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柿林村:丹山赤水好去处

2019-07-16 10:18沈炳荣
浙江林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赤水古村农家乐

沈炳荣

编者按:

如何利用好天然的资源优势打造绿色产业综合体?如何实现人文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完美融合?自“两山”理论提出以来,浙江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余姚柿林村、乐清石斛谷、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云和梯田4个典型,以生动翔实的案例,为读者展示在习近平“两山”理论引领下,浙江各地如何实现将“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产业升级,实现山水与人文的融二为一。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的柿林村,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传统古村落为主韵,结合休闲运动、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山村。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风景区。柿林村四季皆景,大有可观。每年4—5月份便是四明山上樱花盛开的季节,满山的樱花、红枫再加上翠绿的茶园把柿林村装扮得格外缤纷美丽。到了金秋十月,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柿子与古村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秋日山居图。

好山好水原地貌

柿林村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的建设,早在2003年就把生态环境纳入村庄规划建设。2018年初,村班子又把创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列入了2018年工作计划。为此专题召开了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创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动员会,并成立了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围绕建设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发展定位,以丹山赤水风景区为依托,保护柿林古村、挖掘山村文化,着力打造“生态优美、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山水旅游胜地。

自然风光迷人,适合休闲度假。柿林村拥有粮田面积572亩,旱地面积341亩,柿子林面积200多亩,山林面积620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污水处理率100%。村中有10个山塘水库,两条大溪流:一为北溪,源自四明山镇梨州,至柿林白鳖洞附近出境,注入鄞州区皎口水库;另一为赤水溪,贯穿整个丹山赤水风景区。由于地处高山台地,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拥有丹山赤水、柿林古村、红色遗迹(中共四明山第一支部)、四明道观、红柿满村、沈氏人文等景观。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浙东乃至长三角地区居民怀旧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景区景色秀丽,景点景观迷人。柿林村的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飛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30多处其他景点组成。区内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休闲娱乐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地。

人来人往重文化

步入柿林古村,村内的一口同心古井承载着整个村庄的故事和传说,连接起了“沈氏”一族一脉相承的血缘亲情;巍峨的丹山崖壁屹立于村庄对面,石壁上至今还留有宋徽宗的御笔亲书“丹山赤水”四个大字;山脚下的赤水溪常年奔流不息,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瀑布、深潭,与溪上的绝壁、奇岩、古桥共同构成了一幅诗意的山水自然画卷。除此之外,景区内还有幢起岩、撒药台、四明道观等自然风景,山水风光秀丽雅致,历史文化氛围浓郁,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互为交融。

将人文魅力融入建设,弘扬古村乡土文化。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柿林村根据村落独特的人文魅力,通过重修沈氏宗祠,传承祖训,改善民风,把这一元素特点融入村庄的建设之中。始建于道光四年(1824)的沈氏宗祠,经过二次重修,现已成为柿林人了解柿林历史的好去处,成为余姚市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辟中共四明山第一支部纪念室,展示柿林村厚重的红色文化,使之成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古树名木标上年龄,展现柿林村久远的生态文化。柿林村有一处古树林,主要树种是千年古山樱桃、千年金钱松和数百年树龄的香榧。这些古树名木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俨然已成为柿林古村承载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象征。每年金秋十月,柿林村都按期举办一年一届的丹山赤水柿子节,届时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除了柿子采摘,游客来到柿林村还可以去茶文化体验点,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村里的民宿、农家乐还会不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如手工DIY、打年糕、做青团等,增加与游客的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切感受古村乡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勤学勤劳创品牌

柿林村有着丰富的山水、人文、红色资源优势,村两委会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依托景区打造农家乐、特色民宿基地,逐渐形成了“游丹山赤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山水田园旅游模式,营造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创自有品牌,增经济效益。柿林村属山林经济,柿子、茶叶、竹笋、花卉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吊红”柿子播种面积200多亩,年产10多万公斤,产值60多万元,2006年柿林“吊红”正式注册为“阳春红”柿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品牌。茶叶1200多亩,产值50多万元。满坡遍山的茶树,犹如翠龙蜿蜒盘旋,与青山秀水为伴,与清风云雾为侣,成为四明山上一道绿色的风景线,为山区林农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柿林村有竹林400多亩,盛产毛竹、竹笋,其中又以“笋干菜”“羊尾笋干”为主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笋干菜、羊尾笋干等农副产品的销量也日趋增加。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全面带动旅游改革。柿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2002年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成功开发“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使其走上转移产业、增收致富的门路。2016年研发的柿子酒,在2017年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世博会上荣获金奖。随着这几年柿林村旅游业的发展和柿子酒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销量也节节攀升。目前,柿林村拥有农家乐餐馆23家、民宿15家、总餐位数1430个、床位250余张,全村旅游从业人员达200余人,可以极大满足游客的需求。柿林村倡导的不仅仅是生态发展的村庄,更有村民求美、审美的情怀,耸立的不仅仅是漂亮的民居,更有村民对幸福生活的自豪。

猜你喜欢
赤水古村农家乐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古村之晨
古村研学感知传统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古村之友面向全国征集100位创客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