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夏
在出道的前十年,还在做歌手时,跳舞就是我的短板。
当时,想要在《创造营》的“班主任首秀”舞台上做点不一样的东西。我就想,重返唱跳舞台。二十年了,关于跳舞的阴影又“堵”了上来,但我还是决定去面对自己曾经恐惧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运动过度,集训的第二天早上,脚就突然抽筋,身体开始跟我抗议,告诉我这个强度已经不是仅靠意志能够承受的了。我听到另一个自己开始跟我咆哮,“至于吗,苏有朋,你已经超过身体的极限了”,然后负面情绪就开始大肆扩散。因为脚痛,有很多动作我已经做不了,我开始由身而心地产生排斥。“早就跟你们说过了五天我排不下来的”“你们怎么不给我多点时间”“现在身体果然做不到吧”“你们真是够了”,脑子里的声音爆炸了。那一下,我突然忍不住情绪有些失控了。
当我冷静下来,回看这次情绪危机,发现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我的“心魔”。和对舞蹈的恐惧一样,我也需要正面面对。
我开始在人生的跑道上不设限,歌手、演员、导演,我把所有的框框都拿掉,我絕对不做触线的事情,拒绝油腻。除此之外,顺应生活的流向,也欢迎所有的可能性。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我的宗旨是任何事情一旦驾轻就熟就无聊了。
2017年,拍完《嫌疑人X的献身》时,身心俱疲。我太小成名,几乎没有什么空间去做堪称“冲动”的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要做的十件事”的愿望清单吧,在我的清单里也有“学好英文”这件事,就去了美国,报名了纽约大学的语言班,也算是圆了我一直未能达成的游学梦想。
我记得那时写作课都是有难度的议题,比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课程里有一些可能会令学生不舒服的的议题,需不需要提前告知学生?或者是探讨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对他们各自身份的认同危机与对某个艺术展进行艺术赏析……学习的每一天,时刻紧绷,完全忘了自己拍摄后想要放松的初衷,当时感觉都快疯了!
但现在回过头看,它确实有帮助到你。最近我刚好有一个代言的工作,需要做一段中英文双语的配音,而那些在纽约的口语训练,耳濡目染带来收获,当时的我怎么知道它会在这时派上用场?
我是一个对自己特别严厉的人,会一直逼自己去做到完美。从小时候就是这样,常和自己“打架”。最近,我开始“考古”,发现这跟原生家庭是有关系的。我的外公是军人,他对我妈妈很严格,我妈妈对我也潜移默化地非常严格。
但现在的我,开始不停地跟自己对话,要问清楚哪里不舒服不开心,而不是说给我闭嘴、给我冲就对了。时间走到今天,我也会同时客观地观察问题出在哪里。经过每一次的高高低低,我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当做到98分时,不能只focus在缺的两分,而是有时候也得摸摸自己的头,告诉自己现在做得还不错。用流行的说法来讲,这就叫做跟自己和解。我依旧在练习这件事。
“我开始在人生跑道上不设限,歌手、演员、导演,我把所有的框框都拿掉,我绝对不做触线的事情,拒绝油腻。除此之外,顺应生活的流向,也欢迎所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