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蒂
愷蒂
早上把背着大包的女儿送到地铁站,她要去火车站与几位同学会合,开始三周半的欧洲之旅。英国许多孩子高中毕业之际,都会结伴出行,一张欧洲火车通票,自己去看世界。阿姆斯特丹、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萨格拉布、斯普利特、杜伯尼克……行程的安排,车票和青年旅馆的预定,都是他们自己做主,昨天才给了所有家长一张行程表。女儿是唯一不满十八岁的,还不算成年,我们得签署一纸信函,将她托付给两位已满十八岁的同学。这是放飞的第一步。
昨晚看着她打包,虽然只是旁观,还是禁不住要叮嘱几句:护照和钱最好放在小包贴身的一面,衣服卷起来既省空间又不容易打皱,欧洲插座需要转换器……说得女儿烦心,于是,我就颇有自知之明地去了楼下,耐着性子不再去她房间进行指点。大包是她自己背的,只要有了护照车票银行卡,其他东西多点少点都无关紧要,试错是旅行经验积累的最好方法。
七年的温布尔顿中学,让女儿从一个害羞紧张沉默的女孩,变成了虽仍内向、但却敢于辩论的年轻人,能独立思考,充满了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看着她逐渐从自我保护的壳里走出来,真要感谢老师们的引领和指导。
看着她逐渐从自我保护的壳里走出来,真要感谢老师们的引领和指导。
六月底七月初是毕业季节,女儿上完中学,十三岁的儿子也从预备学校毕业。儿子学校毕业季几天的活动,再传统不过。家长师生共同参加的是黑领结晚宴,学校统一为这帮熊孩子们订租了黑领结晚礼服,浆洗笔挺的白衬衫,让他们个个都成了温文尔雅的小绅士,老师家长们当然也都正装出席。学校花了许多心思,餐桌上,每个男孩座位上都放着他们初到学校时和如今的照片,五年前那些缺门牙的小男孩们确实让妈妈们心头一热。学校最后一天的活动,早上是教堂礼拜,下午是颁奖仪式,哈罗公学的校长来做了主题演讲。传统男校的典礼程序,按部就班,一样不拉。这个小学校,虽然教学质量不咋样,培养出的确实是一群懂礼貌有仪表的英国小绅士。
女儿学校则截然不同,家长师生共同参加的是一场花园晚会,女生们都穿上了靓丽的晚礼服长裙,家长老师们时尚休闲,自助冷餐,随意选座,不讲求形式。女儿哲学班的七个孩子去与哲学老师合影,但如何排列,她们围着老师叽叽喳喳争论好久,老师双手交叉胸前,低眉顺目耐心等待。后来与哲学老师聊天,他说每次上课都是这样,学生们争辩不休,他好不容易才能插上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能不能换这个角度想想?”能够四两拨千斤地让学生们换个思考的角度,也许就是最好的老师了。几天后女儿抱回哲学和计算机两个学科奖杯,她说,并不是她的成绩好,只是因为她课上话很多。
女儿学校最后一天是“演讲日”,包括发奖仪式和十三年级的毕业典礼。他们请来的主题演讲的嘉宾,是出生在英属圭亚那的吉娜·米勒(Gina Miller),2016年她单枪匹马状告英国政府并胜诉,将英国如何脱欧的重大权利交给了英国议会。这位神奇女子的演讲主题,是“勇气”。演讲日的活动没有任何宗教因素,穿插着学生们的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是一场欢乐的庆典。最让人感动的,是玛娅·安杰洛(Maya Angelou)的诗歌《我仍将奋起》(Still I Rise), 二十多位穿着黑衣的学生,用二十多种语言朗读这首诗歌,如同海浪潮水,此起彼伏:你可以把我写入史册/用你尖刻扭曲的谎言/ 你可以把我踏进泥里/但我如尘土,必将奋起……/你可以用言语向我射击/你可以用目光向我砍劈/你可以用仇恨把我击毙/但我如空气,仍将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