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惠康
连云港古往今来一直与山为邻、与海为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有据可考的人文遗存,还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积淀,还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时期文化精神,无不与山海紧密相连,山海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连云港的地域文化之中,成为连云港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大力弘扬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点的连云港山海文化,深度打造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港城文化品牌,对凝聚全市人民的心智,激发创业、创新、创优的激情和动力,推进“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一座山、一片海,构成连云港山海文化的独特内核
连云港市历史久远、古迹甚多、名人辈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古称瀛洲,秦设朐县,唐建海州,新中国成立初设新海连市,1961年改称连云港市。提起连云港,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具有神奇古幽色彩的山和海;很多人认识连云港,也是来自连云港的山和海,以及由此而衍生延发的山海文化。作为一个融山海于一体的地域,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无论是有据可考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积淀,还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时期文化精神,无不与山海相连,与山海相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
一座山,因一部书而扬名中外,“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一個城,又因这座山而为人们所喜爱,“孙猴子的老家就在新海连市”。花果山对于连云港,不单是给予了山的秀美和神奇,也不单是带来了一些显性的经济收入,更多的还在于孕育了《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孕育了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大使”。现在,一提起花果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记》、美猴王,想到的是《西游记》为世人展现和传达的文化精神,超越自我、开放包容,追求信仰、执着信念,团结合作、和衷共济,坚忍不拔、敢于胜利;想到的是孙悟空神通广大、呼风唤雨的本领,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精神,惩恶扬善、正直善良的秉性。而这些,正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正是多少代连云港人为之不懈努力所形成的文化积淀。
一片海,给了连云港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赋予了连云港独特的海文化特征。自古以来,连云港的先民们便以海为生,在漫长而又艰险的驭海赶海中,大海成为滋养连云港人的“母亲”,并将其博大宽容、海纳百川的文化基因传承给了连云港人。几千年来与海相依,以海为生,孕育出连云港人海派精神风貌,开放包容、开明豪爽、开朗豁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海文化特征,在连云港人身上一露无遗。
连云港山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大量的文化遗存和文化积淀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演绎。据考古学研究证实,远在一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在20世纪70年代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我们的祖先在无比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用石材制作各种原始工具,用智慧和勤劳与天地自然顽强抗争,生生不息,为我们留下了先民拓荒和古代文明的踪迹。被称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这部“天书”无论怎样解读,它都没有超出地质与天文、海洋与人、太阳与禾苗、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反映了先民敬畏自然、探求自然、掌握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内涵。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东汉时期的“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还早。它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对美好愿景的憧憬,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对不同文化的兼容。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特别是古文学创作,上至神话传说,中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下至明清小说,涉及连云港地域的人或事,无一不是写的山海事、抒的山海情。连云港地域名人辈出、群贤毕至,他们或生于此,或长于此,或崩于此,或短期生活驻足于此,像孔子登山望海、秦始皇两次来巡、徐福东渡扶桑,以及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朱自清等,这些文人雅士的遗迹遗事大都夹杂着山海的气息,使地生灵辉,人生景仰,遐想不已。
二、彰扬特色,承古纳新,应为打造连云港山海文化品牌的基本取向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连云港,打造山海文化品牌,首先要继承传统的精神,同时要体现时代的要求,突出创新的元素,以充分放大山海文化的能动效应,使它成为凝聚连云港人力量的源泉。
立足山海个性,打造山海文化品牌。个性和特色是文化的生命。连云港地域文化的打造首先要抓住“山”字做文章。在江苏乃至更大范围内,像连云港这样有着神山秀水风景的委实不多,更何况一部《西游记》直把一座花果山赋予了许多令人神往的仙灵之气。抓住“山”字做文章,不只是扮美山、宣扬山,更重要的是要把山的精神、山的神韵、山的文化挖掘出来,传扬开来,让其所独具的文化魅力感染连云港,使每一个连云港人从骨子眼中焕发出敢创敢为、改天换地,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气神来。连云港地域文化的打造还要抓住海字做文章。连云港的海,既有与其他地域海相同的一面,更有着其他地域海不可比拟的独特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连云港籍方士徐福率领千名童男童女,于连云港海域出发,东渡扶桑,传播中华文明。这一传颂万世的宏伟壮举所以发生在连云港这一方土地、诞生在连云港人身上,正是由于连云港的海孕育了连云港开拓、开明、开放的文化缘故。这一近乎神话的历史事件又以别样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方式,为连云港的海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给后世连云港越海跨洋、异域交流、文化互融以激励和鼓动。今天,我们弘扬连云港地域文化个性,自然少不了这种开放开拓、博大包容的精神,自然少不了放大这些文化元素的影响,使之成为连云港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顺应时代要求,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山的伟岸挺拔、坚忍顽强,海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始终是连云港地域文化的主旋律,自强不息、不畏艰辛、诚实勤劳、开放包容,始终是连云港人的精神风貌。纵观连云港地域的文化史、经济史,山海文化对本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作为沿海首批14个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人秉承山海文化的遗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要顺应“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时代要求,以山海文化为基本内核,抓紧提炼富有港城特色、包涵传统特点、体现时代气息的新时期连云港精神,这既是对山海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对山海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为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和精神养分。
突出创新精神,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创新,在山海文化中历来是最鲜明的地方,一部《西游记》,整篇跳动着创新的字符;一袭山脉,到处刻画着创新的沧桑;一片大海,时时闪动着创新的智慧,可以这样说,山海文化本身,就是连云港几千年创新的结晶。然而,山海一体、资源相对丰富的地理条件,使连云港的先辈们长期生活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四平八稳的“小康生活”中,长期的农耕渔作、自给自足,播下粮食就吃饭,撒下渔网就收鱼,爬到山上就收果,旱涝保收,温饱有余,这种良好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存在于山海文化中的创新意识,使安贫乐道、安于现状成为人们的定势思维。今天的连云港正处于过坎爬坡、负重奋进的重要时刻,要尽快实现洼地的隆起,迫切需要全市上下兴起创新热潮。在新的时期,我们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蕴藏于山海文化深处的创新因子,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山海文化的显著特征,成为连云港地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时代基因”,促使全市上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占据高点,奋力赶超。
三、强化“硬件”,优化“软件”,围绕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目标推进连云港山海文化建设
山海文化是连云港人文精神之源,打造连云港山海文化品牌,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山海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展现、弘扬和强化,使志存高远、敢于挑战、坚韧执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渐融入连云港人的血脉并成为城市的性格,使开放包容、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成为加快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的强大精神动力。打造山海文化品牌,是一个“软硬兼施”的系统工程。
在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中彰显山海文化特色。连云港山海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港口、旅游景点混杂在一起,港城争地、争空间的矛盾突出,山海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要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入手,科学、合理地规划港口、旅游、工业、商务、居住的空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适当区隔、和谐统一的城市功能板块;同时要充分挖掘山海文化内涵,塑造“山、水、港、城”和谐发展的城市个性,体现“显山、露水、透绿、飘蓝”的城市特色,打造“名山名水、绿色生态、古城名郡、现代港城”的特色品牌,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在重点地域、标志性建筑以及其他有视觉冲击力的载体建设上,更要體现山海文化的韵味。同时,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重点保护那些承载山海文化基因的文物古迹,并对古迹景观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不妨建设历史文化村或历史文化街,让在连云港留下足迹的远古圣人和文人墨客,以及与山海文化有关的文化典故在这里按照历史的顺序依次展开,让山海历史文化在这里浓缩和再现,从而让人们在这里不仅能享受神奇浪漫的山海之旅,更能感受厚重淳朴的山海文化。现代的建设与传统的保护及复制,可从山海文化的物质载体层面,使本地人一抬头一驻足就能感受到山海文化,让外地人一走进连云港就能体验到山海文化,真正让山海文化走进市民、走入人心、走遍大江南北。
在加快现代化海滨城市发展中弘扬山海文化精神。首先要理论先行、准确阐释,基于传统和时代要求,把山海文化的内涵说清楚,把山海文化与新时期连云港精神的关系说清楚;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进一步打好《西游记》牌、徐福牌,经营好《西游记》文化节、徐福文化节,打造好“连云港之夏”文化节和“在海一方”广场文化的名片,做足做好弘扬孙大圣精神的文章;要在大力宣传现代化海滨城市总体发展和战略规划的新理念新举措的过程中,生动地展示山海文化精神。要在大力推介港城加快发展的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广泛地宣扬山海文化精神。加快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特殊时势,造就了一大批加快发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印证了山海文化精神,他们事迹的宣传,如组织事迹报道、事迹报告会和实绩展示等,无疑会极大地促进山海文化精神的广泛传扬;要学习先进地区在城市规划方面的胆略和气魄,通过市场运作筹措发展资金的意识和做法,借用国内外资源经营城市、建设港口、发展旅游、兴办产业的理念和经验等,把学习先进的过程作为实践山海文化、弘扬山海文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