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芳 吴雨曦 王朝晖
自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起,裙撑成为西洋女装中的重要构成部分。①从最早的吊钟式裙撑,到洛可可时期驼篮式裙撑,再到 19 世纪末的巴斯尔裙撑,裙撑经过了数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也成为不同时期西洋女装造型变化的重要构成及影响因素。②无论时代和潮流如何更替,服装设计师们总在不断研究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而裙撑作为硬支撑的主要方法之一,一直是大体积服装设计和制作时常用的塑型方法。③尤其是现代的高级定制、礼服设计以及创意服装设计领域中,大体量支撑仍是设计师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外相关行业中,对裙撑的制作仍参照平面结构进行设计和制作。如Francis M.Kelly 在《European costume and fashion 1490~1790》④一书中,有不少裙撑构造的示意图。另 Janet Arnold著《Pattern of Fashion 4》⑤中也有一个巴斯尔裙撑的复原研究。在目前国内相关行业中,制作裙撑时多采用简易塔裙的结构及树脂鱼骨、硬纱等材质,造型效果和变化相对有限。导致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多种,一是设计师对西洋服装发展脉络及构造了解浅薄,对裙撑结构制作形式仍陌生;二是缺少相关的实物进行参考,多数都是从画作或照片中看到服装,而无法了解内部裙撑结构。近几年国内学者针对西洋裙撑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朱蕾对文艺复兴至 19 世纪的部分裙撑形态有所描述,其着眼点主要是从艺术史和生活史方面讨论服装形态流。⑥何艳迪对裙撑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⑦黄帼鸿等对无骨裙撑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该文虽然是基于现代服装市场的礼服裙撑研究,但相关工艺的实验性研究方法值得借鉴。⑧
目前国内有关巴斯尔裙撑的专题性论文几近于无,裙撑虽然已经不再是现代女性着装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在国际高定秀场及各类创意类服装中,裙撑仍是大体量服装造型的重要支撑部件,其结构及形制仍存在研究和探讨的必要性。19世纪末的巴斯尔裙撑,突出强调臀部的体量塑造,从类型丰富性及结构复杂性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本文以巴斯尔裙撑的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分析,结构复制实践,对巴斯尔裙撑进行理论研究及实践论证。图片资料主要来自于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网络发表的信息,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 Nuits de Satin Paris博物馆等,该类博物馆资料图片清晰,裙撑的时期、材质、尺寸等信息均有介绍,可满足本研究对资料准确性、完整性的需要。
图1:乔治 ·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午后》,1884~1886年创作
图2:骨架型裸架式裙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编号2015.728)
图3:骨架型布架式裙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编号2008.89)
在西洋服装发展史上,女性着装体量最盛当属文艺复兴时期。而作为扩充服装体量的重要配件——裙撑,也诞生于此时。此后数世纪,不同时期的西洋女装之造型、体量变化多依托于裙撑的形态及结构而产生变化。
巴斯尔裙撑出现于1868年,由于巴斯尔裙撑对同时期女裙形态的影响,西洋服装史常将1870~1890期间称为“巴斯尔时期”。⑨巴斯尔时期女裙形态剪影,可由该时期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名作《大碗岛的星期日午后》(1884~1886)略见一斑(图1)。画中女性均着日装,上衣紧小合体,胸部形态在紧身胸衣的塑托下饱满圆润。正视状态下,下裙在臀及底摆纬度变化不明显,且前中平整。而侧视图表现为,后中腰线至臀围线间的夸张隆起和弧线型的轮廓造型。此时紧身胸衣和裙撑的穿着配合,是对女性胸、臀体“S”形特征的强烈表现。此后,巴斯尔裙撑以其突出强调的臀部造型特点,对近现代“S”型女装廓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课题研究参考巴斯尔裙撑实物资料共50例,分别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法国Nuits de Satin博物馆,英国维多利和亚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京都服饰研究所(The Kyoto Costume Institute)以及中国丝绸博物馆,年代集中在1860~1990。其中1870~1890期间实物数量较多,为巴斯尔裙撑的盛行时期。从材料及制作形式上看,此一时期巴斯尔裙撑大体可分三类,即骨架型、填充型及褶裥型。依据具体结构工艺,每类在款式上另有细分。
所谓骨架型,是指用纵横交错的支架来塑造体积空间,是最为传统的裙撑制作形式。⑩15至18世纪,裙撑横向或纵向的骨架材质均为鲸须又或金属圈等。而进入19世纪,裙撑制作日趋简易轻便,无论是克里诺林裙撑还是巴斯尔裙撑,尽管横向骨架仍为金属制,但纵向骨架则多以布条替代,通过骨架的不同排列构造,达到后中臀部的隆起造型。⑪根据材料及制作方式,又可分为无面料的裸架式和覆盖面料的布架式两种样式。
裸架式,是指无罩布的单纯骨架样式。通过调整横向或斜向骨架间长度差值和交叠角度,来实现臀部的体积扩张。纵向布带的作用在于控制间距及稳定框架。裸架式除有横向、斜向骨架变化外,还有长、短变化(图2)。其中,斜向排列的骨架裸架式巴斯尔裙撑,其后中轮廓弧线起伏最大的,也是最为典型的巴斯尔样式。⑫
布架式,是指在金属骨架之外,再覆盖一层罩布的巴斯尔裙撑。裙撑中金属骨架的纵向间距及横向围度差,最终决定着裙撑后中的弧度和形态,罩布及系带则起到连接和稳定的作用。从造型来看,布架式裙撑的整体形态犹如一根蜿蜒的管道,窄而长(图3)。此外,布架式底摆常有单层或多层荷叶褶裥装饰结构,应是为裙裾较长的外裙修饰所用。
填充型集中出现于1885~1975年间,在现存1875年前后的裙撑实物中,部分裙撑去除金属骨架,开始使用填充形式完成体量塑造。每件样式、材质各有不同,无完全定式。以短款居多,其长度多为腰线至大腿根部。
相对于骨架型,填充型小巧、精致,内部填充物类型丰富,除谷壳、羽毛、蕾丝外,还有金属圈、弹簧等硬质物填充(图4)。如京都服饰研究所(KCI)收藏的一例1880年裙撑(编号AC3157 80-8-47),由带金属襻腰带及三只蕾丝面料制作的筒状布袋构成,每只布袋中都置放有一根金属弹簧(图4中)。不同于骨架型裙撑只使用素色棉料,填充型的外层面料花色丰富,不拘一格。除马毛织造的条纹面料、印花棉布料、蕾丝等,也有去除外表布袋而直接采用藤编或金属网定型而成的巴斯尔裙撑(图4右)。
褶裥型巴斯尔裙撑无骨架、无填充,完全依靠不同方式的褶裥结构使得面料翻转、堆积,从而形成体量以支撑外裙。从我们目前所收集的巴斯尔裙撑实例看,褶裥型是三种类型中体量最小、最为轻便,也是数量占比最小的一种类型。
从褶裥方式和形态看,主要有两种细分样式。一是规律工字褶裥样式(图5左)。该样式有长有短,每层裁片由若干个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工字褶所构成。二是不规律碎褶样式,即采用多层不规律碎褶荷叶边的层叠堆积来实现局部体积扩张(图5右)。其制作形式与现代裙撑无异,也可看作是现代裙撑的雏形。此种结构裙撑的体量大小由其使用面料的厚度及挺括度决定。此外,也有个别抽褶式巴斯尔裙撑在边缘穿入钢丝,以形成更为蓬松和饱满的体量。
(1)复原对象选定与分析
本次裸架式复原选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裙撑(编号2015.728)作为复原对象,如图2所示。此裙撑为19世纪70年代典型的斜向交叠裸架式样式,由上下两部分骨架构成。底部环形骨架由13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环轮组成,圆环围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整体前高后低。上部骨架为14个圆环两两交叠而成,利用环轮的围度差及交叠角度变化,形成后中逐渐增大的隆起形态。上下两部分骨架由左右四条及后中一条纵向布带来牵引上下部并连接于裙腰上。
在结构制作上,裸架式巴斯尔裙撑是通过布带的牵引对骨架进行有序的排列,其复原难点及结构要点如下:
① 圆环材质的选择。由于裸架式裙撑上部圆环需两两交叠,且部分悬空,故而要求骨架材料具有一定硬度、反弹力,且不宜过重,在试用了常规树脂鱼骨、金属丝等材料后,确定圆形藤条的韧性、可塑性及稳定性,更适于交叠式环轮骨架制作。
②圆环间距及整体形态的稳定性控制。由于裸架式在纵向的支撑极为有限,而横向骨架层数多、角度变化丰富,故而在制作时容易移位、变形。经多次试验总结得出,纵向支撑的稳定性是制作的首要条件。在制作时,先确定裙撑长度,再将人台高度调至裙撑腰线至地面高度,即裙撑长度的位置,并将纵向布条分别固定于人台腰部及地面,保证纵向长度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上下部分环轮。
③下部圆环间距及周长计算。下部环轮形态结构看似简单,但不计算间距及周长,会形成各环之间围度偏差过大,最终导致裙撑失衡而变形。经试验,可按式1计算出布带上每个圆环的间隔距离。此外,由于裙撑后中部的布带倾斜,为了使圆环排列保持相对水平,后中布带的间隔距离要加上0.2~0.3厘米的差值。在整个结构稳定之后,开始排列下半部分的环形骨架。按式2得到每个圆环间周长的差值,用最大圈的周长减去差值可计算出每个圆环的周长。
图4:1850~1900年间填充型巴斯尔裙撑。左为英国V&A博物馆藏1875年前后巴斯尔裙撑(编号T.69-1980);中为京都服饰研究所(KCI)馆藏1880s裙撑(编号AC3157 80-8-47); 右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1880s裙撑(编号C.I.53.72.17)
图5:褶裥型巴斯尔裙撑。左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1880年前后裙撑(编号:C.I.38.23.282);右为法国Nuits de Satin Paris博物馆馆藏裙撑
图6:骨架型裸架式裙撑圆环制作
在以上公式中:C为裙撑圆环的周长;L为裙撑相邻圆环之间的布带距离;n为裙撑圆环的个数。
(2)复原对象制作
① 裙撑下部圆环制作:首先,将裙腰以及左右两侧、后中的双层布带进行排列,并固定绷紧(图6左)。
②裙撑中部圆环制作:进行底部环轮的间距计算,并在布带上进行标注,将最大圈的圆环与地面固定,调节人台高度,使每条布带都保持紧绷的状态,以防止在制作过程中松动而影响形态。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对圆环进行整齐地排列,并在布条上做标记的地方将布条与圆环固定(图6右)。
图7:骨架型裸架式的巴斯尔裙撑复原作品
图8:骨架型布架式裙撑的内部扁状藤条骨架复原
图9:骨架型布架式裙撑的布托平面样板
图10:骨架型布架式的巴斯尔裙撑复原作品
③裙撑上部圆环制作:制作前,再次确定纵向布带处于绷紧状态。将藤条分别左右贯入,压于布带下,并于后中相互交叠穿插。由上至下,依次交叠,围度由小至大。通过调整藤条与布带叠压的角度,可调整后中的弧度大小。角度越小,后部弧度越大。最终完成裸架式裙撑的制作(图 7)。
(1)复原对象选定与分析
本次布架式复原对象为大都会博物馆馆藏1870年代(编号2008.89)的巴斯尔裙撑(图3)。该裙撑由上下六个半圆形轮骨构成,外覆红色棉布料。由侧视图清晰可见,六个轮骨排列角度各有不同,以形成后中的隆起和弧线形态。
在结构复原之初,研究曾尝试运用现代裁剪思维,即以横向布片上下缘的弧度差来形成轮廓造型,但制作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得出布架式巴斯尔裙撑的结构复原要领在于:一是必须先完成内部骨架,再外覆布料,进行定位立裁;二是外罩布托除横向分片与弧度变化外,中心线处亦有明显的弧度变化,故而需中线断裁。即左、右各裁片分别缝合后,再进行中线缝合 ,而后穿入藤条,方可达到骨架与布托的稳定。
(2)复原对象制作
① 以扁状藤条搭建骨架。在搭建的过程中,仍以前述公式进行基本计算,以确定轮骨的长度和间距。借助橡筋进行节点链接及定位,制作中每个轮骨的角度需多次调整以达到裙撑理想的轮廓弧线,最后骨架成型(图8)。
②覆布立裁。在完成骨架的基础上确定布片位置,进行记号标记。不仅需标记出后中心线的位置,还要标记每一个骨架的位置及走向,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因布托的不平整而导致裙撑变形。最后通过连接对位记号,修正线条,可得到布架式裙撑布托的平面样板(图9)。
③布托缝制与固定。将裙撑布托左右片缝合,并在标记处缉缝出骨架的形态,再将藤条依次穿入。将裙撑骨架前档部位的横向藤条去除,以制作内部的横档系带,裙撑的形态可通过系带的松紧进行微调,最终完成布架式裙撑制作(图10)。
(1) 复原对象选定与分析
巴斯尔前期主要以支架型裙撑为主,直至19世纪后半期裙撑的体量逐渐减小,结构类型也由支架型向填充型转变。填充型复原对象为英国V&A博物馆所藏1875年前后的巴斯尔裙撑(编号T.69-1980),采用红地欧芹花纹印花面料(图4左),藏品命名为“Bustle Pad”。
该裙撑制作要点:一是层叠拱起的形态是填充型裙撑造型的关键。错落有致的起伏形态有助于腰部至臀部弧线的形成,并能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层叠结构,该类填充型裙撑从下至上的制作步骤尤为重要;二是材料填充的饱满程度将直接影响裙撑的造型效果。巴斯尔时期的填充型裙撑选用的填充材料主要为谷壳和稻谷。为了更好地还原填充型裙撑的形态,复原作品选用的是与原材料相近的稻谷。
(2)复原对象制作
针对编号T.69-1980的基本复原过程及步骤简述如下:
① 该填充型裙撑分为三层连体结构:第一层填充为基底层;然后,根据其形态绘制第二层的平面结构(图11左)。
②在制图基础上,首先将第一层裁片按分割线分别进行填充缝合,然后将单独的第二层裁片再进行缝合填充,并与第一层填充裁片相固定。随后,以相同的方式填充第三层(图11右)。
图11:左为填充型巴斯尔裙撑的平面样板;右为填充型巴斯尔裙撑的层间缝合制作
图12:填充型巴斯尔裙撑复原作品
图13:褶裥型巴斯尔裙撑复原作品
③为了使腰部到臀部的线条弧度缓和流畅,要对最上层的裁片进行打褶处理,在裙撑侧面开一小口,将每一层填充至饱满并用手工缝合,使得最上层的填充形态更加饱满自然,最终完成填充型裙撑的制作(图12)。
(1) 复原对象选定与分析
褶裥型也是巴斯尔裙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出现标志着巴斯尔裙撑逐渐走向轻量化。复原对象参考法国Nuits de Satin Paris博物馆的图片资料,见图5所示的规律工字褶裥样式。它可通过抽褶量的多少和层叠密度来调整裙撑体积的大小,制作方式简便。
(2)复原对象制作
相比前两种类型,褶裥型裙撑在制作工艺上相对容易。复原对象为三层抽褶分层结构,研究首先根据测量的臀部尺寸对其进行面料长度与宽度的估算,制作类似塔裙的平面结构图。而后依据平面结构图裁片,制作顺序由上至下,对每块裁片依次进行三折边的抽褶处理,并与下层面料进行车缝固定,最终完成褶裥型裙撑的制作(图13)。
巴斯尔裙撑的结构和制作工艺是对服装史中裙撑制作的发展与沉淀,其丰富的结构类型和复杂的制作工艺在现代设计中仍时常被借鉴运用,并在廓形的塑造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对各大博物馆中的图文信息资料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实践复原研究得出:(1)从制作形式上观察,巴斯尔裙撑分三大类,即骨架型、填充型及褶裥型,每一类型下又可具体细分。不同类型的巴斯尔裙撑随着时间推移,形制结构日趋简便;(2)骨架型巴斯尔裙撑的结构核心是其骨架的构造。在裸架式巴斯尔裙撑的复原中,精妙的骨架比例关系是裙撑结构制衡的关键;在布架式巴斯尔裙撑的复原中,骨架构造要先于裙撑形态出现,骨架的形态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着裙撑的外部形态;(3)填充型和褶裥型巴斯尔裙撑的结构要点,是以不同形式的堆叠在臀部形成空间量作为支撑,从而产生夸张臀部的效果。
注释:
① 要彬、华梅:《西方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第12-40页。
②李当岐 编著:《西洋服装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
③张黎、张浩:《从裙撑的演变看服装的装饰性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饰》,2007第4期,第46-48页。
④Kelly Francis M and Kelly Chuck,Schwabe Randolph,European Costume and Fashion 1490-1790,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Press, 2012,P15-32.
⑤Janet Arnold, Patterns of Fashion :The Cut and Construction of Clothes for Men and Women C1560-1620,London: MacMillan Press,1985,P78.
⑥朱蕾:《近世纪西洋女装风格演变》,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8年。
⑦何艳迪:《试论裙撑的结构工艺与应用》,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年。
⑧黄帼鸿、张欣:《无骨裙撑结构设计探析》,《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0-43页。
⑨包铭新、万芳:《一瞥惊艳:19-20世纪西方服饰精品》,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1页。
⑩Cunnington, C.Willett and Cunnington,Phillis,The History of Underclothes,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Press,1992,P15-89.
⑪Doreen Yarwood,Fash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1500-1900,London: B.T.Batsford Press,1992,P56.
⑫Waugh, Norah,Corsets and Crinolines,London:Routledge Press,1990,P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