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7-16 05:26李永强江淑平陈光友

李永强 江淑平 陈光友

摘    要:“综合实习”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建立有效的“综合实习”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在总结以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实习内容的规范性、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实习成绩的评价体系、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协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实践表明,多项举措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效果,为培养制药工程领域新型领军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33-04

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1],仅仅通过理论课有限课时的教学很难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科人才。专业“综合实习”是通过深入制药企业及药物研发基地,对化学原药合成工艺、生物制药工艺及药剂加工等内容进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教学过程。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是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支撑和延伸,是基于工科专业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内在特点而开设的,也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支撑内容[2]。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前三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也是一次对接和检验,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另外,学生通过对制药企业的直接认识以及对制药行业发展的了解,也有助于其毕业前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全新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展“综合实习”教学探索并进行大胆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综合实习”教学体系和模式,以提高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出制药工程领域领军型人才[3]。

一、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综合实习”教学活动中以实践促理论的学习动力不足

笔者长期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及对学生实习过程表现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程没有理论课程重要,缺乏从实践中培养自我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积极意识和内在动力。(2)部分学生认为“综合实习”等实践课程只要按时参加、完成实习报告就可以顺利过关,至于实习过程到底有没有收获,思想上并不十分重视,放任自己充当“旁观者”角色,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3)通过从小学到大学数十载在“象牙塔”中的学习思维,少数学生追求毕业后就业岗位 “高大尚”目标,对制药企业、生产基地存在片面认识,认为自己毕业后不可能去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因此没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在这上面。综上原因,学生参与“综合实习”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收效不大。

(二)“综合实习”计划、方案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两个方向,涉及化学、化工、药学、生物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以学校优势学科农药学为专业建设背景,被定位为学校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教学,也因此要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上述各主要学科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原药合成生产工艺、生物农药发酵及分离纯化工艺、药剂及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涉及药物研发中心和农药终端销售市场、农业合作社及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因牵涉多家实习单位,而这些单位生产活动又是根据市场需求机动调整安排的,故造成了实习内容不统一,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另外,新老教师的更替、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教师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实习内容存在差异和不稳定性。

(三)教师年龄组成偏年轻化、青年教师专业实践

能力欠缺

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占有较大比例,是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主力军[4]。不少高校存在青年教师比例偏大、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6—2017年教师队伍为例,24名教师中,1970—1979年出生的教师占到总数的54%,1980—1989年出生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9%,而1969年之前出生的教师只占17%,正高职称仅占25%,博士占比92%。青年教师一般是从高等院校或研究院所应届博士毕业生中选拔招聘,从“学校到学校,从博士生到教師”,其理论知识方面较丰富,但相对缺乏生产一线实践经历,导致专业实践能力不高、较长一段时期内不能很好指导学生“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5]。目前,尽管高校一般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有较规范的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但主要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方法进行的,而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则基本是空白。因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机制,青年教师自身也很难主动到生产一线合适的岗位进行系统锻炼和实践技能培训。

(四)教师参加“综合实习”教学积极性不高

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在全球历年都有多家机构发布,而评价体系和依据中以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为指标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校在对教师考核指标制定中也受此影响,往往片面的以“SCI”论文多少或影响因子高低来评判教师的综合业绩,而包括“综合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部分则占比例较低,甚至无从体现。在这种大指挥棒的导引下,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十分沉重[6]。为了达到职称评审对文章的要求,多数青年教师把大量工作时间花费在了科研实验室里,从而丧失了参加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综合实习”环节积极性不高。

(五)考核学生“综合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笔者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考核主要针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总结报告。教师在评定成绩时,主要依据实习总结报告的内容给出分数或等级。而学生的参与度、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则因为缺少“抓手”和难以量化,一直不能被反映在最终评价体系中。这种过于单一的成绩评定模式,导致不能有效评价学生对实习内容的实际完成度,也不能有效对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六)实习基地建设亟须加强

“综合实习”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输送到社会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以及正确就业观的形成。而功能健全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则是实习顺利开展、实习最终取得预期成效的前提保障[7]。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实习基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习基地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滿足多个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需求;(2)实习基地偏远、较分散,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教学实习基地”在陕西西南部秦岭北麓下的宝鸡太白县,而“斗口试验站”又在陕北长武县,一南一北、地理位置偏僻,路途遥远;(3)实习基地只能满足“综合实习”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例如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一般需要到多个实习基地才能全部完成。此外,随着各个学科的快速发展,实习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充,而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和滞后,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综合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目前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启动和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性实习教学基地,以满足当下“综合实习”教学的需求。

(七)高校和地方企业协同育人积极性不高、合作

机制有待完善

制药工程是一个强调实践性的工科专业,单靠高校自主建设的实习教学基地远远不能满足综合实习内容的要求,因此社会制药行业就成为开展“综合实习”教学的重要场所。笔者在近年实习教学参与中,发现少数地方企业因担心学生到厂区影响其正常生产管理或存在安全顾虑,而委婉拒绝高校学生进厂实习,导致“综合实习”教学经常更换地点,甚至不能按计划开展。事实上,这反映了一些地方企业缺乏与高校协同育人的意识,缺乏人才危机感。现代制药产业科技含量高,工艺技术是核心,而人才又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和创造者,因此人才是现代制药企业的灵魂和命脉。企业与高校联合育人的结果,将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具备过硬专业素质的人才充实到企业生产研发中,将反哺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动力源。

二、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实践

和探索分析

(一)实习前积极动员、明确实习目标,提高学生

积极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从2012级学生开始,每年“综合实习”教学开展前一周专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学院主管领导、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全部实习指导教师和当年参加实习的全体学生均参加大会。会上,一是就“综合实习”的目的意义进行重点解读;二是就实习方案和内容进行周密布置与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对实习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一清二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三是专门就此次实习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进行强调。为了保证实习效果,需严格要求实习纪律,即实习期间实行“早晚签到、随时查岗”的制度;学生任何一个实习任务段不参与,实习总成绩“0分”制。实习动员大会在最后阶段会预留一些时间,学生对实习期间有任何疑惑或个人困难,均可在动员会上提出,参会教师给予现场解答或给予必要帮助。综合实习在改革前,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上不够重视,学生中产生“参不参加都行”的想法;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身在曹营心在汉”,充当“打酱油者”角色,心不在焉;此外,千方百计找理由请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改革后,学生认识到了“综合实习”是对大一到大三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检阅,是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大练兵,尤其对自己未来就业或者读研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学生思想上不再存在任何抵触情绪,反而全程积极参与,整个实习环节表现主动活跃。比如在化学原药合成车间认真观察各个反应釜设备布置,以及主动和车间主任沟通,钻研反应工艺路线。2016—2018年连续三届学生,无一人缺席实习。

(二)制定“综合实习”课程标准,规范实习内容

随着国内外制药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内涵及外延均在发生变化[8]。为了顺应时代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切实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14年修订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修订前相比,变化较明显的是开设课程总门数明显增加,课程学时却有所缩减。在此背景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调研部分国内综合院校同类专业的基础上,对“综合实习”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规范,最终制定了《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实习方案、计划、内容等进行了标准化。此外,还组织长期参与“综合实习”的教师编写了《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对各实习环节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说明。自此,实习指导教师按照《标准》组织实施综合实习,实习学生人手一册《指导》。学生在“综合实习”教学开展前可以提前预习做好充足准备,明显提高了实习效率和保证了实习内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三)多项举措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中,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纸上谈兵、面对实践教学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首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定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即在刚入职1—2年必须跟随一名经验丰富的教授或研究员进行“跟班”学习。在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参与的青年教师和导师分在一个大组,让青年教师跟随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结束后要进行考核。其次,学校鼓励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每年抽出1—3月时间主动到各个教学实习基地驻点参与一线生产实践工作,也鼓励教师在实习基地完成相关科研课题。此外,学院或教学系也根据情况组织青年教师到各制药企业进行培训和交流学习,或者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教学研讨会学习提高。例如分别于2014年、2016年在广州和贵阳举办的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制药工程专业80%青年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并在研讨会上交流分享了综合实习等实践课程的教学经验。通过上述举措,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四)完善“综合实习”教学成绩评价体系

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既要提交详细的实习总结报告,还要提交记录每天实习内容的实习日志。实习总体成绩(满分100分)由三大部分组成:实习参与度(30%)、实习报告(40%)、实习操作(30%)。实习参与度又包括四项指标:实习准备、实习考勤、实习表现和团队合作;实习报告则包括实习日志和实习总结两项指标;实习操作包括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三项指标。各项具体指标均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学生总评成绩分为不合格(低于70分)、合格(70—79分)、良好(80—89分)、优秀(90分以上)。通过对近三届(2016—2018届)实习成绩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近几年实习改革,学生成绩100%达到合格以上,达到优秀的学生比例分别为77.1%、80.2%和87.5%,呈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

(五)加强“综合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制藥工程是一个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针对工科专业的特点,可统筹“林产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建立具有“多重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既能一方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同时又能保障部分教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项目[9]。目前学校在杨凌已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学中试教学基地”,在宝鸡眉县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药安全应用示范基地”,可供制药工程专业开展综合实习教学。这些基地除每年接纳本校相关专业实习学生外,还可接纳省内外其他高校的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同时还承担着部分省部级科研课题任务,实现了教学和科研共用,拓展了教学基地功能,提高了综合利用率。此外,还有一批为制药工程等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规划的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陆续启动。

(六)建立高校和地方企业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

尽管高校启动了一批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但是因为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大、周期长,固定教学科研人员少,故综合实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尚需借助社会制药行业的支持。改革前,与社会制药领域的联系主要是依靠实习指导教师个人与生产企业的关系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具体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因企业自身人力资源调整,相关部门负责人变动较快,给指导教师与企业顺利沟通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因企业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变动导致沟通异常艰难。针对此种情况开展的改革措施为:首先从全学院或兄弟院系科教人员中收集梳理与制药行业领域的合作与联系线索,从中筛选出行业内生产发展良好、管理规范、能保证“综合实习”教学高质量完成的制药企业和公司;其次由学校或学院统一委派实践领导工作组前往相关企业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商榷沟通;最终签订校企协同育人协议,并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多方面努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于2016—2017年春季分别与陕西麦克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西安恒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诺普信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挂牌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学校或学院与制药企业官方正式的合作关系,就有力保障了“综合实习”教学环节在相关企业的顺利开展。

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工科专业,以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为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涉及生物学、发酵工程、化学合成、药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专业综合实习是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习”教学效果的优与劣直接关系着高校最终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尽管部分高校通过对“综合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国制药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故今后仍然需要对“综合实习”教学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各个高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对 “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找出其中关键制约因素,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大胆改革和实践运用,力争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制药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制药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慧,张珩,祝宏,等.制药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 初建[J].药学教育,2015,(1).

[2]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1).

[3]李潇,洪海龙,景慧萍,等.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6,(24).

[4]陶勤.被代表与弱势化——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地位的教育社会学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8,(2).

[5]罗晓燕,任福正,刘宏伟,等.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 培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1).

[6]姜捷.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问题及其缓解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7]周靖靖,罗杰,梅莉,等.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17).

[8]张起辉,徐溢,何丽,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新思路[J].化工高等教育,2013,(4).

[9]金林红,罗亮指,薛伟,等.农药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收稿日期:2018-11-16

作者简介:李永强(1978—),男,陕西南郑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JY11020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研融合、企业合作的农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Y17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