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鹏 张桂玲
摘要:李白的诗歌中,月是李白最爱的意象,他常以明月入诗,给明月注入了丰富的内蕴;或寄托相思之情;或寄寓人生追求;或用明月窝理;或表现旷大洒脱的情趣。
关键词:思乡;人生追求;哲理;旷达情趣
唐代文化的交汇融合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而其中最引入瞩目,令人心神牵动的是李白的创作,而在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化身。
以明月寄托思乡之情。古人远离家乡、亲人,当时的交通不便,各种社会联系不够发达,而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离合的联想和想象。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遇到的普普通通的月夜,诗人在夜里,望着明月产生乡情,《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它所抒发的乡情,以柔美、温和为特征,它内含的感情力度极小,自然也不会引起人的强烈激动,但使它与普通人们的感情活动合拍了。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以明月寄寓人生追求。李白漫游天下,他的眼界开阔了,心志也更高了。他也有古来读书人“大济天下”的愿望想要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可是他由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变成了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这中间,他的足迹遍及多半个中国,他受到许多挫折磨难,也结交了不少朋友,他在政治上没找到出路,可他的诗却名满天下,于是玄宗亲自接见,李白被安置在御林院,做了御用文人;李白并没有因为来到长安,把往日的傲岸与豪放收敛,因为得罪了权贵,他自己也终于提出还山的请求,此后他四处漂泊,生活很不安定,但他的笔还是那么雄健,他的感情还是那么奔放,还是以“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正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所表现的满怀豪情,飘然欲飞,真想飞上青天摘下明月,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应与形象写照。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表现出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以明月寄寓人生哲理。唐代时一个文化政策方面比较开明、开放的朝代,一方面,文人们尝试着从社会和人本身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对客观物象作更深刻的哲理化思考,月亮的东升西落,盈虚循环,亘亘独照自然成了诗人进行哲学思考的载体。李白有一首《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向我们揭示了明月万古如一,而人世间则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华如练人却千里,人也只是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诗中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以明月表现旷放洒脱的情趣。李白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他蔑视礼法,权贵,想超越世俗现实,追求个性自由,李白青少年时期即遍游名山,三年长安供奉生活之后,隐居蜀中,出蜀后再度漫游,这种生活经历养成了他傲岸不屈、卓然特立的伟岸气质,旷达洒脱。他的这种人格精神在对月亮的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月亮与诗人的交流既体现诗人个性;又是诗人洒脱情趣的意象。如乾元二年,他在流放途中遇赦后,返回红陵南游岳阳时,作《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雁引愁心去,山街好月来。“用雁写愁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而飘逸的李白不会让这种愁苦永驻他的心中,那冉冉升起的一轮圆月,充满着温润的笑意暖暖地注视着诗人,仿佛时山口特地为诗人街来,来抚慰诗人,诗人心中的那份驚喜可想而知。
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笔下展现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的不同情怀,作为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月亮蕴含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的主观的人格意志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李白和他的月亮的诗就如空中的玉盘,永远传递着人世间的脉脉真情,永远在静穆的空中发出白玉一样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
[2]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
[3]骆玉明、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