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荷锄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
在新时代,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城市化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快速涌入城市中。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的城市社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社区居民多样化发展等,给我国社区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所谓“社区服务”是指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福利和服务。社区服务的目的在于缓解社会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用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区服务”自1987年首次提出以来, 一直深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正式宣告我们进入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新阶段。[1]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了社会服务体系。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联合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部署了社区服务思想重点任务,有力地引领了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2010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确定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信息化水平。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民政部也于2016年11月发布《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统筹城乡角度对社区服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城乡社区服务的发展蓝图,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呼应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2]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8亿多,占总人口近60%,比2016年末城镇人口占比增加1.1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以上,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201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以上。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到2017年城镇就业形势尤其研究。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安排的城镇就业困难人数持续保持在2500万,就业总量压力非常大。2017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近3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庞大的城镇人口,众多就业困难群众,人口老龄化严重再加上频繁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服务压力。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基层群众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市场效能较弱的不足。与此同时,社区服务内容包含医疗卫生、就业、教育以及养老等多个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而研究社区服务新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大踏步向有计划地市场经济转变,在这场激烈的社会变革中,传统的城镇基层管理组织发生剧变,曾经公有制体制下的纳入所有职工管理的单位体制逐步开始解体,不再承担各项社会和政治职能,也无法依靠单位全面管理和控制员工。同时,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批人开始涌入城镇,形成“民工潮”。频发的社会流动人口,加速了单位制的瓦解,个人对单位的依赖逐渐降低,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整个社会的“去单位化”,影响城镇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对国家管理的微观组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国家再也不能通过单位实现对城镇居民的控制和管理。为避免因单位制解体而出现社会分散、社会失序等问题,社区作为城镇基层社会生活的区域性共同体,在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3]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服务新模式,成为了社会改革重点。
“社区”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将其定义为同质人口构成的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社会共同体。[4]英国社会行政学教授查德·蒂特马斯最早提出“社区服务”这一名词。相对于国外学者,我国对社区服务的研究相对较晚,社区服务最早开始城市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在参考借鉴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在不同地区开展社区试点建设工作。
一般来讲,社区服务并非单一性质的,而是兼具公益与福利多重性质,因而社区服务包含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两大方面。像社区内体育设施、教育文化等服务项目都是公益的,而一些私人承办的商业店铺涉及的服务项目则是商业盈利的。社区服务基本涵盖社区居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五大体系”之一,在社区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没人管”成为生育二孩的最大阻碍,只有推进社区儿童托管服务,解决职业女性无暇照料幼儿的燃眉之急,才有可能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真正落地实施。依托社区,采用公建民营方式建立小规模、“喘息式”托育服务,政府提供场地、支持基础设备的建设,由私营企业进行场地运营。一方面可以借此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在服务妇女、儿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联合社会各界专业力量,保证妇女无须完全脱离劳动力市场,帮助爷爷奶奶照料孩子有喘息空间,另一方面又帮助一部分有学历以及抚育经历的全职妈妈解决就业问题,建立优秀的保育师资队伍。
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社区补偿教育服务,不仅要为社区居民提供育儿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增强社区育儿保健方面的能力,而且要有意识的关爱社区内的“留守”和“流动”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健康,从社区角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是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社区服务过程中要充分社区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有效规划服务半径的基础上,配套建设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家政、维修、出行、快递等各项服务,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比如建立生鲜超市,方便社区居民购物,建立图书馆、甜品店及咖啡厅等让社区居民享受便捷的服务,建立快递代理点,方便社区居民收发快递。
结合新时代发达的互联网购物模式,很多社区甚至与专业的电商公司合作,针对不同社区居民生活特点,个性化提供适合居民的专业化的生活服务,服务领域涉及金融、养老、旅游、亲子、健康等方方面面,为社区居民享受高品质生活服务提供了保障。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时期,我国的独生子女养老负担加重,随之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和子女教育抚养经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尤其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如何妥善照料老年人的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社区养老让老人依然居住在自己家中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在能保障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基础上,社区通过充分调动社区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疏导和物质保障服务,例如,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社会营养餐、上门打扫卫生、陪同看病;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疏导、聊天等服务。
经过我国社区服务多年的实践,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融合社区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安全、社区规划及社区医疗卫生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根据居民需求和就近原则,将政府服务延伸至社区的公共服务。例如:原本需要由民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分别负责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经过社区服务站整合,可以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妥善办理。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可以将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等延伸到社区的各个家庭,直面社区居民,进而提高了社区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比如,在社区内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为社区育龄妇女提供微利有偿或者无偿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非营利组织是我国社区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非营利组织运营灵活、自主经营,在整个过程中秉承着自愿、自主和自发的原则,能够通过志愿者服务参与模式及时了解、反馈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提高居民整体社会参与度,建设和谐社区,例如在节假日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为社区内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爱心午餐,陪老人聊聊天,了解一下老人的生活和家庭情况,提高社区其他居民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并且,在志愿者的参与协调之下,非营利组织在拓展社区服务经费来源,减轻基层财政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中,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社区打破原有的生活聚居模式,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合在一起生活。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其社区建设、服务作出了科学、详细的规划,但是加强社区服务新模式建设依然困难重重。必须从社区教育、社区配套设施、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领域的推动,才能真正建立标杆示范社区。进而将这种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