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鑫
大运会绝非狭义的竞技赛会
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冬会”)于俄罗斯当地时间3月2日晚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入场仪式的旗手是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大三学生杨诗琦。杨诗琦参加的是本届大冬会女子单板滑雪大回转项目,从实力而言,难以争金夺银。按照代表团旗手往往是竞技成绩最优异选手的国际惯例,杨诗琦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有点“爆冷”的意味,但是从中国大学生代表团的角度来说,选择一名普通大学生而非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高手”作为旗手,更体现了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为引领,带动更多普通大学生参与运动、热爱运动,进而促进个人成长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杨诗琦正是一个优秀典型。杨诗琦的母亲告诉笔者,由于自己早年在加拿大留学,比较喜欢滑雪,因此在杨诗琦上到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也开始带着她滑雪。当时,她所居住的大连周边才刚刚出现滑雪场。接触到滑雪之后,杨诗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从此,雪季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周末母亲都会带着她去滑雪。随着杨诗琦升入初中、高中,学业压力越来越重,但滑雪作为孩子调节身心的手段,杨诗琦的父母一直支持孩子坚持了下来。事实也证明,一项体育爱好不仅没有影響到孩子的学业,而且还有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作用。在父母看来,体育给女儿带来的成长意义远超想象。而在杨诗琦看来,体育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拥有平和的心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惊喜还是挫折,都可以平和地面对。这种心理素质,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更显可贵。
如果从竞技成绩看,作为业余滑雪选手的杨诗琦,将难以与专业选手抗衡。但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不是单纯追求竞技成绩的赛事。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大运会在中国又被称为“小奥运”,但其实,大运会与奥运会的追求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大运会的口号则是Todays Star,Tomorrows Leader(今日明星,明天的领导者)”。在大运会的赛场上,的确不乏日后成为奥运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因体育获得成长但未必达到顶尖竞技水平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大运会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闪亮点,但他们的人生价值绝不是通过竞技成绩来体现的。
像杨诗琦这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大运会的赛场上实际上才是最广泛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早在中国重返奥运赛场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参加世界大运会,但是长期以来都是把大运会作为竞技队伍的锻炼舞台,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大运会与其他赛事的不同意义。
自从2003年中国参加大运会的组队工作从国家体育总局转交到教育部之后,大运会背后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才开始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本次大冬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薛彦青表示,此次大冬会上,中国代表团除了争创佳绩,让我们的大学生运动员与各国选手交流也是一个重要任务。促进各国大学生运动员的交流,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大夏会、大冬会上都特别强调的一点,体现了中国教育部门对学生赛事应体现教育功能的追求。
可喜的是,从胡凯、王宇等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诞生,到近两届大冬会上,中国普通大学生也开始在滑雪、冰壶等项目上崭露头角。中国的大学体育已经开始在“体育育人”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像杨诗琦这样热爱体育的普通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在他们身上,体育特长是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显著标签。
2018年11月,笔者采访了留美大学生谌玥,今年大四的谌玥当年从清华附中毕业,以体育特长生身份为美国洛杉矶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她说,华尔街是美国精英人士最为集中的区域,相关统计显示,华尔街的精英人群中有30%是学生运动员出身。也正是因为广泛认同体育不仅给人带来健康体魄,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优秀品质,谌玥在美国看到,美国企业对体育生格外青睐,同时美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为孩子选择一到两项坚持参加的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
大学体育开展得如何还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这绝不是刻意夸大体育在大学、体育对社会的作用。
本次大冬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指出:“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时代新人的培养的重要场所就是大学——4年的本科、3年的硕士,再加上几年的博士,这个过程如果培养好了,他们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什么大学里的体育如此重要?因为当大学和体育结合的时候,体育就模拟了一个给人约束、规则的环境,来塑造人。我们讲立德树人,通过一系列规则来培养人,体育运动恰恰把规则带了进来,所以学生的培养,让他在规则的制约之下发展和没有制约的发展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体育和大学结合的时候,就是把育人与规则下的育人进行了一种完美的结合,这种对人的培养、塑造方式比单纯地依靠大学的学术教育更重要。”
此外,大学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那么大学生需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卓越的团队精神。钟秉枢表示:“这是各国在培养人的时候,都在人的核心素养里提倡的。那么,怎么去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际情景的模拟?恰恰是体育。所以当大学生在运动和参与比赛的时候,培养的就是他们的人的核心素养。与队友合作,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比赛失利了,可以再来;成功了以后又从零开始。学生的领导才能,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核心素养通过大学的体育竞赛和运动获得了锻炼的平台,如果离开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和竞赛活动的参与,这些教育功能将很难得到实现。”
还有就是运动对大脑的影响。运动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开发,这已经得到科学证明。
大学学业是很重的,需要脑力活动与身体活动的有机配合,也就是劳逸结合。钟秉枢表示,运动能够增强人的长期记忆,使人的海马体的体积变大、额叶皮质增厚,使一个人的执行功能加强。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长期记忆、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这种运动对大脑的改造,是一个人在运动的过程中悄然形成的。所以,高素质的人才往往都热爱运动,古今中外更有许多领袖人物也是如此,比如毛泽东喜欢游泳、习近平喜欢足球、普京则是运动的多面手。而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大学,也对体育格外重视。如,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都是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并给予了较高的投入,他们认为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也是很高的。运动的时间多了,好像减少了学习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由于运动带给人的精力旺盛、促进大脑功能开发等,是促进学生的学业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
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对一个大学而言,还有提升大学凝聚力和增强大学品牌的作用。大学靠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体育竞赛、体育运动就是最好的形式。当有竞赛举办的时候,全校的学生可能都凝聚起来了,如,中国大学生的CUBA比赛、足球联赛等竞赛活动就促使各个学校的学生凝聚在一块,这种凝聚力是其他活动难以获得的。钟秉枢说:“当我们讲爱国的时候要从爱校做起,那爱校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体育恰恰给了大学生一个爱校的载体。”从国外来说,校友们向学校运动队、体育设施的捐赠都是非常多的,而中国目前这一块还显得比较欠缺。
实际上,当大学和体育结合的时候,更有利于我们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钟秉枢表示,当中国渐渐强大,必然要更多地参与国际社会活动,体育给予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这个时候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国家弱的时候并没有资格去制定规则,只有强大了才有这个能力。当我们大学生频繁地参与体育活动,就是给了他们更多的去遵守、制订规则,融入国际交流的锻炼机会。未来,我们的大学生应当更加主动地走向国际,参与规则的制订,为中国真正成为强国,贡献不同学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