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辉 费钰江
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一体化的急救信息系统,实现院前、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在院前能查询到患者在院内的救治记录,在院内能实现院前医生一键呼叫专家团队支持,做好患者到院前的抢救团队组建、抢救器材、药物等提前准备,患者到院后无须交接直接进入抢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次数逐年上升。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从现场急救到送达医院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抢救、途中的医疗监护、途中的医疗紧急救护与接收医院的交接,同时具有时间紧迫性、环境不确定性,专业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建设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由于院前与院内信息系统的相互独立性,信息往往相互隔离,无法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在院前,急救医生无法通过系统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等重要医疗信息,途中也无法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判断、抢救现场等信息实时传回接收医院,不仅无法得到院内对应专科医生的技术支援,而且接收医院无法获取患者信息,从而不能提前为接收患者进行准备,到院后对患者的交接过程较长,耽误抢救时间,且交接过程中存在信息遗漏等风险隐患。
因此,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一体化的急救信息系统,实现院前、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在院前能查询到患者在院内的救治记录,在院内能接收到救护车内患者的心电图、生命体征特征、院前医生对患者的等级测评信息、初步诊断、抢救现场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实现院前医生一键呼叫专家团队支持,做好患者到院前的抢救团队组建、抢救器材、药物等提前准备,患者到院后无须交接直接进入抢救。
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救护车通过4G移动网接入医院急诊系统,可实时与医院的专家进行信息沟通。
一方面,在急救车上安装4G网络,通过VPN连接到院内网络,实现网络层面的安全连接,把心电图机、生命体征监护仪、车载视频监控等设备接入到医院内网中,随车医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按急诊分级规则做好患者的分级工作,将重症患者的心电图、生命体征等医疗数据实时上传到院内,通过一键呼叫功能,请求院内专家团队协作指导抢救工作;院内专家团队可随时查看上述医疗数据,调用查看救护车内的音视频信息,下达抢救措施指令,实时指导随车医生有效救治。另一方面,急救车接到患者后,根据患者的身份证、就诊卡等身份识别信息,从院内调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在院内的历次就诊信息,在车上通过对生命体征、情况指标等信息采集,在车上实现对患者的评级。根据评级结果,属于重症患者需要院内转正支持的情况下,通过一键呼叫功能,寻求院内专家团队支持,在急救过程实现移动化记录,自动生成院前急救电子病历。
针对通过一键呼叫需要专家支持的患者,专家们在专家工作室中,调阅寻求支持的患者基本信息、生命体征数据、现场音视频信息、实时指导抢救过程,同时在院内有的放矢地组建抢救团队、准备药品器械、腾出抢救场地等必须的医疗资源,做好患者的接收准备工作,缩短患者到院后的交接、准备时间,极大提高抢救效率。
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的其他功能
除了在急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在其他时候也能充分发挥功效。对自行到院患者,在分诊台由护士进行分诊登记,根据急诊质控中心指定的分诊知识库分级标准(三区四级)自动评级,并能打印分诊信息单、腕带等分诊凭证,分配到相应的诊室,对预检分诊后评分为一、二级患者,可直接送入抢救室,患者信息也能自动传送到抢救室内供医护人員使用。
为满足医生、护士在各个区域的工作需求,打破传统HIS医生站和护士站分别部署的方式,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还可以在一个界面平台上整合急诊日常医疗和护理功能模块,并可以根据需求配置不同功能模块。结合急诊的业务流程和特点,开发出专用于急诊的定制化病历系统,满足多病种的病历需求,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病历记录。自动生成护理记录单,实现对医嘱的校对和执行,保证诊疗安全和高效。
为满足分管院长、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对科室运行情况的直观了解,一体化急救信息系统通过线形图、直方图、饼状图等图形直观显示急诊各方面的数据统计,并提供查询(日期区间)以及excel导出统计数据等功能,为各级管理者改进服务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供数据基础。根据卫健委提出的质控要求,自动生成和急诊质控相关的数据统计报表,实现急诊专科质控指标统计和展示。
该院通过一体化急救系统建设,使得急救更快捷,大大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了医疗事故,提升了重症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在现有系统使用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提升系统功能。通过对急救过程中的危值管理、流程闭环管理实现急救过程全流程管理,对急救质控争取由现在的事后质控转变成事中质控,实现对急救业务的实时指导,再加上AI使用,实现急救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全流程闭环管理。
(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