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长渠:首个战渠变灌渠的典范

2019-07-19 06:10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瓜灌溉工程襄阳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

——胡曾《咏长渠》

2018年8月,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华夏第一渠”——湖北省襄阳长渠,被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成为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长渠同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还有都江堰、灵渠、姜席堰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专业型世界遗产,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目的是保护、挖掘、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每年申报、评选、公布一批。而此次是中国第5批申报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加上包括四川省夹江东风堰、浙江省丽水通济堰、福建省莆田木兰陂、湖南省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省宁波它山堰等13个项目在内的前4批,截至2018年,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7个,是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

一部长渠史,几多兴衰事

襄阳长渠的历史,比都江堰早23年,比郑国渠早33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长的水利工程之一,被《中国水利之最》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

它又名白起渠、荩忱渠,坐落在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古城南部,全长49.3公里。其始建于公元前279年,如今主要履行灌溉之职,但最初长渠的修建并非用于农业灌溉,而是用于战争。

襄阳长渠的建设,源于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白起。早年,秦昭王派遣白起率军伐楚。白起利用鄢城(现宜城市)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加之周围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旁,垒石筑堤,开沟扩渠,水淹楚国都城。秦统一六国后,朝廷有识之士认识到长渠的价值,不断加以开发、治理,引水溉田。唐、宋、元时期,襄阳长渠历经多次修治。明清时期,战乱频仍,长渠几近废弃。

民国时期,抗日名将张自忠驻防宜城,以“前方将士喋血奋斗,端赖后方发展生产”为由,电请省政府复修长渠。1942年,长渠修复工程破土动工,施工5年,后终因战事吃紧而中止。张自忠殉国于宜城长山后,宜城一度改为“自忠县”,长渠更名为“荩忱渠”。

后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渠才得以兴修,重新竣工通水。并且1950年1月,水利部将其列入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长渠。1953年5月1日,修复工程完工,当地在渠首举行隆重的通水典礼。渠道大修、小修年年不断,才使得发挥效益、免遭水患。2016年,襄阳市全面实施“绿满长渠”工程,以生态修复方式给长渠注入新的“血液”,实现整个灌区绿化全覆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一座始为军事工事、后为灌渠的水利工程,长渠经久不废,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被水利界和考古界评为中国5个“第一”:历史最悠久,被称为“中华第一渠”;第一个变战渠为灌渠的典范;在中国水利史上第一个创造“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灌区宜城市曾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吨粮田县(市);大家云集,史诗第一,历代文学家为它写下诸多动人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灌溉万亩田,哺育千代人

长渠经过历代修缮,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工程拥有规模以上干渠1条、主要支渠38条、闸门499座、渡槽39座、涵洞518座、倒虹吸3座、滚水坝1座。经勘探考证,古时干渠的路线与现在的干渠路线大体一致。长渠引汉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蛮河,灌区纵贯南漳、宜城两县市,整个灌区形似“橄榄”,至今仍灌溉着30余万亩良田。

“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是长渠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国水利发展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挣脱了长久以来困扰地区的水资源不足、不均衡的桎梏。一直以来,因襄阳地处鄂西北,雨水不足,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900毫米。同时宜城、南漳等地多丘陵,由于雨水不均,旱涝时有发生,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自从有了长渠的滋润,水资源不足、不均衡的难题得到解决,襄宜平原才有机会成为“天下膏腴”之地。

长渠当中开挖的许多支渠,相当于现在的干、支、斗、农渠互相并联成网,互相补充水源。按照“长藤结瓜”的模式,如果把渠首拦河坝比作“瓜根”,渠道就是“瓜藤”,而沿渠连结的陂塘就是瓜藤上结出的“瓜”。这种模式给长渠带来了诸多好处。如果不是灌溉的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塘,这样方便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真正做到了长流水、地表水全面利用。而且由于常年蓄水,水源并不会白白流走浪费,从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水源利用率。倘若适逢灌溉季节,长渠则供水给塘,多则三四次,少则一两次,进行循环蓄水,实现了以丰补歉、以大补小、互通有无、平衡水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的潜力。

高效的灌溉模式保障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行之有效的用水管理技术和制度保障也是长渠发展的关键。早在11世纪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襄州宜城县长渠记》中记述“时其蓄泄而止侵争,民皆以为宜也”。北宋时实施“分时轮灌”技术,供水时通过水门抬高水位可直接灌溉,这一创新之举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了革新发展。“分时轮灌”则实现了高渠高田有水抽,低渠低田能自流,极大地促进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新中国成立后,长渠是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后经多次维修、扩建、配套,由最初的过水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仅8.1万亩,发展为目前过水流量4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30.3万亩的大型灌区,成为南宜两县(市)老百姓的“生命渠”“幸福渠”“致富渠”。

2015年,襄阳市启动灌区工程信息化项目,投入百万资金建设一个中心站和6个分中心站,涉及49处渠系建筑物,新建有运行管理、闸控管理、监控管理及手机APP操作平台,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闸控设备的技术手段串联整个灌区,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長渠,襄阳市还将节水改造与长渠历史景观恢复和渠系绿化、美化相结合,正逐步恢复古长渠的历史文化韵味,营造碧水长流、树木常青、美丽休闲的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结瓜灌溉工程襄阳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潮涌汉江“两新”红
大侠都爱襄阳城
神秘的包裹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小型南瓜新品种小青王子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探讨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南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