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据悉,科创板自今年3月22日进行首批企业的受理以来,截至5月20日,上交所已受理110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目前,这些企业正按规定流程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核问询和全市场的公开检验,预计最快将在本月通过审核。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各方对于这一重大发行制度改革,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产生的多方面积极影响给予肯定,认为这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科创板推动新经济企业发展
“此次政治局会议单独提出科创板及注册制,可见中央层面对资本市场及科创板的高度重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作为当前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的核心领域,是推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关键抓手。从技术层面来看,为防止科创板开板初期遭遇市场爆炒,首批企业大概率将批量上市。
科创板的设立,被认为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新经济企业发展,加速中国技术创新。从增强资本市场有效性、增加优质科创资源配置角度来说,可谓是资本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将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更好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引导价值投资、培育优质科创企业。
众所周知,创投市场的特点就是投资期限长、市场流动性弱、退出通道有限等,科创板的推出,将有效完善资本退出通道,打通“募投管退”的股权投资闭环,从而引导更多资本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上交所筹划推出科创板已久,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的合理安排,也是支持双创的有力举措,支持创新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科创板将成为VC、PE的重要退出渠道,试点注册制是合理定价基础,使得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接手价格不产生过度的偏离,完善资本市場的基础制度对保护投资者利益非常重要。
安信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对4月24日前受理的92家科创板申报企业进行详细分析,表示从整体来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基本符合科创板的定位,财务、科技、成长表现均好于A股整体。
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呈现出小而强的特点,从盈利能力看,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的情况强于目前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简称“中小创”)总体水平。2018年科创板受理企业平均毛利率达到52%,中小创为34%。尽管营收水平总体低于中小创,但更能反映经营绩效的盈利能力指标优势明显。从成长性角度看,统计2016- 2018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科创板受理企业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速为43%,远高于中小创近3年平均增速。
从行业类别看,科创板受理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产业,这与科创板的产业领域定位比较吻合。受理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平均达到了3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达12%,科创属性比较突出。而从招股书预计市值和营收规模来看,呈橄榄型分布,与中国科技企业整体特征相符。
注册制将改变资本市场游戏规则
据了解,目前科创板已受理的企业,其中七成以上受理企业已经进入问询状态,从进度来看超出市场预期。有消息称,自5月中旬以来,上交所在每周六都会组织各市场参与主体进行科创板全网测试,预计6月初进行通关测试,目前已有券商按这个时间点进行相应准备工作。随着交易系统进入测试阶段,标志着科创板的系统进入实战准备阶段。
在现行A股退市规则中,由于设置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的条款,直接导致了A股退市周期漫长,退市效率低下。其次则是引发制度博弈与政策对弈,炒壳、赌壳,爆炒垃圾股等现象屡见不鲜。此次科创板首次废除了现行A股退市制度中有关“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的陈规旧制,对退市公司直接终止上市,设置了四大类强制退市通道,包括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和规范类强制退市。这一全新的退市制度将极大地缩短了退市周期,简化了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对市场具有明显的威慑效果及淘汰机制作用。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新胶发行注册制改革的重大决定,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提到,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实行注册制对投资机构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都会提出巨大挑战,这意味着整个国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也会随之重塑。但对于参与市场的各方来说,做好自我调整十分关键,要看清楚政策推动的大方向是市场化,而这对人民币基金未来投资方向、投资理念以及整个国内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甚至可与曾经的股改全流通相提并论。
注册制一出,也预示着企业上市的门槛随之提高,伴随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加大造假上市等处罚力度,会让前景并不明确或发展有问题的公司根本不敢去IPO。以实行了很久注册制的美国为例,如果七市后股票卖不出去,市场会倒逼企业退场,这就会让很多并没有很强实力或发展潜力的公司觉得费力争取上市,并没有太多意义,因此无需将精力浪费在上市,从而降低了市场的风险。
“注册制的推出将有可能真正让资本市场的资金被引导进入中国实体经济市场。”知名财经评论员江瀚认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创业有了明确的资本上市与退出机制,从而更好地驱动资本市场向实体经济倾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