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 郭彦波 曲从俊
仲夏时节,湖畔荷塘滴翠、杨柳依依,美丽宜人的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中心公园清风拂面,鸟鸣不断。
镜头延伸至漯河经开区中心公园西南,顺着绿意盎然的东方红大道一路向西,道路两旁集聚着可口可乐、嘉吉、旺旺、统一等世界500强企业15家,平平食品、利通液压、协鑫光伏等国内500强企业6家和行业百强企业20家,东方红大道由此被外界誉为“500强大道”,颇有一种神秘感。
是什么力量促成经开区“与巨人握手”“与强者共舞”?是什么“魔力”,吸引这么多“大块头”在这里投资兴业?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竞争力和内生动力。筑好产业‘巢方能引来‘金凤凰,只有‘环境高枝才能筑就‘发展高地,要想在发展中胜出,我们就必须在营商环境上胜出。”经开区人给出的答案精准而又铿锵。
转作风——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诗经》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如果说企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金凤凰”,那么一个地方干部执行力、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环境就是发展软实力,也可以说是适宜凤凰栖息的“绿色梧桐”。
为倾力打造适宜企業成长的“绿色梧桐”,漯河经开区以“两学一做”常态化、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三年行动和“双争”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最强执行力,全面优化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掀起了一场深入而广泛的“植梧”行动。
“召开这次大会,就是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纠正不良风气,大力倡树优良作风,经开区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转变作风上当好全市的标杆。”2018年5月15日,漯河经开区召开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动员大会,一场深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整改行动在经开区全面展开。
在深化作风建设上,经开区党工委一班人,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时时处处严要求、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转,一级领着一级干,在干部转作风、提素质、敢担当上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
讲学习,提素质。为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2018年经开区党工委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13次、“会前一刻钟”学习30次,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强责任,严监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其中县级干部签订10份,部门一把手签订31份,副科级以上干部签订54份。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2018年,全区党政纪处分14人,其中重处分3人、诫勉谈话6人、批评教育5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题。
敢碰硬,出实招。针对不讲政治不愿干、不求实效不真干、不想担当不敢干三大问题,在“聚焦、碰硬、深入”上出实招。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抓起,从整治本部门、本单位突出问题抓起,追根溯源、精准发力、综合施治,强化措施,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让经开区干部作风大变样,“随叫随到、雷厉风行”“立马就办、办就办好”成为一种风尚。
从“抓项目”到“造环境”;从“要你来”到“你要来”;从“官架子”到“店小二”……干部作风的转变,让经开区风生水起,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经开区驻外招商办工作人员、共产党员孙建伟,干事雷厉风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外出招商、企业需求随喊随到,被企业亲切地称为“编外厂长”。
他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落在干部身上,都要看他们如何担当、如何奋斗、如何奉献,如何做漯河人、如何做共产党人。”
2018年12月,由于新招引的盐津铺子没有注册、立项,不能进行土地招拍挂。春节临近,如果3天之内不能解决注册、立项问题,要等两个月后才能进行土地招拍挂,这将严重影响该项目的进驻。
“我们两天完成!”孙建伟立下“军令状”。经开区各部门迅速行动,通力合作,一路绿灯。当晚,孙建伟带着一整套资料,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奔赴湖南长沙企业总部,签字、盖章等程序一气呵成,随即又连夜返程。第二天,顾不上休息,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任务。
被誉为“环保卫士”的共产党员姜国庆,在炎热的夏季,冒着刺鼻的臭气,带队翻井盖,深入下水道,排查污染源;为了把“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在萌芽状态,共产党员刘哲峰带队夜查,他们每天要走两万步,每年要换两双鞋……
干部作风的转变,不仅“转”出了经开区和企业的“清”“亲”关系,也“转”出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湘江路管理办公室仅用15天就完成席郭村一期征迁工作,后谢镇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液压科技产业园项目涉及的6个村200亩土地的征迁工作……
作风的大转变也给经开区发展带来新气象。经开区2018年实现辖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581万元,同比增长25.6%,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市第一;在6次获得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再次夺得全省“二十优”产业集聚区称号。
抓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由35项证照23个部门往返办理,改为工商窗口“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归集、一档管理”,办结时限从以前最长5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最短两个小时;推行“十个一”,办理登记注册事项一次办妥……漯河经开区的行政审批效率领跑河南,被评为“外商眼中最佳投资园区”。
看到这串数字,人们不禁要问:漯河经开区——这个离郑州不算近也不算远的城区,能做到如此高效的服务,为什么?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2017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漯河市政府迅速行动,积极争取成为河南自贸区外享有“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地区。经开区敢为人先,大胆尝试,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区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方案。经过省级部门反复征求意见,中央编办、省政府批准,2018年6月16日,经开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谈及“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家感受最深。
“过去办理相关证明往返一趟最少半天,现在只需交给代办服务专员,半小时就能搞定,这改革真正改到心坎里了。”汇龙液压总经理赵会芳道出了众多“证照分离”改革受益者的心声。
如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经开区围绕“材料减至更少、流程优化至更简、证照整合更全”的目标,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线下,优化整合涉企部门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开办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免费邮政快递”的运行机制;线上,依托漯河政务服务网打造连接市、区两级部门的“证照分离”协作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许可办理机制,出照后15分钟内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信息通过平台推送至相关审批部门,相关审批部门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信息认领,一个小时内向平台和市场主体反馈事项办结信息,审批部门许可科室在一个工作日内反馈本部门监管科室,实施事中、事后分类监管……
“政府是服务企业的,政府服务企业好不好,审批时间是一面镜子。”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明欣对经开区创造的审批登记速度记录颇为自豪:建设性项目行政审批缩短至38天;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印章刻制及备案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
经开区印发《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以高品质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高品质营商环境成为经开区更加出彩的新标识,致力于打好优化发展环境“组合拳”,营造便利高效政务环境、开放公平市场环境、公正透明法治环境、诚实守信信用环境,努力打造全国、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了抓实营商“软”环境,结合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仅2018年,收集涉黑涉恶线索107条,破获刑事案件10案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逮捕20人,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强力震慑。截至目前,没有再次发生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堵门堵路的现象,为项目快速推进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打造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
“之所以选择在经开区投资,就是觉得与其他地方相比,漯河经开区各方面综合评价是最好的,下一步还会继续增加投资。”今年5月17日,前来参加在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的福建宏绿集团董事长黄天金认为,经开区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投资环境从上到下都非常好,服务意识强,而且交通、物流网络四通八达。
政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就回报以发展的奇迹:虽不在中原的最佳地理位置,不具备最优的资源禀赋,在经开区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的小区域里,却生长出超500亿的双汇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15 家,国内500强企业6家,行业百强企业近20家,还有一大批“隐形冠军”和无数中小微企业,多次被表彰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十强产业集聚区”“省标准化行为良好企业示范园区”“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
“筑好巢”——招商引资释放“磁场效应”
今年2月18日上午,经开区隆重举行“2019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近年来,经开区作为漯河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遗余力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增后劲,优化营商环境,热情贴心服务,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一个个项目的精彩凝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彩,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呈现出‘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焕林在致辞中表示。
他说:“此次集中开工奠基的深圳景田、盐津铺子、福建宏绿、国泰达明等10个项目,总投资52亿元,既是经开区招商引资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开门红的一次生动实践。”
3月13日,香港绿色金控集团、软银中国、中林森林控股集团多位企业高管来经开区参观考察,共谋投资交流合作。
4月8日,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此次投洽会上,经开区与美国嘉吉食品成功签约投资2亿元的20万吨预混料生产项目……
“这几年,有一个明显现象,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業龙头和一些新兴产业扎堆经开区。现在几乎每季度都要举行一次集中开工仪式,每周都有两三家企业登门拜访、洽谈合作。”李明欣副主任告诉记者。
他说:“经开区作为漯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我们不会坐门等客,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按照客商重量级、项目签约高质量的原则,围绕食品产业、液压科技、食品包装与机械产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招商工作。”
经开区需要哪些企业?有哪些优势?客商关注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经开区每年以食品博览会为媒,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食博会领导小组,下设各工作部,印发《开发区参加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实施方案》,对市定招商邀商、项目签约目标任务进行细化落实。各工作部按照要求高标准开展筹备工作,确保邀请一批重量级客商,签约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在此基础上,经开区从上至下,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全区招商邀商活动紧锣密鼓、井然有序。
大员上阵,强力邀商。今年,经开区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苏州、上海、成都等地,拜访重点企业、重要客商,加强与圆通集团、嘉吉集团、上实集团等企业高层的沟通交流,推动项目进展。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先后8次带队赴京、津、沪、闽等地区招商,共拜访上海投资企业协会、成都食品工业协会等国内知名商(协)会5家,对接福建力诚、福建宏绿、北冰洋食品等知名企业30多家。
驻地招商,精准对接。经开区驻外招商小分队以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为主,紧盯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区域,完善目标企业库,重点邀请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知名品牌企业和知名商(协)会负责人。
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经开区以“中国(河南)第十三届投资贸易洽谈会”“2019年成都春季糖酒会”等重点节会为契机,积极寻找意向性投资企业,储备招商项目,邀请客商参加漯河食博会。在平平食品年会上,向参会的近千名供应商发出食博会邀请函;充分发挥赵洪亮、闵权鹿等区内优秀企业家在业界的影响力,邀请一批高成长性的创业团队来访考察。委托成都食品工业协会、福建商会等有影响、有信誉的商(协)会,组织一批知名食品企业来漯河参会、考察洽谈。
在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经开区招商引资硕果盈枝。在今年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上,签约项目9个,覆盖食品产业、液压科技、现代服务业、食品包装与机械制造等领域,总投资60.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6亿元。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经开区何去何从?
“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发展使命,经开区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我们将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一扛到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力争到2020年,基本确立四大产业在全省领先优势;经济总量增加一倍,再造一个经开区;全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区属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确保每年20%以上的增速,达1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使经开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经开区人的豪言壮语,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精彩的未来。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向未来。在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中,我们相信经开区会给河南、给漯河,也给自己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