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美 陈彦霏
“跳岭头”是广西灵山一带人民以驱邪纳吉、庆丰保安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表演活动。艺术特征包括服饰及傩面具、傩舞身体维度、傩歌鼓点与唱格、傩戏构成及文化内涵,折射出灵山人民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神人以和的精神文化内涵。仪式中隐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生动地展现了民间信仰,具有跃动不息的生命力。本文立足田野调查,对“跳岭头”傩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核和艺术价值。
一、“跳岭头”之渊源
源远流长的傩文化是“跳岭头”的发端,是一种以戴面具消灾纳吉的形式出现的巫术祭祀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傩仪、傩歌、傩戏等一系列文化艺术现象。“跳岭头”傩文化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衍化,形成和保留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和习惯。柯琳在《傩文化刍议》中介绍,“傩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蕴含着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信息”。南北朝战乱,北人“衣冠南渡”,移至赣、闽、粤等地,称客家人,在桂南以“蛙式跳”迁移,布局呈“满天星斗”,分布于灵山各区位。“跳岭头”为民俗祭祀活动,属于客家乡傩,袭自商周,贯穿客家整个历史,体现人对天、地、人的认知,由傩舞、傩仪、唱格、戏剧四部分组成,表演方式庄重、诙谐,其特征娛人娱神,在历史的传承发展中,逐渐从傩到戏、从祭祀性巫术仪式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带有戏剧表演的民俗歌舞活动。
每年农历八至十月,桂南地区的壮族、汉族有着过“岭头节”的习俗。“跳岭头”是这个节日里最具民族特色而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集歌舞戏于一体,表演观赏性较强,当地有“岭头大过节”的习俗,它在钦州灵山一带久演不衰,流传至今。傩舞是在举行“跳岭头”祭祀仪式时戴着面具跳的一种舞蹈。它源于原始巫舞,“古傩就有无仪不起舞,无舞不成仪”,《论语》中也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阶”的记载。“跳岭头”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为先导,以巫术礼仪为手段,认为跳傩既能禳灾祈福,又能表达人们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意愿。其程式表演和艺术特征仍保留了的古朴、粗犷、夸张、粗糙、传神的独特风格。
“跳岭头”傩舞沿袭了大傩活动的精神内核,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和生存方式,与文化传统、信仰、习俗、审美表达方式等联系密切。早在明代,《钦州志·风俗》中就有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跳岭头”脱胎于古老的傩祭仪式,由傩歌舞发展而形成,请神驱鬼逐疫的内容具有戏剧化的色彩。清代《钦州志》也有记载:“八十五日为中秋节……延巫者著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欢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名日跳岭头。日不如此,则年不丰稔。”“跳岭头”始于原始社会,舞蹈动作特点依然保持远古傩的风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神秘的巫术色彩。
二、“跳岭头”中傩舞的表现内容
“跳岭头”是融合傩与戏、宗教与艺术,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八月至十月间,中秋祭报时,于钦州县、浦北县、灵山县的各个乡镇村边的山坡上举行,巫师戴面具于社坛或庙坛前举办,主要有喃念、坐唱、舞蹈的表演形式。活动由村镇的“岭头班”负责组织,进行主要舞蹈表演的为“岭头队”,一般有二三十人。“跳岭头”是每年时间跨度最大的节日,每个村的活动日期不同,但内容相似。
“领头队”中表演祭祀舞蹈的表演者身着五彩戏服,戴傩面具(鬼脸壳),手持刀、斧、剑、棍等兵器或农具,兼有锣鼓伴奏,或狂歌击鼓,或手舞足蹈。其表演在每天晚上举行,一般会通宵达旦,主要表演三筛、四帅、中相、耍界四个节目;第二天从早晨九点开始,大概表演两个小时,表演五个程序,即复相、收五方妖、驱精、送龙船、鉴食,其流程分为设坛奏请、歌舞娱乐、收妖封坛。
传统“跳岭头”傩舞主要有十二个舞段,巫师们根据每个舞段表演的角色和内容穿戴相应的服饰和傩面具,它是一种极具角色个性的仪式化民族民间舞蹈。跳岭头从傍晚“设坛奏请”仪式开始,由一位巫师头戴面具,身穿戏服在坛前喃念舞蹈,拜请先祖或神灵,收禁五方妖邪,保佑人畜平安;随后,舞师们连续表演《跳三师》《跳四帅》《扯大红》《操兵》《跳师郎》《跳文九官》《跳五雷》《耍界》《抛云梯》等舞段,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每跳完一个舞段,便会穿插歌唱具有人物故事的戏剧段落。经过通宵达旦的表演,最后跳“收精”“赶龙船”,舞段代表将象征邪魔的妖精收在纸糊龙船里,送到河边烧掉,表示从此灾害随水流逝,昭示人畜安康。至此,祭祀仪式宣告结束。整个仪式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演形态,巫性色彩浓郁。
古时的“跳岭头”仪式宗教祭祀成分较多,随着人类对天、地、祖先及图腾的崇拜,人们借以舞蹈或歌唱的形式来倾斜内心情感,从而沟通神灵,以寄托劳动人民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宗教酬神祭仪演变逐渐演变为供人观赏的民间娱乐活动,酬神、歌唱、舞蹈的表演在当下变成了一般的娱乐戏剧表演。
三、“跳岭头”傩舞身体维度
舞蹈是“跳岭头”仪式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傩舞与原始宗教信仰和道教思想关系密切,其动作、队形、道具无不体现其想象性、形象性、情感性。“跳岭头”傩舞的动作特点:傩舞主要通过服饰和傩面具来体现表演的内容和角色性格,舞蹈风格具有古朴、粗犷、简练、自然之美。舞者的基本体态为含胸微屈膝,表现对天地神灵的谦卑虔诚之心。动作动律常伴有颤膝动律,四肢的配合在跳踏转的过程中常出顺手顺脚的姿态。傩舞的动作以步伐为主,步伐源于人们宗教情感的需要,用跳“四方”的方位完成,每个舞段都有踮起脚跟跑的碎步和平稳细腻的圆场步伐。舞者的起势须在背北朝南的方位,即先上后下,“乾”在上,为天为大,代表刚健,“坤”在下,为地为卑,代表柔顺,腿部动作贯穿着先跳后踏的特点,并伴有颤膝动律。傩舞的基本手型有剑指、兰花指、毫光诀、龙头法指,其功能在于感召鬼神、驱鬼灭祟。舞者的手臂动作有鲜明的特征,在做“迎请”动作时,随着头部自然地做左右晃动的同时,两手交替做“ㄩ”“ㄣ”“—”三种手势,即双臂的“蛙手形”,和上身躯干形成“山”字形,与广西花山岩画上所见图像相类,给人以庄严、肃穆的观感。
以原始的娱神节目《跳三师》为例,由三人头戴四方形竹织面具,手执朝锏手铃道具,其基本体态是上身前倾,弯腰、弓背、屈膝。其动律特征是以胯为动力点,走跺跳步,甩同边手。用四肢的划、甩、转、踹、跳等构成对比强烈的动作路线,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舞姿流畅而富有表演性,是山区先民迁徙生活的最本质反映。例如,“跳转身”,表演者在转身时拎胯起跳,不强调动作的起伏感,而是动作轻盈舒展,与其他动作斜街自然。“快跳”是在做“三星罡”“七星罡”等动作时的跳跃,形似蛙跳,走圆弧路线,此类意味捉小鬼,耍乐的表演,给人以欢乐诙谐之感。“疾颤膝”,是指双膝有节奏动律性地做快速屈伸动作,头部微微晃动,配合手臂上“平掌揖”“托掌揖”和“叉腰揖”等动作,有一种神明附体的神秘色彩。自古由“万物有灵”论而兴起的祭祀礼仪活动,使舞蹈成为人们沟通神灵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讲,傩舞是宗教理念和审美情感的融合。
四、结语
“跳岭头”是从远古流传至今普遍存在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而又深沉的文化现象,是具有“天人合一”“驱鬼逐疫”“人神共乐”等多种属性的傩祭仪式。“跳岭头”傩舞扎根于民间,由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体现了傩文化地区人民对安康幸福的炽热追求,具有深邃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跳岭头”的保护与传承,是人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广西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跳岭头民俗艺术特征及文化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YCSW2019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褚兴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