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尿毒症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治疗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75%[1]。除去每周来院透析的十几小时外,大部分患者的护理是在家中进行,因缺乏护理人员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大部分患者对血透期间的自我护理缺乏信心,治疗依从性较差。自我效能指人们为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解决某种困难的信心和信念[2];自我护理则指个体为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所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与行为[3]。近年来,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以互联网为媒介,可发送图片、语音、文字和视频,具有回复及时、更新迅速、无需资费等优点。可供目标人群互相沟通交流,并共享文字、图片及多媒体资料[4]。因此,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7.6岁。纳入标准为:(1)透析时间1个月以上,以自体动静脉內瘘为血管通路;(2)每周2~3次规律透析治疗,透析每次时间为2~4小时;(3)排除精神病病史者;(4)小学以上文化水平,可独立使用微信进行交流;(5)自愿参与该研究。研究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1例患者转院,最终纳入研究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透析次数、透析方案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在患者进入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后向其口头宣教血透期间自我护理相关知识,并向其发放血透期间注意事项的书面材料。来院血透治疗期间,由护理人员向其宣教血透期间饮食、体重控制、血压控制、动静脉瘘的自我观察等知识。
1.2.2试验组:建立血液净化微信公众号及血透患者微信交流群,在常规宣教及随访的基础上要求患者关注血液净化微信公众号,由专职护士定期在公众平台发布血液净化相关知识,内容包括血透期间的血压控制、血透期间的体重管理、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血透期间的饮食与活动等注意事项、留置自体动静脉瘘期间自我观察及护理的方法与技巧等。并将试验组患者纳入微信群,鼓励血透患者之间互相沟通与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在群内给予指导和解答。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或出现的并发症,如难以用文字及语音表述清楚,可要求患者拍摄图片或视频上传至微信群中,护理人员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给出建议和指导。
1.2.3 干预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分。(1)自我效能:采用由德国学者Schwarzer等研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本文采用由张建新与Schwarzer共同研制的中文版量表,共包括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好。(2)自护能力:采用由Kearney等于1979年提出并制订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内容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认知共四个方面,得分越高,则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应用SPASS22.0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得分比较
近年来,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与交流的一种重要通讯工具,其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信息即时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医患沟通的新媒介。由于患者文化层次的差异及护理人员宣教方式的不同,传统的口头、书面宣教并不能被所有患者所接受,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的科普资料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优点,辅以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更易于被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所理解。此外,患者在院外治疗期间,传统随访干预,如电话随访、门诊咨询等方法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及时性、动态干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微信群则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及时、有效、动态地帮助患者分析、解决问题,患者可与微信群中的护理人员或有经验的其他患者共同交流,不但获得了专业的指导,也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记忆。本文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降低了血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