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琳媛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人体受诱发因素造成甲状腺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从而引发甲状腺毒症所致[1]。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是和内分泌因素、睡眠障碍和精神压力相关。临床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但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甲亢患者,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奇偶法随机分配68例患者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研究组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6.29 5.42)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6.31 1.11)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为(46.57 5.61)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22例,病程1~16个月,平均病程(6.40 1.09)个月。纳入标准:病例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2)未签署研究知情书者;(3)存在病毒性肝炎病史者。两组甲亢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
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辽宁华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1020830)治疗,初始剂量每日0.25 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调整用量,每日40~90 mg维持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研究组给予甲巯咪唑(北京同济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0278)治疗,初始每日用量30 m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减少剂量,每日5~10 mg维持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患者观察期间饮食保持清淡合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ALP、TBL。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处理分析,标准差(±s)来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ALT、AST、ALP、TBL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ALT、AST、ALP、TBL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LT、AST、ALP、TBL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对比(±s)
组别 治疗前AL T(U/L)治 疗 后 治疗前AS T(U/L)治 疗 后 治疗前AL P(U/L)治 疗 后 治疗T前B L (μmol/L治)疗后研究组 20.42±2.36 23.19±1.05 35.84±4.27 39.86±5.07 81.06±6.69 87.39±4.29 12.34±1.46 15.27±1.54对照组 20.38±2.40 22.18±1.08 35.73±4.29 37.85±5.10 81.21±6.57 84.45±5.48 12.39±1.48 14.43±1.3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都是治疗甲亢疾病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相同,都是通过甲状腺过氧化酶系统,来阻断离子碘向活性碘氧化反应,不仅有效缓解临床表现症状,同时避免酪氨酸碘化[3],发挥出较好的抗甲亢疗效。但甲巯咪唑对患者肝功能伤害低,有着丙硫氧嘧啶不可比拟的肝功能改善效果,在用药后能够很快被患者胃肠道吸收,半衰期较长,吸收率高减轻了对患者肝脏器官功能的损害。丙硫氧嘧啶半衰期较短,因此药物进入到患者肝脏后吸收率低,容易被肝内代谢,因此长期服用导致肝功能损伤[4]。从本次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看,ALT是血清中感应肝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一旦肝细胞被破坏,在该指标中反应出来;实验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患者的肝功能均有一定效果,但甲巯咪唑疗效更确切,改善肝功能指标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