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秦之计成乌龙,郑国渠造就伟大工程

2019-07-22 16:41秦延安
百姓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泾河乌龙郑国

秦延安

战国时期,韩国因惧秦,遂派出水工(实为间谍)郑国入秦,献策修渠,欲利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消耗秦国人力资财,拖垮秦国经济,致使其无力东伐。却不曾想,“疲秦计”不仅没有拖垮秦国国力,反而为其横扫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个乌龙工程就是郑国渠。身处泾河大峡谷,灌溉历史长达2000多年,一个阴谋造就惠泽万代的世界级灌溉工程,让郑国渠充满了万般神秘。怀着好奇和怀古的心理,我从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开始了郑国渠的寻访之旅。

依着泾河道,在5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里,密布着战国至今的十多处古渠口遗址、碑记。而孕育大秦帝国的郑国渠,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冲刷后,也只剩下3个南北排列的引水暗洞依稀可辨,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遗迹。暗洞宽3米,高2米,足可见其引水量之大。洞后的渠底,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有7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郑国渠拦泾入渠,利用地势落差,自流灌溉长达300余里。因进水口水量大、流速快,极易造成渠岸两壁黄土崩塌。于是,便发明了拱形地下渠道,使渠壁拱券有力,不易塌陷。为便于施工和掌握水流方向、深浅,每隔一段开凿一坑,7个大坑极大提高了引水质量。途中还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灌溉面积达280万亩。

取于水,用于水,又还于水,不仅让郑国渠的设计充满了智慧和匠心,也让郑国在计谋被发现后幸免于被废。

沿泾河自下而上,右侧是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在郑国渠基础上修建的泾惠渠干渠,高出河道10余米的宽阔渠道里,浑浊的水流湍急;而左侧泾河里,只有浅浅的一湾碧水。泾河泥沙含量在全国河流中高居前列,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一说。被泾惠渠大坝截断水头的河道里,下泄的生态水和冒眼泉水,组成了一个个串葫芦似的幽深水潭。那水绿得耀眼,任你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来自泾河的水。而那些被流水雕刻的惟妙惟肖的乌龟、青蛙及各式造型的礁石,都脱颖而出。

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不僅成为秦国崛起的幕后推手,而且还首开了引泾灌溉先河,为后世历代引泾所运用。引泾渠首也如一个找水的龙头,一直从平原扎到山里,缩身于仲山峡谷中。作为与秦岭对峙的仲山,因汉高祖兄仲所居而得名,自古以来都是皇家贵族观光玩赏的天然园林和兵家必争之地……抬头远眺,峰峦叠嶂,峡谷幽奇,泾惠渠大坝像一个巨人一样,巍然屹立在峡谷龙口处,气势磅礴。近看眼前,碑亭里陈列的明清以来记载引泾灌溉的大量碑石,让人恍若隔世。

历史就是一副棋盘,每一步都可能导致不一样的结果。韩国的乌龙间谍战,无异于自掘坟墓。郑国渠修成6年后,韩国灭亡。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以纪念郑国的功绩。

猜你喜欢
泾河乌龙郑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阴差阳错闹乌龙
乌龙泄密事件
幸福的泾河水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幸福的泾河水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
泾河源水文站非汛期巡测方案检验
乌龙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