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管理文献研究述评

2019-07-17 04:31陶婷婷
音乐探索 2019年3期

摘 要: 取艺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视域,以艺术教育管理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年来相关艺术教育管理文献的搜集阅读、分析评价,结合艺术教育管理实践理论,围绕艺术教育管理的学理追问、基础艺术教育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宏观有机动态的理论把握与实践求证,旨在为深化艺术教育管理研究、促进艺术教育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参照。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学;基础艺术教育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高校艺术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3 - 0056 - 07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3.009

前 言

古今中外艺术教育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西周时期已有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被广泛应用于祭祀、驱疫、宴会、教育等场域;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等都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管理思想。在西方,艺术教育也经历了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等阶段的转变。20世纪伊始,艺术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开始在西方学术界构建,并在世界艺术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清末民初以来,受西方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管理学科的影响,我国艺术教育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形态转换。新型艺术教育突破师徒相传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1927年10月1日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这是20世纪以来我国最高的艺术教育管理行政机构。中华民国大学院由蔡元培任院长,下设音乐院、艺术院等,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学科意义上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项方针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推动艺术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现有艺术教育管理学术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教育管理学原理、意义、内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除了发表的大量论文外,还出版一些专门研究艺术教育管理的著作,如李金福《艺术教育管理学》  、马亚平《艺术管理教育探究》  、王越《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特征研究和管理探索》  等。通过文献搜集阅读发现,这些论文和著作大多存在重技巧、轻理论,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目前的艺术教育管理研究还面临着多重困惑:什么是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管理的目的何在?艺术教育管理的打开方式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艺术教育管理研究的学理追问

当今时代,艺术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艺术院校,而是逐渐进入到普通学校,并且走向社会。这既能够更加全面地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能使社会对艺术素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对于艺术教育管理研究的学理追问成为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一)研究内容

在探讨艺术教育管理学研究内容之前,首先应厘清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对此,李金福认为艺术教育管理的切中点是管理,因为它是艺术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艺术教育管理学作为艺术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是艺术学、教育学和管理学渗透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田园认为“教学管理模式可划分为低耦合型、旁路型及单向结构型”。 杨振和、王诗悦认为“高校艺术教育分为:专业型艺术教育、综合型艺术教育、交叉型艺术教育”。 熊炘认为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大学非艺术专业中开展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从管理学的视角针对高校非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艺术教育问题作了深入探讨。④ 王军梅认为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也应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这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此可采用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王莉認为应该从教师、教学及学校3个维度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嬴枫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管理的研究应该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譿 凡木认为提出教学评估“必将使艺术教育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艺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必将为21世纪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林妤认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应该结合工作实际。 因此,艺术教育管理学就是运用管理学学科理论与方法,解决艺术教育问题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二)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现状

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化改革,艺术教育管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各门类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  记录了从1840年至2000年的音乐教育史,是全国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目。除此之外,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研究的成果还有很多,如王丽莎以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参与陕西省西安市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的学生、家长、负责人、教师等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指出社会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相关的社会艺术教育管理成果,其中油坤峰认为“大众曲解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真正目的” “社会艺术学习存在明显的功利性 ”。 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与一般教育管理工作有着较多不同之处,这一观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我们知道,艺术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由此,需要建构适宜于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机械地套用一般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陈绪春提出了3个观点:其一,要逐步完善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其二,是成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其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的管理。 此外,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管理者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计算机技术对艺术教育及其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艺术教育师资与管理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例如,Ming-Jian Zhu, Wen-Kai Zhang指出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数字化的方法,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广泛的专业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黎凤婵也认为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促进艺术教育的教改创新,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多元化、多媒介艺术教育管理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但现有的艺术教育管理研究成果多以学校层面的艺术教育为主要对象。

二、基础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维度

基础艺术教育管理是促进基础艺术教育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基础艺术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价值,就如同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它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艺术基础知识的教育阶段。建构合理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是基础艺术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即在基础艺术教育阶段,使孩子意识到艺术教育与人类社会及人类文明的重要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思维能力和创造欲望。如范汝梅、陈庆红、张跃东所说,“基础艺术教育应该是从最初的探索未知—对艺术发生兴趣—衍生渴望学习这一个有趣的过程。” ?譿 这一过程应该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不应该变成教科书式的标准规范流程。基于此,如何促进基础艺术教育发展,逐渐成为基础艺术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基础艺术教育通常包括幼儿艺术教育、小学低段艺术教育、小学高段艺术教育和普通中学艺术教育等。其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工作人员洪嫦,切实记录了杭州大关小学艺术教育的管理格局,包括目标、制度、活动3个方面。 刘爱民也详细叙述了近几年临川区教育局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王莉认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着缺乏激励机制、艺术教学太死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郑国策指出开展校园艺术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是贯彻、落实党的艺术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张卫民指出更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观念、创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行为,是实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儿童艺术教育管理质量的现实诉求。 张丽芬认为,摆正学校艺术教育的位置、坚持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主阵地、持续开展艺术活动,为素质教育实施做好支撑,是促进基础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途径。

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乡镇学校艺术教育管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乡镇学校艺术教育与城市学校艺术教育的统筹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乡镇学校艺术教育及乡镇学校艺术教育管理问题,并取得了值得借鉴的成果。万丽君提出应该从实际出发,如实记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指导的调查与行动研究。?譿 茅晓辉提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应该转变观念,营造氛围,重视管理,立足校本。 胡燕认为幼儿园艺术教育要重视环境的创设。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关注到乡镇地区艺术教育管理问题,如樊璐璐《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田艳丽《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輯 、梁千《浅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杨伊和智亚卿《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等,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成果。

三、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论域

公共艺术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普及艺术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不是以培养学生艺术专业技能为宗旨的专业艺术教育。鉴于此,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能生搬硬套專业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应呈现自身的独特性。

(一)研究层面

目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普遍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学组织管理不到位,师资不足且对教师的管理较为混乱等情况。潘雪、徐薇等认为我国急需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  ;杨继勇、田培春则提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思想应该重视沟通感性与理性的深层桥梁,杜绝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鸡肋”现象  ;王越提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应该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做出多学科的理性的判断和分析 ;李娜提出了艺术教育管理的规划问题,认为要实施教学生活的全方位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要结合社会生活发展的目标,使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在教学教育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路向

公共艺术教育是针对非专业人群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即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来提升艺术修养、激发创造潜力、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通过相关成果内容的概括,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不完善,艺术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欠考虑,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急需优化,没有立体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及没有营造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社会氛围等。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正在努力找到一条适合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发展途径。徐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急需从传统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到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成立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培养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人才等,为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界面

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必然带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继承和演变。艺术教育管理从原先模糊、随意、经验式的管理,逐渐变成了有章可循、渐成体系的管理模式。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理念也处于动态推进模式中,而以往被认为是对立的观点正在逐渐实现融合统一。

(一)研究状态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在还处于摸索状态,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于现象的分析,而对于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进一步的开掘。于丹红《音乐教育手册》  以时间为序,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音乐教育专著作了较为全面的收集与梳理。对音乐教育及其管理学术研究作基本的资料归整工作,是这一领域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的基础工程。洪霞认为“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应从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考虑”。 王晶主张“因材施教、和而不同”  ,即强调对学生创造个性的发掘和培养。刘桂荣、王东兴认为未来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构建当中,管理者自身素养的提升是重中之重,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查波、张逸针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匠心型”模式,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匠心精神。

(二)研究方法

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基础艺术教育管理,是高等艺术院校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Xuan Zheng, Yuanwu Shi认为,只有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中强调其设计理念的表达,才能使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才能使学生从简单的对象表达过渡到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本质。他们指出,数字化的出现,给传统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我国整个艺术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能处理各种新视觉语言的艺术人才。因此,Tang Feng提出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教学方式需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王晓琳、彭筠指出,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管理从最先开始的“人治”转向成立专门的教务处,最后走向“大教务处”的管理值得借鉴。任元彪认为艺术管理策略要分为艺术课程建设、系统化管理和艺术文化氛围营造。

总体来说,这些成果都未能解决艺术教育管理的本质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从艺术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艺术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艺术教育管理批评方式的多元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探索,以提高高等艺术教育管理质量,提升高校学生艺术教育素养。

结论

通过对上列艺术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我们可作如下结论。

其一,艺术教育管理研究范围广、涉及面宽。艺术教育管理已经不局限于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而是逐渐地进入到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管理,不仅有专业艺术教育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管理,还有社会艺术教育管理。这样既能够更加全面地建构艺术教育管理学科体系,又能重视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能使社会艺术素质的需求得到提高。在基础艺术教育管理中,大家关注的层面也是多方面的,有儿童艺术教育管理、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及乡镇艺术教育管理等。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管理的维度也由传统的模式上升到与多媒体、文化艺术市场等相结合的模式。

其二,艺术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渐成体系。我国对于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虽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此间的探索已经涉及艺术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强大的基石,为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其三,艺术教育管理特点鲜明、路线明确。艺术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一个和谐、健康、民主、宽松的政治氛围和国家文艺方针的引领,也离不开一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高度的艺术教育管理研究队伍。

目前,传统的艺术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教育管理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基于上述,在未来的艺术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我们应当汲取经验教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更新艺术教育管理理念,必须把过去以技能学习为主的理念转变为以管理为主、技能学习为辅的理念;第二,完善艺术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链条太长,很难用短期绩效评估,所以需要我们提高理论研究的探索性和预见性,勤于实践,建构完善的评价体系;第三,科学提升艺术教育管理质量,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使艺术教育管理的属性与本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进而推进艺术教育管理质量。

綜上,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者在积极借鉴先哲们成果的基础上,多元化、全方位地探索艺术教育管理问题,并在艺术教育管理学理、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和基础艺术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建构艺术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推动艺术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本篇责任编辑张放

收稿日期:2019-01-25

作者简介:陶婷婷(1990—),

女,泰国西那瓦大学艺术教育管理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泰国曼谷1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