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25日上午,中央美院造型学院毕业典礼如期举行。送走这届毕业生,我心潮难平,趁为 《中国周刊》撰文契机,把早年间关于绘画与抽象艺术的一些思考重新整理成文,作为个人艺术私语,也算作对2019央美造型学院毕业生的艺术寄语。他们技能圆熟,步入社会,自然会有生活与艺术的福音。而未来的央美学生,如也能从中获得启迪,则是额外的确幸。艺术难以定义,发展无边,可谓艺无止境。只有艺术与生活的安好,才有艺术园地的坚守持续。我早年学现实主义绘画,上世纪80年代初赴德国留学,学习新表现主义绘画。回国后,阅读文化和哲学著作,研习书法。自学画以来,中间也有过彷徨、犹豫,几度想放弃,好在我坚持了下来,发现只有在绘画中,才能成为自己、才能保持自我的纯粹,最终发展出类似自然形态的,各种动能交汇、融合、互渗的抽象绘画,从而创造一种超越的、彼岸的视觉世界。
世上许多事说不清,道不明。比如艺术,它范畴太大,一时不好定义,也可以说难有明确的定义。绘画也如是。
绘画属于艺术的范畴。比如油画,许多油画大师的作品,其实并非是用油画颜料画出来的;过去总认为绘画是平面的,一旦画在雕塑上就叫彩塑,属于雕塑类。但是,也有在立体上的绘画,是以绘画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完成创作,也不能說不是绘画。
事物总是在发展。艺术没有定义,混乱但活跃,有创造性;有了定义,清晰且明确,但易陷入僵化。
艺术是主观性的,既不可捉摸,也看不到边界,让人困惑,又是诱惑;艺术这类东西,我们喜欢它,为它着迷,为它花钱花精力,艺术家甚至为它投入生命。无法定义的艺术,并非虚无。始终有艺术存在,始终有新的艺术作品不断出现,挑战着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说不清,想管也管不了,说得轻巧,也许不过是“难得糊涂”而装糊涂罢了。如果,我们能把说不清的道道说清,把弄不明的画理整明白,自然是进步。毕竟说不清的事儿,也许能画得清。
哲学家赵汀阳有一次来中央美院说哲学死了,指望艺术救哲学。他说得很诚恳,不像是客套话蒙人。如果“思想”提不出问题,“身体”就该站出来帮忙。这个身体,有艺术的份儿。
法律有明文,艺术却无“法定”。也就是说,艺术不能设定统一标准。艺术即便有定义,它也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由各种条件所决定的。但主观并非随意。对艺术家而言,其心中必然有其艺术的定义,只有有了其所理解的艺术的定义,才能找到标准和规范,才会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也才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艺术既无定义,绘画亦无标准。那么,对学生而言,学生学什么?
学生要学的就是如何给出自己的艺术定义和建立自己的艺术标准。标准要自己定,自己的标准是对自己的约束,更是自己的自由。这恰恰是艺术魅力的所在,这也是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地方。不妨读一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看工人阶级是如何被异化的,有助于理解艺术对人的作用。
艺术无法客观定义,艺术是主观的,即便有定义也只能是主观的,与客观有关,但不是纯粹的客观。因而艺术往往只能贴上最喜欢的、最珍贵的、最出名的等等标签,唯独应该杜绝的标签,就是对其作客观上最好的那个评价。而这些所谓的“最”,事实上都是主观人为的单一评价,至多只能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所自认为的最好。
二十多年前,北京有人刚开始做艺术品生意,他想买油画,自己又不懂,便诚恳地找到刚回国的我帮忙,要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世界上最好的画家是谁、最好的画是哪幅。他说:“我知道自己买不到世界上最好的画,但是我必须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画,我才可以去买画。”
他的要求,让我颇感为难。因为在我当时看来,达芬奇最有名,梵高的画价最高,伦勃朗的画作最深沉,埃尔格列柯的心境最虔诚,华托的作品最华丽,卢梭的风格最朴拙,杜尚思路最超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数哪个最好,我的确难以下结论。而且上述这些“最”,也仅仅是我之认为的“最”,并非大家共识。而且,这也仅仅是我当时的观点,没准过后,我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他听我解释后终于释然,希望我把直觉认为最好的画作告诉他就行。我当时把脑子里记忆的美术馆画作快速检索了一遍,然后告诉他,我对伦勃朗的“夜巡”作品印象最深。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夜巡”却被清洗了,变成了“日巡”。观众一片哗然,美术馆却信誓旦旦地表示,其绝对没作任何更改,只是很科学地清洗了污垢。如此这般,如今我该怀疑自己、怀疑伦勃朗,还是怀疑科学?
我有个最崇尚欧洲经典绘画的老同学,总是见面就拉着我讨论个没完,而且讨论的目的,还非得要区分出一个对错与真假来。这种貌似价值判断的斗争总是很激烈,因为我俩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管不了谁。如此这般,时间一久,我们相互之间都觉得有浪费时间之嫌。
此外,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人为的,是经过认识和总结的,不能像生活那样全面,也不那么琐碎。艺术有两个参照系,一个是生活,一个是过往的艺术。对过往艺术的了解,学院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当然学生的主动性是起决定作用的。这两个参照系同时都是艺术创作的来源。有了来源,还需要艺术的转换。
专业艺术家和素人艺术家相比较,两者都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历,但专业艺术家对过往艺术的了解会更多些。
艺术家自然生活在人间,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艺术实践中,思考艺术,创造艺术,也生活在艺术中。选择做艺术家,也就是选择了在艺术中生活;选择了绘画,就是选择了在繪画中的生活。孤独、困苦、发财、得意,各种情况的可能都有。烦了,可以退出;喜欢,唯有坚持。
我并不是天生爱好绘画。学画以后中间也有几度想放弃,最终坚持下来,是因为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我只有在绘画的过程当中才能成为自己。绘画是自己个人的事,独立性强,画家既是画面构成的设计师,又是整个创作活动过程中的领导、工人和质量监督员,同时,画家还应该是能称职地解释自己的作品的推销员。
如此绘画观,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实践也就是生活;而学习绘画的学生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该学生并非旁观者,而是拥有在绘画过程中生活的一个从头至尾塑造自己的主导者。也就是说,作为画家,因为是自己绘画的领导者,要逐渐形成对自己绘画的完整认识,包括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等,才有可能成熟。
人乐于追求,渴望未知。但人也会有惰性,易满足既有知识。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无人能做到完美,知道有不同、有更好。此外,绘画的创造性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绘画,每一类绘画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关于”。而每一种“关于”又有其自身局限,且相互间不可替代。没有人能以一类绘画满足所有的需要。
类型多自然是好事。不同的创造组合在一起,才能趋近于“圆满”。但真正的“圆满”又是不可能的,因为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有另一个问题出现。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中度过。
提出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定会产生创造性。绘画的创造不像解决现实问题那样复杂,绘画创造的最大障碍在人,而不是技术。因为绘画是最容易做出创造的,原因在于绘画技术简便、制约因素少,也因此成为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这是绘画的优势。但绘画并不容易真正做出新的创造,因为绘画艺术历史太长,文化积累深厚,许多创造早已成为灿烂的绘画历史。
没有无缘由的创造活动,也没有无缘由的创造的结果。一切的可能都是必然。绘画的可能是绘画发展的必然,其前提是人对可能的理解、信任和认可。只有人理解它了,它就有存在的意义,而非枉然。绘画是物,它不能去理解人,只能任由人去理解它。创造绘画的人也只有顺从绘画的可能性去创造,这创造又总是以历史为参照的。
绘画未知的可能性,是由绘画的内在特性所形成的,又由绘画的物质特性所制约。
绘画的创造性因为绘画的“个人性”的自由和自主而走在其他领域之前。绘画的实践是个人心领神会的过程。一幅画的生成过程,会有一些东西向你呈现,给你启发,如果能够领会并加以利用和认定,就可以不断地画下去,直至意义的最终的清晰明了。因为总有新的东西通过画面要向你诉说,就在绘画的过程中。这是与众不同的艺术体验和艺术生活。
画家意象来源大约有三个:一是对外界的观察,二是对各种人造的视觉形象的观察,三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对其画面的观察。对画面的观察是画家最独特的意象来源,因而最有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绘画结果。
就个人而言,内心的感受往往要比肉眼看到的瞬间物象更真实,对于以表达人的真实感受为最佳目的的绘画来说,意象是比物象更重要的形象来源。
有人也许会质疑内在现实的正确性。但是人只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当作正确的,尽管他会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地校正自己的认识。认识总是要自己去认识的,无法由他人代劳。从绘画艺术为表现真实的角度来说,只有艺术质量的好坏,或者说是对画家自己的内在现实表达的确切与否,而没有所谓“正确”或“错误”的艺术风格。但这不是画家自我辩护的借口,因为风格是在时间上已经过去的概念产物,是定型的、被限制的,而绘画的过程则是画家不断认识真实的过程,是活泼的,是动态的。所以绘画总是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风格,而风格一旦被概念化了就会被定型。
由于画家的意象包含了画家的理解和认识,这就使绘画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而把意义( 起码是画家所认为的) 蕴含于绘画之中了。然而,对于绘画形象的处理,只有当画家拥有了丰富的意象资源,才有可能做出加工整理,才有加工整理的依据。
意象是画家创作的资源,而意象又是来源于对外界的观察。所以,画家观察物象不光要用眼看,更要用心看。用心看,不仅为了辨认,更为了进一步地体会和加工、提炼形成清晰的记忆,进而综合起来形成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让形象更具有意义。所以,只是用肉眼观察,不在心里做整理加工的工作,就不会形成清晰的意象,也不会做出绘画上的确切的表达。
画家因为其专业的特点会更多地关注绘画领域,并涉及到其它具有视觉形象特点的领域,因而获得更多的视觉经验,进而形成心中的意象,再通过绘画的实践形成画面,让观众用肉眼能够直观地看到。
“胸有成竹”,是清晰的内在现实的形象。其意义不仅是技术上的、不仅是记忆上的,同时也是认识上的。因此,绘画的发展,无论是继承性的,还是反抗性的,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杂的以及历史上的前后关系,意象作为视觉的记忆载体,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有群体的、民族的,它集中表现在绘画的传统及审美习惯上。文化的传统在视觉领域中是被传递的,还是被反叛的,在绘画中都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画家的意象之所以能够比普通人更加丰富,还因为画家独有的绘画实践。画家在绘画的实践过程中,是不断地观察、体会的。这是个随时间而展开的过程,是无数次的瞬间观看、判断所导致的画面不断地发展的过程。画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内心的意象不断地对画面进行充实和校正,同时也在画面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形象,发现由于偶然产生的新的视觉感受,并判断其价值,加以肯定、否定、或者修正。画家不仅通过他的绘画实践磨练了绘画技能,更比一般人多了一种意象的来源,其艺术的表达,往往顺理成章。
有所失,才有所得。
有创造的艺术是有特点的,有特点的艺术要有所摒弃。
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创造。这是非实用的纯艺术之责任。不洁处“神”不处,不洁处,艺术应不在。这样,才能产生艺术家心里的艺术新标准:不以样式、风格、题材、技术为标准,而是以境界为标准;题材可小,境界须大。要赋予绘画以全新的意义,绘画才能延续其价值。
如果对现有的艺术不满,那就自己积极地去做,把做艺术看作是上天派给你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个机会。或用“天人合一”来激励自己去创造,这时的“天”是内化于人心的,是知识、视野和胸怀,是希望、推测和未知;承载天的心,因此得到净化,个人的私欲和嗜好会逐渐的被排除掉。天人合一是认识上的,不分等级和秩序。
开阔的视野使画家有可能理解不同的绘画,在提高绘画能力的同时开阔心胸。因为,对绘画的理解一方面会体现在画面上,为绘画所用,另一方面,也改變了画家自己。
理解绘画,同时也是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成为画家内在的经验,并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说,绘画就是在画自己,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自我的认识,塑造一个完整的自我。风格重要,自我完善更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学艺术要“以技求道”,为什么我们要创作,为什么创作不能重复,为什么无论是重复自己或重复经典,最终我们都会觉得无聊。
中国传统绘画只有成为意象的一部分,才能融入创造性中。一个活着的传统,会让每个画家通过它证明自己作为个人艺术的存在。但这一切,都不是传统的功能,传统已经是传统了,我们该做的,应当是作为现代人对传统要有新的理解和发现。做到了这些,传统就是活的。这也要求我们画家要具有创造的胆量和能力。
任何一种风格的兴起,都是对原有风格的反应,甚至是以针对性和抗衡姿态出现的。具象的反面,则是抽象,既逆了国内具象的主流,又逆了国际上后现代艺术的主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的绘画是离不开具象的,中国人是中庸的,至多只到意象。国际上,抽象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尾声。过度充斥的抽象造成了新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兴起,进而引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
抽象,在中国是艺术的突破,但在世界并不新鲜。中国的抽象艺术不与世界同步,也恰好避免了潮流的裹挟,也有后发优势,有利于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在中国,没有商业上大利益的诱惑,投身于抽象艺术之道的艺术家,大多是自发的,相对较为单纯的,这正是中国抽象艺术的独特之处。
抽象只是个大概念,每个个体对于抽象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来源于个人之所以乐于抽象倾向的初衷。蒙德里安是把物象逐渐概括,最终得到了横与竖;马勒维奇纯化了色彩,最终得到了革命的信号。
……
我笔下的“抽象”,源于去掉了主体形象的背景,但它仍然是有空间的,有空间关系的变化,其主体就是空间;它有通过材料的溶解、流动和凝聚的错觉;它有不经预设,只作随其自然的最终判断;它也有前所未见的尊重画面引领和启发的标准,把自我融化在无我之中。
我直觉自己并不能算是纯粹的抽象画家,是因为画面中虽无具象形象,却有许多具象的因素。但正因为存在这些具象因素才使空间的感觉明确起来。抽象之于我,只是生成未知的基础,一个未知的空间是从未经验过的发现。空间总与自然相联系,优美与壮阔,严酷与神秘莫过于自然,自然的伟大还在于它只有因果,而没有是非。然而,绘画有限,只能提取些许因素去组合,以此暗示一个个既统一又丰富,既博大又精微的未知。
画抽象画的艺术家往往强调形而上、强调作品的精神性,就是因为作品对具象形象的排斥,阻断了观众对具体物象的想象。但是,抽象的作品并非等于形而上,也不等同于精神,这两者都是不可视的,而可视的作品,以其布局、形状、色彩、质地来表现形而上和精神性不过是画家本人所寄予的。我更愿意用另一种说法:它不命令人如何理解,因而是不说教;但它又鼓励人自主地决定,是尊重,是自由。抽象作品的特殊就在于视觉上的明确和内容上的不明确,如果我们把内容定义为现实生活的再现或显示形象是别的话。其实,抽象作品的内容就是其纯粹的视觉现象,尤其引发的形而上或精神性,则自在观者内心。
无论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传统艺术的审美取向都是以对天、地、人的感悟为出发点,甚至连社会秩序也是效仿自然来构建,或以自然现象来理解的。这是“以自然为上”。
我们还没来得及适应工业社会的规律,还没有完善中国自己的工业社会文化,而且当工业社会的视觉经验还没有全然融入我们的审美取向时,中国工业化时期似乎就要快闪而过。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太空探索、新能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等,每天都在拓宽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远,也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近。一个全新的天、地、人的关系,赫然陈列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理由把中国传统“以自然为上”顺变为“以自然为尚”。这是一个更宏大的自然、一个更真实的自然、一个更神秘的自然、一个更需要以善心相待的自然。这正是我的绘画创作可以持续探求,也应该探索的。
“自然为尚”,是高尚,自然没有善恶,只有规律。知道了,了解而用之。更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想办法去知道和了解。有各种要做的事,有的关乎眼前,有的关乎长远,各有自己的价值。绘画是纯艺术,关心长远,考虑得会多些。
有一幅画,我实在想不出给它起什么名字合适,最后名之为“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便须深入探寻,这恰恰是我真正要做的事情。
这个思路也只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2015“无心抽象”/M艺术空间/上海
2012“那边的马路”2012/M艺术空间/上海
2010 马路2010/元美术馆/北京
2006马路2006/新北京画廊/北京
2019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研究院导师展/大都文化展厅-中央美术学院创研院/北京
2018-2019中国精神——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作品展/山东美术馆/济南,四川博物院/成都,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
2018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邀请展-进京展/
2018沿巴尔干山到黑海——中保当代美术交流展/太庙美术馆/北京
2018“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8文明的回响-第三部-时代肖像/太庙美术馆/北京
2017-2018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三区段)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山东美术馆/济南,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
2017互补与契合——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路德维希(科布伦茨) 美术馆/德国
2017第聂伯之会——中乌当代美术展/太庙美术馆/北京
2016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第四届“学院中的学院”邀請展/上海油画雕塑院
2015-2016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第三区段) 心像——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研究展/中国油画院/北京,天津美术馆/天津,山东美术馆/济南,上海美术馆/上海,西安博物馆/西安
2015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研究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武汉
2015-2016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中华艺术宫/上海,太庙美术馆/北京,湖北美术馆/武汉,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金陵美术馆/南京,重庆美术馆/重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
2014中华意蕴—中国当代油画巡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14感知中国——中国油画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法国
2013第二届墨彩情致——两地情中国画、油画大展/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澳门
2013多彩——中国油画作品展/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北京
2013CAFA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31978——中央美术学院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油画班同学毕业三十年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3国风——中国油画语言研究展/大都美术馆/北京
2012从现代出发/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2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奥林匹亚展厅/伦敦/英国
2011“丹青家传”系列展首展/中华儿女美术馆/厦门
2010精神与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素描六十年全国巡回展全国9城市
2010寻源问道/中国油画院/北京
2010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0“吾土吾民”中国油画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
2010中国表现主义艺术展/中国当代美术馆/北京
2010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8融合与创造——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8“文化之后的文化”/元美术馆/北京
2005“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3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2中国造型艺术展/埃及美术馆/开罗/埃及
2001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0纸上作品巡回展/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北京,鲁迅美术学院陈列馆/沈阳,杭州、上海等
1997杜塞尔多夫国际艺术展/市立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德国
1988人体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9中国表现艺术展/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
1989第七屆全国美术作品展/南京美术馆/南京/
1992“二十世纪 中国”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无心抽象》 2015年上海M艺术空间
《那边的马路》 2012年上海M艺术空间
《马路2010》 2010年北京元典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油画教学---第四工作室》 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路2006》 2006年新北京画廊
《创新之路——西方现代绘画》 200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当代艺术家素描手册——马路》 200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马路》 1996年广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