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感悟

2019-07-19 05:44强文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活动课偶像挫折

强文书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当前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它面向班级全体学生,针对班级近期存在的典型问题,设计方案,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几十年的工作者,我上了几十节甚至几百节心理活动课,课堂效果有的好,有的效果不明显。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讲,一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应该包括以下要素:活动、体验、分享、感悟和应用。教师选好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地去体验,然后将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争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静下心来思考,沉淀自己的思维,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行动准则;进而将这种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助力自身的成长。如此,便是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回顾我上过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有两堂课,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堂名为“20年后来相会”,一堂名为“假如我失败得很惨很惨”。我是这两节课的主要设计者。这两堂课的设计,融进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的目标,培养抗挫折能力。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借以抛砖引玉,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第一节 20年后来相会

青春是有梦的年华,有了灯塔就不迷路,有了时间表就会倍加珍惜时光,不会因为诱惑而误了前程,这次心理辅导课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为学生树起一个灯塔,列出一个时间表,明确了一个支持队伍,提出了三个维度13个思考点。

一、20年后我是谁

1.20年后你多大了?体型像爸还是像妈?

2.从事什么职业?穿什么样的服装?

3.回家时胳膊挽着谁,与爱人相识在大学校园还是……

4.乡邻相见怎么称呼你,如“张经理”“李大夫……”

5.父母见了你说些什么?情绪如何?

6.请给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包括姓名、头衔、单位地址等。

二、现在我是谁?

1.自己当前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让优势更优?哪位老师和同学可以给与你帮助,你准备怎样争取他们的帮助?

2.五人一组,互相询问:自己的优点或优势是什么?

3.了解自己的劣势,为自己的短板设一个底线,想想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谁能帮你弥补,与谁同行互助?

4.你的身体状况如何?能支撑当前的学习和工作吗?有健身计划吗?

三、支持你的是谁?

思考一下:谁与你同行?谁肯为你出手相助?谁在为你的成长保驾护航?请告诉他们你的目标和理想,告诉他们你需要怎样的支持与帮助。

1.至少找三个好朋友,向他们述说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并请求他们的帮助:挫折时给予鼓励,困难时给予帮助,沉迷诱惑时给予提醒,等等。

2.至少找两个亲属和两名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请他们助力自己的成长。当你凯旋时,除了感谢,你还会说些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你崇拜谁?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不同的,但奋斗经历却相似。在奋斗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能指引自己不偏离方向,并从榜样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崇拜的一位名人,读他的传记,讲一讲他的故事,记下他的几段名言,让偶像陪伴自己前行。

这是一节励志课,我曾经多次给学生上过,无论城乡,无论一般中学还是示范性中学,都能让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达到了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的目的。

现实情况是,一些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脆弱的,一旦摔跤,常常一蹶不振,无法面对失败,特别容易从人格上否定自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相继又设计了下一节活动课。

第二节 假如我失败得很惨很惨

问世人谁不曾是热血青年,谁不曾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有几人矢志不渝坚持到底,有多少人从理想主义者沦为悲观主义者。原因就在于对失败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于摔了跟头能否拍拍身上的尘土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武林高人带徒弟,往往先练挨打,其用心就在于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接纳失败,从失败中汲取营养,再接再厉。提升自己的耐挫能力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等重要,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鸟之两翼和车之两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节活动课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用诉说平和情绪,用倾听接纳必然

倾诉就是治疗,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说出来。挫折和失败必然给人们带来不良情绪,窝在心里影响健康,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面对挫折,疏导情绪是第一要务,委屈愤懑的苦水必须倒出来。

教师在上课之前提前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找三个人,一亲一友一师,向他们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一般經过三次诉说,激愤的情绪就会渐趋平和。

爬山必遇沟壑坎坷,航行必有风浪岩礁,即使种豆南山下,也有天灾人祸之虞,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生的必然。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想象,若是偶像面对眼前的困难,该如何想如何做?

二、三求高人,比较看法

在亲友中,选择三个你佩服的、资历比你深的人,向他们求助,告诉他们你面对的挫折和面临的困境,向他们表达求助的意愿,请教他们如何看待这次失败,请他们提出建议。然后再选出第四个人,帮你比较哪个看法更有利于自己克服困难走出阴影。

三、讨论什么是科学的看法

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事物本身不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影响人。这里的关键是怎样形成科学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从大境界看,困难就小了

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朋友的背离,站在一学期看,站在一年看,站在一辈子看,困难的分量就大不相同。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2.从发展的视角看,就会看到希望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在身处困境时不气馁,怀抱希望,风雨兼程不停步,坚信天道酬勤、天道酬善,坚信明天会好。

3.辩证地看问题,就会看到所得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上一扇门时,必然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挫折和失败对有勇气、善于反思的人来说,是成长的契机和成功的垫脚石,他们会从中吸取教训,思考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该怎么办。已经确立人生偶像的学生,可以想一想:如果我的偶像遇到诸如此类的困难会怎样?例如,有学生崇拜周恩来的忍辱负重,钦佩邓小平的坚毅顽强。有了偶像的指引,学生自然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即抗挫折能力。

心理活动课上,教师是主导,重在引领:一是境界引领,要高一些;二是思维方式上引领,拓宽思路;三是榜样引领,汲取力量。学生是主体,重在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这正是这两节活动课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十八中学,石家庄,050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活动课偶像挫折
大众偶像
Holism in Education
Task 4
活动课
挫折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终身不遇
偶像效应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