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导读

2019-07-17 08:33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牛虻结巴博尔顿

【作家名片】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1897年,她出版了革命小说《牛虻》,在世界文坛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作品简介】

《牛虻》是作者在受到当时身边的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下写就的。主人公是一个单纯的爱国青年,本名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早已把他磨炼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并最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代号“牛虻”。

《牛虻》是一部具有“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小说,吸引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年轻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勃兰特·罗素曾高度评价这本书:“在用英文写就的文学作品中,这是我曾读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小说。”

【人物群像】

亚瑟·博尔顿:牛虻的原名,英国富商博尔顿的养子,生父为后来担任红衣主教的蒙泰尼里。影响牛虻最初性格形成的是他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为保住牛虻的出生秘密,整个家庭始终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兄嫂的恶语相加,母亲的胆小怕事,养父的装聋作哑,使年少的牛虻感到压抑、不安。虽然富裕的家庭环境让亚瑟从小衣食无忧,但不知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险恶,也使得他对任何人都充满友善和信任。如果没有和意大利革命党相遇,亚瑟很有可能从神学院毕业后去当一个虔诚的教士。

在因嫉妒出卖革命同志后,亚瑟从一个一心追随革命的热血青年一下子成为遭受同伴唾弃的叛徒。 激愤下,亚瑟将自己的心灵放逐到无边的黑暗中。在经过十三年的自我放逐后,亚瑟成了“牛虻”,成了要与基督教教会作最坚决的斗争的牛虻。

蒙泰尼里:虔诚的天主教教士,亚瑟·博尔顿的生父,他精通教义、博学多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关爱世界。他反对战争,希望用宗教拯救世界;渴望儿子的亲情却无法得到,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可怜人,也是一个受害者。

琼玛:牛虻的初恋女友和他唯一的爱人。13年后,亚瑟化身为牛虻,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牛虻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精段阅读一】

归 来

琼玛站了起来,推开石榴树的枝头。为了闲聊,竟然散布她那不幸的遭遇,这对她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当她走进亮处时,她的脸上露出了恼怒的神色。

“哈!她在这儿!”格拉西尼太太大声叫道,带着令人钦佩的镇静。“琼玛,亲爱的,我还在纳闷你躲到哪儿去了呢。范里斯·列瓦雷士先生希望认识你。”

“这就是牛虻了。”琼玛想,她带有一丝好奇看着他。他彬彬有礼地朝她鞠了一躬,与此同时,他的眼睛不停地朝她上下打量着。她觉得那目光是如此的傲慢和锐利,像个审判者。

“你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清……清……清静的地方。”他看着那厚厚的屏风说,“多……多……多迷人的景物啊!”

“对,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我是到这儿来呼吸点新鲜的空气。”

…………

他一瘸一拐地走到阳台那头,为她取过一把椅子,然后站在她的对面,靠在栏杆上。窗户里照出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因而,她能充分看清楚这张脸。

她感到很失望。她料想他的脸即便不太可爱,也一定显得刚毅动人。现在看来,外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服装华丽,暗藏着的那种傲慢神态表现得很充分。除此之外,他皮肤黝黑,像一个黑白种的混血儿。尽管他是个瘸子,可行动起来却像猫一样敏捷。他整个性格让人联想到一只黑色的美洲豹。因为曾被马刀砍过而留下了长长的一道弯曲的伤疤,所以他的前额和左颊已经破了相。她已经注意到在他说话结巴时,他的脸部就要泛起一阵神经性痉挛。如果没有这些缺陷,虽然有点浮躁不安的神情,但他的相貌还算过得去。

赏读感悟

牛虻在南美洲颠沛流离十三年,九死一生。回到意大利后,第一次参加格拉西尼家的社交晚会,就向女主人打听琼玛,恰好被在阳台上的琼玛听到了。牛虻并沒有忘记琼玛,他刚刚跟格拉西尼太太谈话时一句都不结巴,可是一见到琼玛,这个语言犀利如匕首投枪般的牛虻,立刻结巴起来。他那上下打量的目光,他的结巴,他脸上神经性的痉挛,都在无声地倾诉着重见琼玛的激动与内心的狂澜。可他从小爱着的琼玛,已经与他相见不相识了。

【精段阅读二】

牛虻之死

牛虻自动站在指定的位置,只是回头望了一会儿绚丽的日出。他再次要求不要蒙住他的眼睛,他那傲气凛然的面庞迫使上校不情愿地表示同意。他俩都忘记了自己是在折磨那些士兵。

他笑盈盈地面对他们站着,短筒马枪在他们的手中抖动。

“我已经准备好了。”他说。

中尉跨步向前,激动得有些颤抖。他以前没有下令执行过死刑。

“预备——举枪——射击!”

牛虻晃了几下,随即恢复了平衡。一颗子弹打偏了,擦破了他的面颊,几滴鲜血落到白色的领结上,另一颗子弹打在膝盖的上部。烟雾散去以后,士兵们看见他仍在微笑,正在用那只残疾的手擦拭着面颊上的鲜血。

“伙计们,打得太差了!”他说。他的声音清晰又响亮,那些可怜的士兵们目瞪口呆,“再来一次。”

“上校,你带来了一支蹩脚的行刑队!来看看我能否把他们调理得好些。好了,伙计们!把你的工具举高一些,你往左一点。打起精神来,伙计,你拿的是马枪,不是煎锅!你们全都准备好啦?那么,来吧!预备——举枪——”

“射击!”上校冲上前来抢先喊道。这个家伙居然下令执行自己的死刑,真是让人受不了。

又是一阵杂乱无章的齐射。

烟雾慢慢散去,然后冉冉上升,融入晨曦之中。他们看见牛虻已经倒下,他们看见他还没有死。刹那间,士兵和军官站在那里,仿佛变成了石头……

“又没打中!再来一次,小伙子们——看看——如果你们不能——”

他突然摇晃起来,然后就倒在了草地上。

赏读感悟

什么叫视死如归?牛虻傲气凛然、镇定自若地下令士兵执行对自己的死刑,难怪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会以牛虻自喻。这一部分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光辉的革命者形象;而上校、中尉和行刑士兵们的颤抖、慌乱和瞬间石化,则从侧面烘托了牛虻的大无畏精神。

【课后练笔】

如果牛虻当选“世界十大感人形象”,请以《感动中国》的口吻,为牛虻写一段颁奖辞,不少于200字。(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牛虻结巴博尔顿
骄傲的牛虻
Video Star Gets Job Promoting Tourism
白宫否认在推特上“封杀”博尔顿
博尔顿遭特朗普罢免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结巴侠
张亮:扼住命运的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