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属三峡水库淹没移民村。
三峡工程竣工后,玉竹村湖波浩淼,风光秀美。可玉竹村如被人遗忘的桃花源,静悄悄地等待着再次被发现。
终于,玉竹村等到了发现者——水利部三峡司副巡视员王治华。
王治华与玉竹村的缘分源于此前多次到万州开展三峡移民帮扶和调研工作。当他看到库区人民为三峡工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但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他便主动向组织申请到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参与扶贫工作,想要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时间拨回到2017年8月26日,正值盛夏,湿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积蓄已久的力量。
“北京的‘厅官要来我们村当第一书记了!” 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一则消息让全村沸腾不已。
满是期待的村民们围聚在村委会办公室,想要一睹这位第一书记的风采。
只见王治华与村班子开完会后,便收拾出一间办公室,放上一张木板床,搭上一个简易衣柜,在玉竹村安下了家。
王治华带领玉竹村脱贫致富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由于玉竹村位于三峡腹地,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青山绿水也成了穷山恶水。
王治华顾不上烈日当头的炎热,用一周的时间走遍了玉竹村的山岭沟壑。当他通过细致的调查走访,发现玉竹村3000亩沃土近八成因村民外出打工而荒芜,王治华感到心痛又震惊。
王治华(右一)与村干部一起商议乡村旅游规划 图/汤艳娟
“玉竹村的穷根到底在哪里?”王治华敏锐地发现,玉竹村的党建工作严重滞后,党员干部缺乏担当作为,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
玉竹的脱贫,首先还得依靠一支党员干部队伍来强力带动,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领路人作用,形成玉竹村人集体脱贫致富的磁场聚集效应。
抓党建、强队伍,成为王治华抓玉竹脱贫攻坚打开的第一扇门。
2017年9月,玉竹村党支部的一堂党课。
當王治华把外地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例讲给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听后,他问道:“我们玉竹村的党员干部,到底带领群众脱贫能做什么,做了什么?”
在场的很多党员干部坐不住了,脸烧得红红的。
会后,村里的党支部负责人找到王治华谈心说:“王书记啊,我们确实对不起群众,是该行动起来了。”
抓党建,人才是基础。王治华把目光瞄向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他充实了一名返乡大学生到村委会任职,并果断调整了两名不称职的村干部,并通过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致富技能培训等方式,让40多名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此后,王治华按照基层党组织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又争取资金新建了一个集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档案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
自2017年10月以来,在党群服务中心,王治华先后请专业人员、致富能人在村里举办了5期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实用技能培训讲座,覆盖群众1100余人。
丰富的培训活动激荡起了村里脱贫致富、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在观念上,村民们发生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
玉竹人的脱贫信心树立起来了,但玉竹村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却成了产业发展的阻碍。
2017年10月,王治华费尽心思引进了两个业主拟到玉竹发展水果产业,但看了道路情况后摇头而去,这更加坚定了王治华打破玉竹村交通瓶颈的决心。
于是,王治华操着一口“京腔”开始东奔西走,筹集资金。
2017年,他争取项目资金700多万元,硬化整治村组公路8.5公里、人行便道11.4公里;2018年又争取项目,硬化村组公路5.1公里、人行便道7.9公里。全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曾经运不出去的柑橘,现在村民们足不出户也有人上门收购了。
路通了,王治华开始琢磨,在驻村短短两年时间里,如何为产业“空心”的玉竹村构筑一幅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呢?
王治华给出了答案:把全村3000多亩土地全部打造成现代标准化果园,整村循序发展金秋砂糖橘、粉黛脆李、百香果等产业。未来,玉竹村还将依托12公里长江岸线,结合柑橘产业,打造以亲水为主题的“亲水农业公园”……
这一年多来,王治华与村民一起扫地、打窝、栽树,帮着村民抬石头修房子……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这一年多来,王治华只匆匆回过北京的家5次,最后一次还因为到北京争取水肥一体化项目资金,病倒了。
……
如今,玉竹的寂静群山被唤醒。玉竹大地的拔节之声,喜悦地荡漾在玉竹人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