氛,不单是上述危险带来的,更有态势上的进攻——哪怕在受害者寻求了帮助以后,也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正是这样相对隐蔽的特点,致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定、求证都很困难,也导致了校园欺凌常常很隐蔽。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5月20日发布《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按照地域区分,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中部地区最高,占46.23%。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健全,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而另一些孩子的身体瘦弱、胆小、内向、不自信,又促成他们容易成为受害者。这是欺凌行为产生的内因。
另一方面,家庭、社会等环境使得青少年对攻击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不良媒介中出现的做事不讲程序规则、暴力情节的渲染、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情境等,让有些孩子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甚至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预防:对体弱、瘦小的学生,可自行锻炼身体,尝试学习功夫,武术、跆拳道、空手道等,它们能让孩子在突发状况下保护自己。对人际关系不够好的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加强人际交往上,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朋友圈子,在态势上能避免不均衡,从而消除欺凌的发生。
欺凌发生时:若独自面对,要尽快走开;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挺直腰杆,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并寻求朋友的帮助。
欺凌发生后:要识别欺凌行为,明确自身的感受,及时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紧盯处理意见。回家后向父母或亲近的成人倾诉,说明自己受到的伤害程度,以期进一步处理。同时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包括害怕、恐惧、焦虑等,严重的可能会有急性应激反应,多数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并不能及时调整过来,因而不但要取得父母的安慰,更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预防:重视预防,日常教学应教育孩子们校园欺凌的危害,或者带孩子们去参观少教所,观看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视频等,警示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多了解班级情况,鼓励学生们团结,增加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既能化解本班内部的欺凌发生,也可以在遇到外部欺凌的时候,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在学生群体中建立监督、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欺凌发生时:勇敢站出来,坚决抵制恃强凌弱的发生,保护弱者,批评欺凌者;必要的时候,带领学生寻求学校管理者帮助,震慑欺凌者。注重受害者的情绪安抚工作,引导双方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调整欺凌者的认知,是对双方的负责。
预防: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避免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或要求孩子一味顺从。尝试锻炼孩子坚毅的性格,即便遇到欺凌现象,也有勇气说不。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针对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際关系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必要时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教育孩子学会识别欺凌行为,明白与同学间矛盾的区别,孩子是第一行为人,他们的认定才更有意义。
欺凌发生后:家长要善于发现苗头,帮助孩子识别欺凌行为。对孩子描述的情况要相信,并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教育孩子对欺凌者和其他同学区别对待,让孩子对同伴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和期望,防止恐惧情绪扩大化。积极采取行动,主动联系老师,坚决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教育、惩戒欺凌者,必要时诉诸法律程序,维护孩子的利益,也为孩子做好积极对抗欺凌的榜样。如果家长的安慰不能及时化解孩子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