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市道路花境应用初探

2019-07-18 09:47刘明逸翁子添
绿色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花境华南城市道路

刘明逸,翁子添

(1. 汕头市城市绿化管理中心,广东 汕头 515041;2.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1 研究背景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曾这样评价一座城市的道路:“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精神的直接反映,那么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绿化在城市宜居环境的营造方面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提升和理念的发展,当下城市绿化更加追求生态智慧与地域景观相结合的营境之道。其中,通过观赏性兼具生态性的花境运用,以升级美化城市道路正在成为当下城市道路营境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花境营造始于西方,国内最早在上海江浙一带尝试使用并运用到城市绿化中。近年,华南地区城市绿化开始重视花境的运用以提升绿化水平,但起步较晚,加之气候条件和植物材料与华东地区迥异,花境营造亟待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汕头城市绿化提升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城市道路花境营造实践的探索进行浅析和展望,特别是针对花境在华南城市道路运用过程中如何体现华南地区地域特色,同时适应城市道路立地条件、营造城市道路景观等问题,探讨了花境在华南地区城市道路的营境之道。

2 从“绿化”到“彩妆”

2.1 舶来品的落地生根

花境(Flower Borden)本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要材料,以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以及草坪中央,在株高、色彩、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园林植物造景形式[2]。”这种开始于英国的植物造景创举,在世界各地的园林运用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考究。园艺师通过对花木材料生态特性准确的把握,从色彩配置、花丛质地、形态设计、甚至时间维度的错落组合,逐渐形成四季有景、生机延绵的花境效果。花境艺术是现代园林艺术中重要的内容,也得益于园艺先驱的探索,逐渐形成通过兼顾所选植物花期周期的错落配置,形成了丰富和可持续的植物景观[3]。

20世纪70年代,花境开始进入我国,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酒店或公园开始实践。随着花境的运用推广,21世纪这种舶来品的本土研究才慢慢兴起。然而,由于对花境的概念理解偏差、花境设计师对植物特性把握不足、花境植物材料选择盲目崇外等问题,花境在我国的发展较为缓慢。就花境在道路绿化方面的运用而而言,上海、北京等地已取得一定的景观效果。杭州为迎接G20峰会在西湖边重要主干道上也布置了花境,提高了原滨湖林荫道的景观质量,亦有可参考学习或探讨之处(图1)。目前华南地区花境手法主要运用在精品花园,城市公园节点等领域,城市道路方面依然较少探讨和实践。

图1杭州西湖湖畔花境升级改造

2.2 从布景到营境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城市与自然的缓冲带,协调城市车行与人行两种不同的尺度。然而,不同于景观节点静态的布景,城市道路绿地是经由以或车行或人行的方式体验得以呈现,因而其景观规划方式可视为一种动态景境的营造——以不同的速度沿着行进方向展开的画卷营造出城市重要的景观界面。

反思当下华南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实践,其道路色彩多来自于花坛、花带的时花布景,一方面现有品种多从依靠外来市场引进,布置的手段单一,景观效果更是大同小异,另一方面,高温高湿的气候也导致诸多时花难以度夏需频繁更替。因此,探索更为适宜华南本土地域特色,满足城市道路绿化低养护、长效成景的城市道路绿化手段被提上日程,花境正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不同于时花或者花坛布景,花境具有可持续性强、管理粗放、效果丰富等特点。一方面,花境材料的选型涵盖了宿根、球根、一二年生草本、观叶甚至藤本等植物,范围广泛,因地适花;另一方面,其配置效果更为立体化的特点也更适应城市道路多维度的观赏要求。就营造成本而已,花境具有节约性强、经济性高的特点——在一个较为稳定的骨架植物基础结构上,通过配置交错不同的花期或是叶色,让观者体验不同的季相变化,同时避免传统时花摆布临时性与频繁的更换。这种较为粗放管理和长效的观赏效果正是城市道路营境所需,以节约成本,同时达成较为可持续的花木效果。

3 城市道路花境的探索

3.1 城市道路花境的地域性探索

花境的营造,始于“花”选择,而华南花境的地域特色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植物品种的地域特色。就花境的概念而言,营造花境的植物材料广泛,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花卉,这就为花境营造的地域性提供了空间。而植物配置中乡土植物的运用则是地域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华南地区本地花境专类苗圃的建设还相对落后,在花境植物驯化培育以及乡土植物的运用还有待探索,特别是华南乡土植物资源、华南植物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特色方面。

首先,就植物资源特点而言,华南地区有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或可成为其花境特色。“所谓乡土树种或称本地树种(native trees),是指某一地区内原先就有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从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4]。”乡土树种由于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在当地或本地带有其自然分布,其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在园林中栽培应用,较易获得良好生长,也易于养护管理,而这恰恰正是营造长效、稳定的花境之必须。据初步研究统计,在华南园林已见应用和潜在的乡土树种共计有104 科492 种,其中属热带科有66 科,占总科数63.3% ;属亚热带和温带科有38 科,占总科数36.7% 。本文根据《华南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探讨》,初步甄选出适合道路花境运用的部分品种(表1)。

表1 华南花境乡土植物推荐

其次,植物分布的地带性也造就了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高温高湿的华南夏季持续时间漫长,不利于传统花境中1、2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长时间开花。但华南地区气候温暖,多常绿、阔叶的亚热带种类,生长茂盛,多姿多彩,因此探索华南亚热带花境植物景观亦是必经之路。在笔者看来,要表现华南花境的地域性,必须打开思路,发展具有华南地域特点的多年生草花、花灌木和观叶植物甚至观果植物材料。回溯现代景观史,以“I paint my gardens”(“我画我的花园”)著称的巴西风景园林师布雷·马克思(Roberto Burle Marx)对亚热带观赏植物在花境中的运用或可为鉴。气候条件与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相对接近的里约热内卢其园林乡土植物的品种也多有相似,包括榕属植物、凤梨科植物、棕榈科植物等。而精通各种植物观赏特性与生态习性的布雷马克思通过搭配植物叶色、质地、配合造园铺砖、卵石等材料,充分利用花境植物的色彩营造热烈奔放的地域特色景观。以花床限制植物生长范围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造景手法,让他的花境景观一方面可以适应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同时满足粗放型管理的要求,大大节约后期花境管理养护的成本[5]。

再次,岭南本土深厚的文化也孕育出了诸多与花木相关的文化,对城市地域花境的营造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岭南花木文化一方面得益于岭南先贤文人墨客对花木的品评,另一方面岭南本土民俗也通过花木寄托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屈大均就曾在《广东新语》中对朱槿赞赏有加,对其描述为:“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有黄者、粉红者、淡红者,皆千叶,轻柔婀娜,如芍药而小,盖丽木也。”将其评价为丽木,并建议“绕篱种之,烂熳若锦屏[6]”。而华南花境中常见的鸡蛋花、黄缅桂、文殊兰等又与佛教相关,同样被赋予特色的文化寓意。以凤凰木为市花的汕头,在花境素材才则选用灌木洋金凤配置于具有城市形象代表的海滨路,亦颇有当地城市的特色。

3.2 城市道路花境的规划要点

得益于华南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本土植物往往生长旺盛,但也因此加重了植物后期养护成本。营造持久、低养护的混合花境,特别是适用于城市道路粗放型管理模式的花境有赖于对城市道路花境规划特点进行探究。城市道路中的花境布置主要为机动车分车带、人行道绿地和交通岛绿带3种类型。本文针对这3种主要道路用地类型的花境布置要点,结合汕头城市道路花境实践进行浅析。

机动车分车带位于车行道之间,呈现线性延展,一方面其观看方式以车行速度沿行进方向延展为主,要求双面有景;另一方面该类道路绿地的位置也决定其往往无法得到较为频繁的养护,并且宽度有限。分车道花境更强调其大的组团节奏,以较大色块来适应较快的车速,避免配置细碎,同时也更便于粗放型的管理养护。以汕头城市主干道海滨路的绿化升级改造为例:该处分车道宽度约为4.2 m,原设计混栽形式较为驳杂,因生长速度迥异相互干扰,整体景观较差。整改提升的思路是,保留并充实部分鸡蛋花、黄花槐、黄金香柳等小乔;增加中底层红檵木、琴叶珊瑚、洋金凤、金叶假连翘等观花、观叶灌木,营造热烈的色块节奏,并兼顾分车带较低的养护要求。苗木配置兼顾平面及立面节奏,结合前景花卉,呈现前后、高低、深浅变化,营造宏观的节奏效果。在骨架植物质感的选择上可选择叶型或者叶色更为突出的植物,通过质感相对“粗糙”的品种,以增加虚实层次和动感。例如花叶艳山姜、天堂鸟、凤尾丝兰等,体现华南地区亚热带风情。此外,该类型绿地往往空间宽度狭小,亦可充分利用如使君子、紫藤、炮仗花、金银花等岭南开花攀藤植物,结合藤架营造立面花色。

人行道绿地主要位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考虑到行人观赏面,该类型道路绿地花境配置宜更为精细化处理。以汕头星湖公园畔人行绿化道为例:该路段以富有华南滨海风情的大王椰子、狐尾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为背景,中景在原有灰莉、黄金榕等常绿球灌的基础上,增加如翠芦莉,小叶紫薇、簕杜鹃等开花植物,前景增加一串红、千日红、长春花等。从后期养护看,翠芦莉生性强健花期长,而一串红也基本达到4~5个月的持续花期效果,但其整体配置效果仍然缺乏花境应有的丰富性(图2)。从身体体验的尺度出发,该类花境除了色彩的配置,更需着力中层植物质感的对比,增加叶质细密的观赏草类,丰富质感体验。

其次,人行道花境也可从“香境”角度进行探讨。华南亚热带地区芳香植物材料丰富,自古有类似“十香园”的岭南名园为例,结合人行步道尺度,可营造“香境”[7]。位于汕头外马路汕头市文化馆旁的绿地,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就运用岭南传统芳香花卉茉莉、九里香、含笑、米仔兰、梅花等作为中层花境,同时在光照相对较弱处补充茶花与毛杜鹃等作为花色补充,营造颜色与芳香俱全的街角人行道花境景观。

图2 汕头人行道绿地花境表现优异的翠芦莉

交通岛绿地包括了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地等,该类绿地呈点状,空间较为集中,并往往要求多角度观赏。基于此,交通岛花境往往更强调多维度、多层次的配置方式。一方面,交通岛可以利用城市标志性雕塑、景石等景观小品进行差异化配置,形成识别度较高的道路节点,另一方面,主题花境是该类道路绿地一个探索方向。在汕头中山东路北侧导向岛绿地改造中,设计以造型红花檵木、小叶紫薇和花瓶状、圆柱状多种花色勒杜鹃等为骨架搭建立体的层次,增设城市雕塑和景石,同时结合重要节庆,在原有花境骨架基础上,更替相应花期的时花一串红、三色堇、矮牵牛等,烘托节日气氛。这个花境立体性较强、色彩热烈,并考虑增加夏季开花、观叶植物品种如美人蕉、天堂鸟、朱蕉等植物,丰富其季相变化。另外,交通岛花境的空间层次也有赖于适当的“留白”实现,同时也考虑保证车行视线的通透,除草坪铺设外也需要考虑增加裸土的覆盖物。案例中通过土表覆盖景观卵石,以砂石代“水”的意象营造——一方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也可以保持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植株正常生长之效。

4 花境在华南城市道路的应用展望

“营境,是营造由诸多景组成的室外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境域,从外面看是景观,而进去看是境界”[8],那么城市营境则需要从行人、起居、车辆,季相甚至城市的地域文化等更加多维的尺度,考虑城市景境的变化和可持续。现代花境较为长效的效果和粗放的管理模式,在城市道路中的运用则是对之前时花布景的一个重要推进。花境虽然进入国内30年有余,但是目前在华南地区运用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城市道路花境的运用还大有可为。随着人们对花境认识的提高,未来长效而粗放管养的生态花境是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升级改造的一个具有潜力的方向。综上所述,当下华南城市道路绿化升级改造的需求与花境营造之特点是互相契合的——就前者而言,需要通过处理好城市道路尺度与线性的组织,而后者则应着手华南地区地域性花境品种的挖掘和运用,细化技术要点,为华南城市道路绿化的提升添色彩。

猜你喜欢
花境华南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花境及其设计制作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