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财经大数据平台,提升财政管理和政府治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近几年,大数据应用正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日益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引领社会管理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能否运用大数据实现政府治理创新、政务服务改革升级,进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正在从国家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要跟上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的步伐,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手段,尽快完成从支撑日常业务的事务型模式到综合决策分析的管理型模式转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
无锡市财政局原有的“财税收入分析系统”面临三个困境:一是国地税“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其数据格式和交换字段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财税收入分析系统”无法获得、处理新数据。二是该系统主要是用于财税收入分析,无论是在综合分析的广度、数据处理的深度,还是结果展示的精度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当前财政改革要求。三是该系统采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无法满足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要求,无法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财政内生数据和外部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和深度分析。
要想全面、及时地监督财政运行的情况,实现全方位的财政风险监控,防范财政风险,不仅需要财政内生数据,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情况、人行征信数据、地方债务规模变化情况等外部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挖掘和深度分析,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化、财政管理精细化、财政监督穿透化的新格局。此外,财政决策还应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上,在与互联网社会数据智能融合的基础上,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和经营主体深入洞察,并及时评价政策发力效果。
因此,无锡市财政局希望通过建设财经大数据平台,从经济运行、财政收支全链条的角度进行内外部数据融合建设,通过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来提升财政管理和政府治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把握优势,准确定位目标
财政是数据密集型的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制定财政大数据战略,构建涵盖经济社会领域各类数据的财经大数据平台,对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财政管理和决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无锡市财政局明确财经大数据平台的三大建设目标。
第一,实施内外数据融合战略,建设财经大数据中心。通过对国家基础数据、财税数据、产业经济数据、互联网数据的聚合,整合现有财政内生和外部数据资源,建立稳定的数据采集渠道和更新交换机制,加强各类政务数据的获取、组织能力,逐步形成深度融合的“数据湖”。
第二,综合利用全业务数据,提升财政公共服务水平。以财政收入、支出为两条主线,摸清全市财政“家底”,准确掌握财政运行情况和政府可支配财力。利用大数据的洞察力,对业务运行、财政资金使用、用户行为进行分析、评估,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与时效性,推进财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业务创新。
第三,深入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推动财政决策科学化。通过对海量财经数据进行挖掘,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财经发展规律,把握该市经济发展的“脉搏”。对本地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财政收入进行联动分析,科学预测经济走向,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撑,提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效能。
凝心聚力,全力推进落实
无锡市财政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顶层规划设计财经大数据平台,主要包括“二中心、三体系”:数据资源中心、智能报告中心、财税收入分析体系、财政支出分析体系、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等五部分。平台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在统一标准规范和安全基础上,整体逻辑结构分为:基础层、数据资源层、技术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系统展现层五个部分。在建设落实上,无锡市财政局采取循序渐进迭代实现的建设思路,逐步推进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大数据和财政管理的有效融合。
首先,从经济运行、财政收支全链条的角度进行内外部数据融合建设,通过汇集各地、各部门动态数据和行为数据的集合,最终形成财经大数据资源库。一是将人行、税务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完整的全口径收入数据融合;二是将预算单位的基础信息和最细颗粒度的支出数据有机衔接,刻画出每笔资金的全景信息,实现支出数据融合;三是将工商、税务和第三方机构的企业全量数据进行融合,实现涉企全景数据融合。
其次,通过加强数据分析比对的广度和深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收入分类分析工作,提升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针对全口径财政收入,建立多维分析体系,包括全口径收入、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属地收入等,并可进行分地区、分产业、分行业、分税种等收入分析。针对重点财源群体,着力挖掘收入潜力。从多个角度对全市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国500强在锡企业等重点财源群体进行专题分析。
再次,财经大数据平台运用“精准画像”技术,通过收集与分析各类数据,抽象出画像主体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勾勒出立体画像。目前,可实现四本画像:“财政画像”以财政为出发点,统揽全市四本预算支出的总体进度、支出趋势、支出结构等全貌,实时显示全市各部门、各地区、各科目的支出总体情况,随时把握地区民生、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和使用效益;“部门画像”以预算单位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单位名片,将单位基本信息、预算信息、执行情况、单位账户、政府采购、资产信息、异常信息等内容串联起来,便于财政部门对其人、财、物、项目进行全面监控和绩效评价;“项目画像”以项目为出发点,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政府采购、项目过程等维度,勾勒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管理的全流程以及财政资金拨付轨迹,及时监控项目执行情况;“企业画像”引入各企业基本信息、经营状况、投资关系、企业资质、知识产权、失信记录等信息,实现任意企业关系人节点的扩展和追溯,形成企业的完整图谱。
最后,在大数据平台上,各种宏观经济数据实时更新、动态调取,客观、准确地描绘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和现时预测指标,并及时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助力财政管理从“谋而后动”转向“随动而谋”。一是对标先进区域,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基于对标区域宏观统计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可视化展现,全面了解对标区域的特点、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本地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企业等多层次的综合竞争能力。二是树立品质导向,提升经济密度促总量。对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便于相关部门进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对“亩产效益”高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注重在提升经济密度中做大经济总量。三是形成闭环管理,激发数据良性驱动力。统揽经济运行形势,提供周期分析、趋势分析、预警分析、政策因素分析等宏观分析主题并展示,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决策者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将问题由“事后解决”转向“事前预测与前瞻决策”。
大数据发展与政府治理已进入新时代,应用大数据来创新政府治理已成为必然选择。我们应充分把握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机遇,通过财经大数据分析,在宏观层面,预测收入支出规模和效果,通过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追踪、监测,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在中观层面,通过整合分析预算收支、财务核算以及税收征管等业务环节沉淀下来的数据资源,挖掘数据背后有利于增加收入、改进支出的因素,加强对预算执行和税收征管环节的风险控制;在微观层面,通过广泛搜集相关部门、企业、互联网等各类数据,为部门、项目、企业等进行精准画像,更清晰地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类财政服务,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的公共管理服務水平。
(本文由江苏省无锡市财政局信息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