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
排队、交钱、报成绩、算排名、推荐学校,和家长讨论直到最后确定。半个小时,这场价值1500元的高考志愿咨询就结束了,这还是托关系才拿到的价格,原价2000元。张悦出门时,门口还有四五个同学等着。
张悦如今已经大二,仍记得两年前的这次报考咨询,“算是满意吧,因为这个成绩也就能去这个学校了”。今年,张悦一位朋友的妹妹高考,听说现在有些高考志愿APP,只需花300元办卡就能根据大数据推荐学校,张悦发了条微博:“报考时间又到了,如果我当年知道大数据报考,就会省下1500元。”后面,配了张流泪的表情包。
不只是张悦,大部分考生在面临报志愿这个问题都会头大。分数線、招生计划年年在变,一些听起来名字相似的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却天差地别。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超过一千万,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又要在短时间内确定人生方向,没人想在最后一步失误。“刚性需求”“创造价值”“快速变现”,满足创业几大要素的高考志愿咨询几乎是商业成长的好土壤。
打开苹果应用商店或者安卓手机的应用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就能立刻显示出上百个APP——高考帮、完美志愿、优志愿、报考大学……这些APP背后,有些站着教育巨头,有些则是新兴的人工智能公司。
不仅如此,今年开始,互联网巨头们也想分一杯羹,百度推出百度加油小程序,今日头条搜索高考会有专栏页面,知乎打出“填好志愿,先上知乎”的广告词。
从海量学校里筛选到分数合适的学校是所有学生填报志愿的第一步,也是最繁琐耗时的一步。很多志愿填报的创业公司从此处入手,主打通过大数据生成一套阶梯式的报考方案,分别是冲刺、稳妥、保底,这是平行志愿实行以来最常见的志愿报考模型。每个阶段,大数据都会筛选出10至20个学校供学生选择。
当然,这项服务是收费的,优志愿、完美志愿的志愿卡定价分别是300元和508元,有时还会有折扣。为了保证每张志愿卡只被一个用户使用,这些APP在注册时登记的成绩和位次都不可更改。
500元以内的价格对学生来说并不算高,报考志愿的填报时间通常只有3到5天,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筛选省下时间,学生和家长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考察目标学校和专业。
优志愿创始人耿忠诚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优志愿的志愿卡已经卖出接近100万张。加上二、三批次的学生,报志愿会一直持续到8月,这个数据还会持续增长。
这些报考软件的大数据推荐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固定数据,包括各个学校历年的分数线、招生情况等;另一个是实时数据,后台根据考生在平台上模拟填报的情况,跟进各学校的“热度”,过热的学校降低推荐位次。不过,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推荐的可靠性?
耿忠诚告诉记者,优志愿的数据一部分来自学校官网公开数据抓取;一部分则是教育考试报、考试院等机构出版的文字资料人工手动录入。
录取概率的测算集中在6个维度,分别是位次,线差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招生计划波动。测算方法比较复杂,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会在这6个维度上有不同侧重。按照往年的录取之后的统计报告,耿忠诚自称精准率可以达到99%以上。
广西考生周琦在《快乐大本营》看到高考志愿APP的广告,决定试一试。在这之前,她已经根据广西招生办官网发布的《一分一档》查到自己排名在全省的1500名左右,并且基本选定了目标学校。“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去年最低录取到1200名,就可以放在第一志愿作为冲刺。厦门大学去年录到2000名,就可以放在第二、第三志愿作为稳妥的选择。”周琦说道。
按照名次选择学校是在学生和老师中流传中最为广泛也相对靠谱的评估方式。在百度APP推出的“高考加油”小程序智能填报一览中,周琦发现有“完美志愿”“优志愿”“极志愿”这三家第三方机构提供大数据智能填报服务。输入成绩、省份、文理科,三家都会分别按照“冲刺、稳妥、保底”三个层次推荐院校。不过,小程序页面只能显示部分推荐,完整推荐需要分别跳转到各公司自有的小程序或APP付费查看。
三家的推荐中,完美志愿提供的推荐接近周琦原本的判断,极志愿和优志愿则差距颇大。典型例子是她认为自己绝不可能上的同济大学,优志愿和极志愿放在冲刺栏的推荐选项里,录取概率在50%左右。“我也不是很相信这些APP,所以没有充值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推荐即使在“推荐基本准确”的理想状态下,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报考的问题,提供咨询、精细化服务的高考志愿“专家”仍然有市场需求。这也是整个高考志愿市场里利润最高的部分。
最早入场的公司计桥、志愿无忧,两位公司老总的咨询报价代表着行业的最高价。新三板公司赢鼎科技、聚智未来、清大紫育、百年育才、旭德教育;互联网公司优志愿、完美志愿在大数据报考之外也都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赵亮亮全职从事高考志愿咨询工作已经12年, 通常情况下咨询他的考生大部分在春节前就已经接触,签约之后,了解学生的性格特质、学科特长、成长经历,以及他对未来的职业憧憬。之后的时间里每两周再电话沟通,跟踪学生的动态,并向家长提供英语口语考试、自主招生、港澳台及海外学校招生资讯。
到了一模和二模考试,真正的报考工作才正式开始。以一模二模考试成绩和前一年的招生计划做一次草案,在草案阶段把报考的政策、院校情况、专业情况和家长沟通清楚,赵亮亮称之为“问题前置”。高考之后,第二次和学生见面,跟进学生的变化,也让学生在这个期间了解和接触专业以及相关的职业。填报方案在这时有了雏形,之后根据最新发布的招生计划,和学生出分以后的成绩进行两轮调整。学校和专业的报考热度也会被考虑在内,但这种考虑通常是根据经验,避开风险大的选项。
按照赵亮亮的说法,按照过去十多年的报考经验,他给学生的报考方案能够把学校和专业都控制在稳妥的范围内,并且适合学生。这种详尽且细致周到的服务的代价是26800/人的收费,而且一年只能服务30人,这个数字已经让赵亮亮的工作完全饱和。
26800的价格在高考志愿市场上确实不是一个标准普遍的价位,行业内6000至8000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收费价格。“你们要理解一下,每个专家他们的收入,真的是主要來自六月份。人家一年的付出和准备,努力,就靠那一个月的收入,那么一单收七八千,我觉得属于正常的价格范围。”耿忠诚说道。
虽然自称专家,事实上大部分报考专家都拿不出相关证书和资质证明,从事这项工作主要依靠的还是经验。“客观讲,这个行业门槛没那么高,这是事实。他又不是搞卫星搞核武器,没有那么多行业壁垒。”赵亮亮说道,“如果在一个比较正规的机构,有比较资深的老师带着他去研究,然后还有内部的审核,其实经过三年,应该来讲是能够完全上手。”
相比小公司,大公司显然更在意用户。他们把高考当作一次流量引擎,聚集新用户,带动新产品或者救活老产品。
阿里从擅长的AI切入,用户对天猫精灵说“金榜题名”就可唤醒高考助手功能,也是以大数据的方式为考生推荐报考方案,创新点在和天猫精灵对接实现智能化语音查询。研发这项技术的是用来和百度对标的阿里巴巴夸克智能搜索引擎团队,夸克搜索已经更新到3.0。高考志愿显然被视为移动互联时代,搜索引擎难得的崛起机会。
百度作为学生查询志愿信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也首次推出高考加油小程序,输入高考相关的关键词就会出现在首位。除了接入第三方的智能推荐,百度还设置了报考指南、高考问答、高考社区等板块。依靠高考热点重新连接起曾经优质又逐渐落寞的百度贴吧、百度知道。
作为BAT之外最有力的竞争者,今日头条也没掉队,推出和百度类似的功能,提供高校、专业等基本信息查询,接入第三方的智能志愿填报。
相比几家大公司,知乎的做法似乎更“聪明”一点。知乎用强运营的方式把高考做成了一场大型营销。基于原有的社区氛围推出“高考志愿”专区,整合过去积累起的大量和高考相关的问答以及付费内容live。用户以过来人的身份解答学生对未来的迷茫,相比简单粗暴的分数和笼统的专业评价,知乎用户的工作经历和身份,都给了学生更多感性直观的视角。
公司们在帮助学生们解决“未来向何处去”,也在依靠他们解决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
催生高考志愿报考生意的仍然是学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需求,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和传统行业的房产中介、法律咨询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这个都是市场行为,家长愿意花这个钱,我们也没有强制你消费,没有什么特殊的。”赵亮亮说道。商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利润无可厚非,只是学生和家长们们需要警惕和分辨混在其中的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