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调适的“水”性 生活沉淀的足迹

2019-07-17 18:38冯信群
中国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海派水彩水彩画

对于当代水彩艺术而言,冯信群教授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和探索者,他能把人们极易忽略的生活碎片、看似极其普通的生活场景付诸笔端,创造出不平凡的色彩效果与情感世界,使其内涵丰润,臻于化境。

冯信群教授的作品丰富多彩,呈现出多种可能的潜质,多维度意象交织而融合,既有深厚拙朴的气息,又有传统水彩气韵及诗性情怀的体现,同时又有当代水彩表现的鲜明个性。

他的作品通过水色与纸本、材料的肌理交融,创造出不平凡的色彩韵律与情感世界,呈现出奇妙的画面形式趣味和多彩意象符号。于细节处见不凡,这些画面所形成的特有“痕迹”,源于水性、源于笔性、源于水彩本性之美。细细品味,其作品洞察一切,却不为旧俗所束缚、不为欲望所捆绑,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极强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上海的水彩画家,冯信群一直以朴素真诚、宁静致远的生活与艺术态度,用画笔诠释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和艺术世界。

《老子》 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天生就喜欢追寻自己感兴趣的视觉物象,坚守自己质朴的表现与状态,也乐意分享自己创作的情怀与快乐,用朴素而真诚的语言表达原汁原味的风土气象、寻求艺术的精神家园与归宿,并结合中国传统笔墨意趣和审美精神,体现自己心灵对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求。这使我注定和水有离不开的因缘,走上一条独特的水彩艺术之路。

水彩是一个极具表现性,又极具趣味性的画种。它一方面显现画家独特的艺术感悟和个性风格,另一方面它媒材性能魅力也常常让我陶醉。

我生于江南水乡浙江临安,求学于无锡。从文革后期初始接触绘画。在“批林批孔”“批三字经”等运动中,画漫画成了我初学绘画的一种方式,极强的兴趣使我逐渐成为当地中学的美术骨干。接着我又画了不少与当时政治文化相关的红色题材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省市的少年儿童画展。

高中毕业后的五年里,我上山下乡做过知青、当过国营企业工人。那时候,只要一有空,我就到偏僻的乡村、繁忙的工地去写生,通过画大量的人物和色彩画,无形中锻炼了我的绘画造型能力和敏锐的色彩感觉。在没有固定的老师和像样的画室,也没有标准石膏像的那段岁月里,这成为我最有效的自学方法。

最初,我比较喜欢油画,也得到了几位老师的鼓励,当年我的绘画启蒙老师王幼文、将文渊、吕洪仁教我、辅导我、鼓励我的情景,现在仍历历在目。

我原本一心一意要报考纯艺术的油画专业,然而,在经过几次高考挫折后,1982年我考入无锡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学工业设计专业。当时,我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暂时搁置自己的美术创作梦想。后来回过头来看,我还是感到十分慶幸。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现代设计教育课程。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与刚刚引进的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形成了尖锐的冲突。日本和德国式的设计教育模式对无锡轻院传统的、以美术课程为主的培养人才模式形成了挑战。当时,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对绘画基础课程的大量压缩。如此一来,对有很深绘画情结的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

那个年代,大学一个班级的同学,年龄往往相差十岁。除少数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大部分是往届的高中生,他们都有多年工作经历。我们班同学,有的在入学前“工、农、兵”三个职业都干过,有的入学前工龄都有12年了。班上同学大致分为三派:一派可以说是恨不得要为设计而“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奋青”;另一派则是纯粹的坚守绘画传统、寻找艺术自我的追梦者;第三派就是“中立派”,他们既保持绘画热情,又努力学习设计课程。我算是个“中立派”。

我们大学绘画老师是徐坚教授,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水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培养了不少著名画家。现在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师都曾是徐坚老师的学生。正是徐坚教授用水彩给我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教会了我们色彩的表达和写生的技巧。在他的精心指导和教诲下,我对水彩画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了解到喜欢、再到热爱…至此,我似乎找到了表达自己艺术之梦的媒介和支点,领略到了水彩的意趣和魅力,并从水彩画特有韵意和趣味中逐渐感悟到了绘画的意义和真谛。这种既有西方艺术特质又有东方内涵神韵的精神媒介,尤其适合我的个人禀赋。我在大学毕业留校后,尽管多年从事设计与造型基础课教学,但水彩成为我基础教学的一部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从无锡调入中国纺织大学(现上海东华大学) 任教,承担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任务,囿于当时工作和生活现状,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工程设计和装修项目,如此一来,在好多年当中,绘画无形中竟成了我可望不可及的一种奢求。

2000年春,徐坚教授又一次带我和几位老同学去马来西亚写生、办画展,这一下又将我拽回到水彩画上来了,我也很快达到了新的“水彩人生”阶段。这个时期,我出版了第一本画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算是真正开始了我的水彩生活。从此,我努力寻找水彩画在工作和项目上的锲入点,特别在环境艺术建筑专业教学中,我开始特别强调水彩对学生色彩的锤炼和造型的重要性。在研究生的一些课程教学中,也融入了水彩艺术的技法和主题创作研究,使水彩真正融入了我的工作。这些年,我边教学、边创作,同时还参与和组织大型艺术展览活动,这成为我新的生活常态。

探索与追求水彩艺术的真谛,成为我毕生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西方的艺术形式语言、东方的文化精神内涵,中国水彩画的民族身份使其在结合东方民族的文化特征过程中,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意和文化底蕴。庐山国际艺术节——水彩人的责任与精神家园。

我觉得自己称不上专业水彩画家,因为我一直行走在设计与水彩边缘,也乐意为水彩艺术做些有趣、有意义的实事,因此,看上去我更像是个致力于水彩画公共宣传与大众普及工作的水彩画工作者。

这些年,我一方面努力表现水彩、宣传水彩,同时也在享受水彩带给我的成就和快乐。

2008年初春时节,我和骆献跃、杨健、陈红卫等几位画家在江西景德镇瑶里相聚写生,短暂的几天畅想、交流,我们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名闻天下的庐山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民间水彩画艺术活动,让国内外水彩画家与千千万万的学子,每隔一段时间汇聚庐山、对话庐山、探讨水彩、挖掘培养新人,提高水彩画艺术在高校学生中的认知度。

在著名企业家、建筑师、艺术人余工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经国内外著名水彩名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庐山国际水彩画艺术节”在庐山落地开花。水彩艺术家和学子从此有了自已的节日、也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自2008年8月首届“庐山国际水彩节”开始,我们通过中外名家作品展、水彩艺术论坛、水彩画作品大赛、学术讲座、写生交流等系列活动,培养和发现更多新人,并邀请到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土尔其、希腊、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不同地区的国际知名水彩画家担任嘉宾,而且,每届国际水彩节的主题均不尽相同。

两年一届的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活动,每次都吸引和带动了四五千人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全国四五百所高校热爱水彩的学生和众多的国际水彩画家,既辐射到基层,又扩大了水彩画的影响面。总结起来,国际水彩艺术节的活动参与者呈现出“高峰”、“高原”、“高地”的组成结构:以著名水彩艺术家潘长臻、黄铁山、王维新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画家和国外水彩大师们构成了水彩艺术节的“高峰”;像我们在中国水彩界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这一代中年画家,以及比较有名、也愿意在水彩事业上付出的中坚力量画家,则形成了“高原”;而“高地”,就是由学生这一代人所构成,他们既是水彩画的爱好者,又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庐山国际水彩画艺术节已成为他们艺术梦想萌芽的起点。

“廬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还衍生出一系列水彩艺术活动:2008年首届水彩艺术节后,还组织画家沿汶川地震灾区包括汶川、青川等地的路线,进行了主题为“关注奥运,情系灾区”的写生活动;

2009年第二届水彩艺术节,则以“艺术新长征”为主题,沿当年红军的长征路,进行写生创作;

2010年第三届水彩艺术节后,上海世博会期间,则围绕城市建筑,展开了主题为“城市·空间·记忆”的水彩系列活动;

2014年第五届水彩节,以“美丽家园”为主题,分别展开系列性的写生、展示、交流和融入社会的创作活动。

汶川地震的废墟上留有水彩人声援的身影和感叹,重走红军长征路印下水彩人远行的足迹和思索,上海世博会洒有水彩人的汗水和记忆,欧亚各国之旅也留下了水彩人美妙的线条和色彩。一双双脚印,一张张画页凝聚了水彩艺术人不懈的努力。

历届庐山国际水彩节的场面让人感动,每位水彩追梦者让人动容。这种民间的、公共的水彩艺术探索,为今后的水彩艺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圈。

中国水彩的发展壮大,年轻人队伍的建设很重要,毕竟艺术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大众。通过这几届水彩节的成功举办,不仅进行了国际化的水彩交流,还发掘了不少新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水彩艺术的内涵与力量。

写生一直在路上,艺术探索也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寻找,在写生中感悟万物,在路途中发现自己,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写生的每一天是快乐而值得期待的,有画是画外的故事,每一幅作品的收获会带来一种喜悦、一种幸福感。

准确攫取绘画对象最鲜明的特点,没有捷径可走。我常告诉学生“师法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写生是提高创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与把握的检验,是连接艺术创作者主观感受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桥梁,能使初学者在感悟自然的同时,提高色彩感知能力、画面概括能力以及整体的把控能力。

在水彩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写生的地位始终举足轻重。它是水彩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进行观察研究并加以提炼来形成作品的基石。不仅表现形体对象,更重要的是还要凸显形体表现背后的形式意味。那些卓有成就的水彩艺术大师,无不重视水彩写生。他们通过写生不断在表现方法和技法上加以探索,概括提炼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造型,为其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长期以来,我执着于在写生中研究光在时空中的变化,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表现方面的探索。

第一,在写生中积累素材,感悟自然,感受特定环境中大自然的光影变化。写生推崇的是在自然物象面前靠自己的观察、理解去发现与创造。简单来说,是面对客观物象的直接再现、是面对客观的物象,无论是人、静物还是风景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画家对外部世界的不断认识,面对自然物象的写生正是这种认识的重要体现。画家对于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现象表现出关切,热衷于描绘自然的环境,关注客观世界。

第二,在写生中体验生活,与绘画对象(包括自然与人物)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写生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姿,直接挥毫书写,它生动、清新而亲切,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能获得直接、生动的视觉经验,更为“真实”地反映客观,表达真情实感。我在游历了位于帕殊帕蒂纳特庙边上的小集市后,便有了《五彩的集市》这一写生成果。许多印度教信徒在那里集聚、设摊交换物品,人们衣服样式繁多,在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画中高明度的纯色,夸张地表现出画面的氛围,笔触粗犷的建筑物轮廓和细腻的主体人物刻画相互映衬、烘托。在艳丽而透明的阳光色彩搭配中,水色交融,相得益彰,一股无形的张力在画面弥漫,把集市熙熙攘攘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在写生中感受和表现“现场感”,体验视觉的瞬间感受。由于许多写生作品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即兴的笔触和色彩的效果完全有别于非写生绘画按部就班的制作过程。写生是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情境体验,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画面背后的故事和记忆,这是最值得保存的。像我途经江西瑶里古村落时所作的 《老宅院》,整个画面呈天然拙朴之态,时间于瑶里而言如若凝滞,人与自然贴近亲和,有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回归。我将多年游历的积累和灵动认知,在这幅水彩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的色调极具统一性,灰色的屋瓦、墙面、鸡舍和牛棚是画面典型的构成要素,破旧的房屋拢聚在蓝灰色调中,符合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則。我将人文自然的探索与艺术的表现密切结合,淳朴且不失妙感,使观画人仿佛能在画面追寻其中的细微变化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察到几许迷人的古朴气息。

第四,写生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对景物、建筑物的写生描绘不仅让创作者葆有对自然的激情感受,还可从自然中找到一些表现规律和表现方法。对选景构图、画面布局、色彩提炼、空间营造、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思索、创作的过程。当我们将杂乱无章、繁杂多变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通过总结归纳、概括提炼成优秀的写生作品时,这本身就是艺术创作。

多年来,我始终保持对“写生·采风”教学环节透彻而具立体感的剖析,让学生感同身受,折服践行。

大自然的色彩用灵魂调适就是水彩,其灵魂就是"水"性,它蕴涵了艺术家创作纯粹而激越的本质力量。

初学水彩画的人们都知道,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进行色彩表现,水与色的结合构成水彩画的特殊艺术语言。水彩画具有非常特殊的绘画灵活性和洒脱性。由色彩、技法、造型、水分、光影、形态组成水彩绘画的创作形式,注重水彩本身特点的特殊性尤为重要。

我的观点是,水彩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为干画法、湿画法和干湿相结合三种画法。这几种画法各具特色,但又相辅相成。当然在面对不同的客观对象和创作主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题材内容和客观对象的属性,采用一些合适的特殊表现技法,来表现出一种意想不到而又合理的艺术效果。

(一) 干画法因没有色块的互相浸染,也没有水渍的流淌,所以画面物象形体清晰,色彩透明,造型饱满而结实;

(二) 湿画法由于水的媒介作用使色彩之间互相渗透浸染,作品效果往往是润泽柔和的,朦胧而极具诗情画意;

(三) 水彩干湿画法的结合能够打破干画法的僵与板,点缀湿画法画面的形体不足,能够更好地表现物象的质地,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作品凸显出有张有弛、刚柔兼备的水彩语言特色。

于我而言,笔触淡然超世,广绘世间万象、芸芸众生,技法之谈已无需刻意注重,随性而至的线条,明朗轻快,不为作画而作,只因心中有情而至,有感而发。像 《开斋节》 《五彩的集市》 都是这样的作品,像 《沉思的画家》 这幅人物半身像作品,记录了来自巴黎蒙马特高地艺术广场设摊卖画的画家完成作品后小憩的一个画面。作品中的人物似乎是在遐思,又或是在凝视自己的作品,眉眼间的神情隐隐透露出一丝坚毅。对于人物面部的刻画,我采用了小笔触,错落穿梭的笔法在干湿结合的表现手法下,生动自然地将画中人物胡须及嘴部叼烟斗的细节进行完美演绎,背景及蓝色衣服则靠大笔触作概括处理,成功地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导引到人物面部,整体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水彩画创作的表现技法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人对相同题材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即便是同一时代、同一阶层的画家,对同一社会生活所作的艺术反映,也总是千差万别的。但从总体看,现代水彩绘画仍然以轻松、明快的美感为主流,这也是水彩画的所长。轻松、明快之美是水彩画表现技法最为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随着水彩艺术在中国持续的繁荣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致力于追求水彩中“有意味的形式”。

我始终强调:一切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是为作品表现内容服务的,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达都是靠形式传达。其表现内容和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俄罗斯大艺术家康定斯基说过:艺术作品的任何表现力都来源于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作品内容的一部分,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同时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观性,并不是所有的形式都能够被人读懂、理解和接受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作品只有真实的表现内容,深刻地表达情感才会具有形式美。在表现水彩艺术时,我们不应该只是致力于表现对象的写实逼真,亦应强调一种有意味的内在形式联系,巧妙地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水与彩的艺术,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水是水彩画的血液和灵魂,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上水的控制与运用来表达绘画对象的情感——或明快、或细腻、或交融、或梦幻,以水渲景、以水生情。由于水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给水彩绘画过程中带来某种“偶然性”,带来未知的、神秘的、变幻无穷的效果。当然,这种偶然绝非不可控,而恰恰与画家的经验、技巧以及作画时的情感表达密不可分。

实际上,画家对“水”的把控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画家个人功力、风格和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正由于对“水”的运用,使水彩画具有区别其他画种的三个重要特征:水色交融、透明性和偶然性。

水的流动、湿润、和对颜色的冲撞、渗化等特点,使水彩画的画面产生一种水色交融、如梦似幻、千变万化的形式美感。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往往能体现画家在创作中的“过程感”和“生动性”。

透明性是指水彩在画纸上能透过颜料看见纸纹及其覆盖色层的色彩变化,水彩颜料具有较强的透明性,透明是水彩画的特性。透过对色相、色调、明度、纯度、干湿、肌理、笔触等的对比来展现水彩画的“透明”与“厚重”。所以画面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是水彩画独特的形式美感。因此,水的灵性、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宜人的诗情画意。

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使下,借助水的流动、扩散、聚集和分解,使其色或淡、或浓、或虚实交接,构成了水彩画最为独特的审美特点。这个特点也是中西美学系统中的一个契合点。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水”的理解也就不同。西方油画“有色无水”,中国画“有水色弱”,而水彩画水色相得益彰。王济远在 《武林春水》 随笔中说:“水彩来之趣味,在水分之中包含气韵,使心绪与物溶解,而将以自慰自乐。”

有很多水彩画家将作画的过程看成是“戏水”的过程,称之为心怀灵犀的对语,是山重水复,也是柳暗花明。

静水流深,文彩焕发。用活水、活用水自然是水彩艺术成功的一个关键。

中国水彩一方面体现着水彩本体语言特征,另一方面融合东方审美内涵和中国传统的用笔、气韵和意境,是有不同于西方的水彩画特质。融合——中国水彩本土自觉突围的制胜之宝。

尽精微、致远大,作品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智慧,方寸之间有无穷的魅力。中国水彩画的民族身份,自然使其在结合东方民族的文化特征过程中,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意和文化底蕴。

我极力追求的,是西方水彩和东方传统绘画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融合,而是要在作品精神上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水墨画亦博大精深,它对用水的造诣亦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些对我们水彩画创作都有一定的启发,而用笔的力度和手法亦是画好作品的根本要素。

我的创作理念,是要在创作中始终秉承将西方绘画的审美理念和造型原则,适当地结合中国美学方面的意境设计和主观情感的传达来进行创作,就是将西方的色彩造型和东方的气韵生动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

我的水彩风格比较强调通过画面表达对自然或人物的直接感受,或者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把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注重表现各种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空间感,注重通过写生去感受大自然、捕捉大自然的形态和光影变化,通过取舍和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来把客观事物和主观美学结合为一体。因此,我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西方绘画和东方传统绘画都有一定的关系:技法上受包括水彩在内的西方绘画的影响;主观美学和情感上受东方传统绘画影响,两者融会贯通。比如我受西方绘画造型基础训练的影响,比较注重形体塑造的准确性,而东方传统绘画耳濡目染的影响痕迹,更多的体现在情感和意境表达上面,比如国画中的写意画法,注重“写”的过程,其在用笔的随机性、情感性方面,对我后来的水彩绘画过程中注重某种“偶然”、“即兴”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我很多的作品都是在旅行中完成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心灵感受,每张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现在水彩就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很庆幸我以前的专业是学的工业设计,这对我后来的水彩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我可以用设计的审美、视觉语言去表现和经营画面。在继承水彩本土语言特色的同时,适当结合中国美学的审美趣味,形成新的水彩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我在艺术创作时更加注重作品的真实性、质量感、光感和色感。

用心灵去演绎画作,这就是大师的秘籍。我的水彩艺术生涯,从初学画时的那种重视题材心态,到现在更注重画面的情感内容和形式内容,可以说我看的是物象,画的却是自己的内心。只有把灵魂化作自然的时候,心情才能得到愉悦,作品才能得到升华。

我到很多国家进行过考察访问,除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外,我和国际上的许多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对当下水彩画领域的一系列前沿问题,比如当今世界水彩的前沿如何?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变革方向在何方?如何审视水彩画的“当代性”与“跨界”?等等,我都有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判断。

我认为,在信息交融以及科技水平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当今世界的水彩早已脱离了小画种的行列,逐渐走向当代性、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的趋势。这种当代性是指时代气息,是时代精神气息与水彩表现形式语言的当代性,亦是当代社会精神、情感、文化心理和水彩语言相融合的具体体现。而多元化主要指艺术家个人的发散性思维,独特的个性视角,以及准确的立场,去描绘和阐明对人生、社会的态度。主要表现在艺术观念、创作手法以及风格样式的转变方面。当今世界水彩各有特点,很难一言概之,总体上看:欧洲水彩坚守写生传统,雅俗共赏;北美水彩倡导个性自由,观念至上;俄罗斯水彩中规中矩,少有精品;澳洲水彩凸显水色语言,画面精美;韩日水彩清新雅致,一枝独秀;东南亚水彩后来居上,有板有眼;中国水彩百年积淀,厚积薄发。

在国内,水彩艺术多元化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多元化是当代艺术发展总的趋势,水彩画的发展,既要走多元化道路,同时又要坚持水彩画的独特本体语言,树立画种的独立品格和面貌。

多元化发展包括注重题材的多元化、绘画风格的多元化、技法材料的多元化;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水彩画向其他画种汲取营养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就我国水彩画发展而言,它应该要顺应世界水彩画发展的潮流,在体现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性和多元化特征的同时,把握民族性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这里的民族性不是简单的用中国画来改造水彩,而是要把水彩作为一种载体,将本民族所特有的气质、性格、精神、文化以及由自然环境、时代精神、社会文化环境融为一体的审美观念表现出来。

在当今水彩变革方面,我认为要更新思维观念,在表现技法、风格形式以及材料的运用上突破西方水彩画的传统观念。加强水彩本体语言建设,随着当代水彩艺术对媒材、技法的求新、求变上愈加明显,更需加强水彩本体语言建设和情感意识建设。此外,加强水彩理论批评建设和市场价值建设也同样非常重要。

我常想,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艺术家追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回过头来看,我们曾经走的路是否正确?是不是回归了我们从事艺术的初衷?例如文化生态的问题、艺术发展的问题,有很多需要我们艺术家去重新审视。艺术家不仅仅要思考创作的问题,还要负有一份社会责任。责任是艺术家对艺术和境界最好的阐述。我们要推崇什么?要弘扬什么样的文化?而不是最后都如同一场泡沫,艺术需要真诚,要回归到本质。我们说要学习传统,追根溯源,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吸取精华的部分,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艺术的源泉。

记得马蒂斯说过:“艺术不是一场秀,而是一场修行”。我也很赞同一位设计师的观点,要“慢”下来,重新审视中国设计的智慧,你才会发现那些让今人动容的细节;要“退”出来,向后看,向内心追问,才能找到“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对当今每位艺术工作者和设计者都是一种启示。我所理解的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可能与现代人们所认可的当代性不同,我们需要研究当代性,水彩画也需要当代的视野,其艺术语言也应该有自我的、当代的元素,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也需要跳出原来水彩画的束缚,在材料、表现语言的选择上更加宽松。在我看来,这种当代性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从材料媒介来看,水彩画艺术的当代性体现的是新媒介和新方式。影像、图片、装置、行为、架上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的借鉴和融入为水彩画的二次创新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从讨论“怎么画”到后来“还画不画”,最后到“艺术其实就是生活”,这是一个自我否定与主动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艺术的发展史。

其次,水彩画的当代性还体现在表现内容的当代性上。从表达源头来说,当代性源于艺术家对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乃至物种等方面的个人体验;它参与当代生活,批判和提出问题,区别于含蓄优美的古典表达方式,突破以“美”为核心的传统诉求,追求观众对于作品的直观反应,以达到作者传播自己主观意识的作用。

再其次,更重要的是,水彩画的当代性还表现在画家对当代生活本质意义的敏锐察觉,并且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出来,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另外在创作观念上也要突破,画水彩画不能只局限在水彩的朋友圈,也需要交其他专业和行业的朋友,也可以交搞音乐的朋友,甚至做金融管理的朋友,关键是对你的水彩创作有启发就好。不能用水彩的眼睛来看水彩,应该从大视觉、大艺术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我主张不一定每次展览都是水彩画家的作品,可以多個画种一起做,交叉性展览对水彩的发展一定会有好处。

目前,水彩界的展览作者与观众似乎总是一些熟悉的面孔,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局面对我国水彩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上海188仓库的国际当代新锐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包括了各类绘画形式,其中也有水彩作品。这种展览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带有探索性、实验性的路子之一。我和上海油画雕塑院的俞晓夫老师都是这个展览的评委,他认为不应该过分注重水彩画所讲究的技法性的东西,画面的张力、表现力和视觉感受才是最有价值的,这种观点是对我们重新认识水彩都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总之,不论是水彩还是其他艺术学科都应该跳出自己专业的羁绊,这也是当前学术界比较热门的一个跨界话题。

关于“跨界”,我是这样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融,跨界已然成为现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跨界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利用跨界自身的互补性功能创造并呈现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显然当下艺术所涉及的主题已不仅是纯粹的艺术本体问题。就艺术跨界而言,它是艺术的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元素,经过“交叉、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物象审视过程。同时它也是对现当代艺术边界的否定和跨越。

通常我们常见的艺术跨界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艺术与非艺术的跨界和艺术内部的跨界:艺术与非艺术的跨界,是现当代最为常见的一种,如艺术与商业,艺术与时尚的跨界等等,可以将其称之为商业行为,亦或是艺术实践。它是商品外在形式美感与内在文化品味得到强调和重视的结果,也是适应现当代市场经济需求的一种表现,如艺术家参与品牌设计、参与外在包装设计等等;而艺术内部的跨界,相对于艺术与非艺术而言则显得较为纯粹。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艺术门类间的跨界,这是艺术家们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创作需求,借助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来激发艺术的创作灵感,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的体现;另一种则是艺术家身份的跨界,即艺术家不限于自身艺术的限定,而是游走于不同的艺术之间,旨在追求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如既是雕塑大师亦是水彩界的重要人物的张充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总体来看,艺术跨界是适应现当代多元化文化发展潮流的。它打破了艺术相互分化的狭隘领域观念,建立了艺术交叉共生的可能性,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空间,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样式。同时,它也使艺术家们扩大了交流,提高了艺术品的市场经济价值,提升了艺术家的知名度等等。当然,艺术跨界亦难免会产生一些弊端。比如当艺术品创作变成产品生产时,艺术品的唯一性就消失了,而这些跨界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势必也要大打折扣,这就大大降低了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在过度商业化的情况下,虽然艺术家的知名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亦会固化艺术家的创作模式,从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亦无益于艺术家创造能力的提升。

作为现当代艺术的热爱者和追求者,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艺术跨界的问题。在适应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艺术发展潮流中,勇于打开自身创作理念,结合其他创作媒介,进行“跨界”艺术的研究。在“有界”的基础上进行“跨界”,不断激发自身创作灵感,拓宽和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

从我个人的经历和从事的学科上来讲,我一直就是个跨界者:我学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却始终与水彩艺术相伴;我博士招生的方向是设计学与管理学交叉的时尚设计与创新工程,研究方向又是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创新。公共艺术包括公共性的艺术实践与创作活动,它跟城市文化的创新模式,跟城市的管理密不可分,可以一起来探讨城市的文明与文化。城市的创意,其中一部分是我们做的,一部分是设计师做的,有的是管理部门来做,有的是政府部门来做,我们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事实上,这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垮界与融合。这样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会激发我们在公共艺术方面新的能量,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新的契机。

总之,当代性就像是一个多元的思维所凝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坚守本界、探索跨界、追求无界,应该是我们未来追求的艺术主题与符号。

绘画是最柔软的生活态度,但却是最有力的方式,这力量就是沉甸甸的内涵,直击人们的心灵。海派文化——中国水彩画新境界的强力支点。

我在一次媒体访谈时,对水彩画与上海的关系曾专门做过三点说明:

一、上海是中国水彩画的发祥地;

二、上海特殊的地域与文化形成了“海派”水彩;

三、上海水彩题材广泛,风格形式多样,呈现出写实、写意、抽象、半抽象、变形等多样化风格。在中国水彩艺术发展进程中,上海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水彩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品种传入中国,首先就是在上海萌芽。可以这样讲,上海是中国水彩的发祥地。比如上海民国时期甚至更早时候流行的月份牌,其实就是水彩画作品。作为中西方文明的汇聚之地,上海从土山湾画馆的建立(土山湾画馆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传习场所之一。1864年创立于上海),到新型美术学校的建立,再到文革后期打破沉默的“文艺复兴”,上海就一直承载对水彩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和传播。

我们所说的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源于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上海影响深远。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它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上海地处对外交流的前沿,接受外来影响最早、最深,同时,上海也是中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城市,地理位置决定它的文化习性不以传统而守旧。这与水彩画艺术的特点有很大程度上的吻合。上海水彩画派很好地保持了水彩底蕴,风格多样化包容并存,在海派水彩里,始终充溢着飘逸、洒脱、空灵的水性,渗透浓浓的都市情绪,体现着贯彻始终的流变性。

上海水彩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从作品的内容,还是作品的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开拓。而且海派水彩在风景、静物乃至人物这些题材的创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国各种水彩展中一直保持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开放多元、博取众长、兼收并蓄这些海派文化的核心是成就上海水彩画派的关键。而近百年来水彩画艺术与上海这座城市一样蓬勃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创新和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精神的总体反映,而包括水彩画艺术在内的绘画艺术无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水彩画这种国际性绘画艺术无疑既在精神上契合了新时代所需,也在时尚设计、艺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然而,城市文化正處在转型期的上海,这些年虽然有许多亮点,但发展创新似乎并不尽人意,上海的文化创新策略需要一个整合性突破,要形成多方参与的格局,才能激活水彩艺术的生态和动力,寻求海派水彩的整体生机。

在我看来,“海派文化”不仅是一种风格特色,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它决定了“海派”艺术家的人生理想和创作的追求方向。上海是集海内外文化共同促进而产生,受外来文化影响至深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国际大都市。海派水彩自产生以来,受西方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派水彩艺术缺乏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海派文化以“开放而兼容”为核心,以“创新和发展”为理念的模式,为海派水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艺术观念的创新上,新材料、新技法、新的图式语言的探索中,画面视觉效果的追求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和不断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概括而言:

一、在观念上,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海派水彩艺术家在对于域外文化的借鉴和对于外地文化的接受中,构成海派文化博采众长、求新求变的新局面。

二、对于新材料的探索,逐渐从传统的重视“水味”的艺术,开始注重对新材料的探究上,走向今天的“新”、“情”、“意”的艺术。

三、对画面效果的追求上,上海处于社会发展前沿,具有时尚的设计理念,其水彩艺术受现当代设计思维的影响,作品带有鲜明的设计元素。

四、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随着现当代文化的交融,海派水彩艺术打破了单一的学科模式,被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为水彩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科技文化的发展,使海派水彩打破纯粹的地域局限性,走向国际化。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以及国际性艺术展览和国际化节日的诞生,亦是海派水彩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海派水彩与海派文化就像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海派文化是海派水彩创作最直接的源泉,海派水彩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出海派文化的发展方向。

海派水彩艺术所体现出的国际性、时尚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亦是对海派文化的内涵的充分诠释。我们共同期待上海的水彩艺术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和画家,让水彩真正成为上海城市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在新的时期使更多的人体会到海派水彩艺术的内涵和力量。

猜你喜欢
海派水彩水彩画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