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会议还提出若干具体方案,比如,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完善监管考核办法,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提出今年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规模要大幅超过去年的硬目标。
对企业而言,降低利率就是一种减负。同样都是企业,现实生活中它们的负担压力完全不同,如果央企国企的资金负担是6个百分点的话,大型民企就是8个点,中小微民企往往都在10个点以上,甚至在银行系统无款可贷。反过来看,它们的竞争压力和实际利润分布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此下去,企业怎么吃得消?
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的最大蓄水池,如果负担过重,它们的出路无非就是三条:产品和服务方面偷工减料、企业管理方面裁员减人、经营思路上走歪门邪道。
所以,这个老问题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很大的危害,对此不可不察。
这几年中央一直在提,要增加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的“获得感”。对企业而言,降低一分成本就是多了一分获得感。
除了融資成本,企业的另一个重大负担就是税费。在这方面也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也是在同一天,媒体报道韩正副总理在北京市调研企业减税降费情况时的讲话。这一段话很有力度:“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过紧日子,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不折不扣将减税降费举措落实到位,千方百计让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
这段说给政府部门的话在企业听来很受用:宁可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红利。
这是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础。当然,能不能真的感受到减负,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甚至挑战。
记得几年前,营改增税改扩大范围的时候,总理就讲过这个问题,他说“要让企业感受到明显的税费成本降低”。
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主反馈并不明显。这里面当然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和利益问题,也就是说,有些政府部门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并不足,对让利于民没有深刻的认识。实际上,政府开支收缩本身就是改革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只有减税降费,才能给企业创造比较好的发展环境,最终通过扩大就业和合法纳税来反馈到国计民生,创造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让中小企业减负感觉更明显一点,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