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紫砂作品“大浪淘沙壶”的创作感想

2019-07-17 07:09瞿军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浪淘沙陶刻形体

瞿军强

一、作品“大浪淘沙壶”的创作主题

紫砂文化的诞生并非是偶然,其最初虽然从属于茶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从单纯的饮茶器具,孕育出了自身的思想内涵,及至当代的紫砂器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茶具,而是从茶文化周边,慢慢的向艺术品陈设、金石篆刻、雕塑等传统艺术门类扩展。一把紫砂壶对创作者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例如眼前的这件“大浪淘沙壶”就需要多种技艺技法来进行塑造,其底部有三足,壶身有三条粗细不等装饰线条,盖纽为太湖石造型,壶身则陶刻了滚滚波涛,总体分为天地人三部分丶寓意为合而为一,冲刷了岁月,沉淀了精华,给人以一种小小的茶壶,自成一番天地的感触。

以壶寄情,以形载意,是紫砂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件作品是否拥有灵魂,能否感动人心的标志。所以在塑造一件紫砂作品的时候,其主题一定要鲜明,如眼前这件作品“大浪淘沙壶”一般,通过简单的陶刻塑造,自身材质的运用,造型装饰的搭配,让人轻而易举的就感

学习和研究紫砂壶造型的规律,除了掌握必要的原料、技法等等的知识以外,还应当对紫砂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点有所了解,明白紫砂并非是单纯的外在轮廓和造型,更有着内在的造型设计逻辑,从而提高和掌握紫砂创作者的形体设计能力。学会分辨和鉴赏一件紫砂作品的好坏,不断深入的掌握其本质特征,总结规律,最终形成自我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淘汰陈旧思想的过程,要怀着一种兼包并蓄的态度,接纳新思想,新理念,从中汲取所需要的养分,并最终融入紫砂壶的造型创作之中。受到大江东去的滚滚潮流,这种奔流不息的步伐,让人联想、让人敬畏,仿佛不紧跟其脚步,就会被其抛下远去,浪淘沙的情感便在壶面的波涛中隐含而生。

二、作品“大浪淘沙壶”的造型搭配

传统紫砂壶有着自身特有的结构特征,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壶身大小,都会影响着形体各个部位的平衡,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品“大浪淘沙壶”虽然是属于全新的造型创作,但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提梁壶在紫砂壶造型中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款式,在近代之前,由于紫砂泥料制取工艺落后,烧制的不可控性,紫砂提梁壶通常会采用软提梁,但在紫砂工艺厂成立之后,科学的摸索和总结,让泥料制取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观赏性更强的硬提梁逐渐变多,作品“大浪淘沙壶”的提梁显得气势昂扬、古朴大气。方拱形态使作品的上层形成了一个稳定而独立的空间,这样一来壶钮的轮廓就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在这里选用太湖石作为壶钮,显然是为了引出壶面上关于“水”的部分的塑造,而提梁也因为壶钮的存在,衍生成了“天空”这种凌空感塑造了作品整个上部空间,曲直刚柔,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极具匠心。

除此之外,壶身中部的三重圈线,对应壶底的三足,壶流一顿一挫集约了出水的力道,并根据圈线平衡了壶身中部的重心,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样一来,壶面崩腾的水流就有了形体逻辑上的推动力,滚滚长河顺着圈线奔腾而过,静态的陶刻在思想中化作永不停歇的水流,壶流、圈线以及壶足搭配的恰到好处,即符合自然逻辑,又在形体上实用平衡。

总 结

该壶的创作中紧扣主题与搭配两个要点,遵循传统紫砂壶的表达方式,以简洁的形体及装饰语言来展现主题,亦精炼的造型组合来搭配出对主题的诠释演绎。提梁、壶钮、壶身、流、足还有装饰环环相扣,既显示出了提梁壶的美感和稳重,又用意蕴烘托起整体的气势,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大浪淘沙壶》瞿军强

猜你喜欢
大浪淘沙陶刻形体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The Poetry Conference 诗歌大会
大浪淘沙,浅谈荀况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色彩的解放——印象派绘画将色彩从形体中解放出来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