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俊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做儿女的不一定能时常在父母身边,很多小事都是老人自己完成,比如剪指甲。它看似事小,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很多问题。
随着角质层代谢减慢,老人的指甲变得硬而厚,表面凹凸不平,难以修剪。此外,年纪大了,手抖、眼花,稍有不慎就会弄伤指甲周围的皮肤,造成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引发其他炎症。修剪太频繁、指甲过短还会形成嵌甲,埋下骨质发炎或溃烂的隐患。盲目撕拔倒刺,可能使皮肤或皮下组织受损,如果创口扩大、流血,易导致甲周炎或甲沟炎。建议老人剪指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手里握个球。老人在家准备一个能握住的球,剪指甲时拿出来放在被剪的那只手里,这样手臂和手指的力量汇集到物体上,能有效防止手抖。
用温水泡手。水温比平时的洗澡水稍热,42℃左右。老人把指甲泡软了再处理,不但更容易剪断,还不会被飞起的先指甲碎片崩到眼睛。
先中间再两边。建议老人先剪中间再修两边,这样易于掌控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另外,记得把指甲尖角修圆。
肉刺不能拔。指甲边的肉刺不能直接用手拔除,要仔细用修甲刀将肉刺齐根剪断。
忌太短太频。老人别把指甲剪太短,否则指头前端的软组织没有覆盖,指甲的尖端就会向里生长,严重时会诱发甲沟炎。合适的长度是指甲顶端与手指或脚趾顶齐平或稍长一些,留出一小条白边最佳。另外,修剪不用太频繁,手指甲每月2次,脚趾甲每月2~3次即可。
戴上老花镜。剪指甲动作精细,老人大多眼神不好,建议戴上老花镜。现在也有自带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者上下调节角度,直到镜片正确对焦,视野就清晰放大了。另外,要避免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剪指甲,最好在白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