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晨 张书凤
【摘要】本文介绍了荷兰社会语言学家扬·布鲁马特(Jan Blommaert)为代表的欧洲社会语言学派提出的“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并以其核心概念之一的“移动性”为理论基础,以上海市双语公共路标为例研究并探讨了中英两种语言符号的移动潜势以及和使用者的关系,借此分析了上海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均衡程度,并为本地公共路标语言标注的修改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路标;移动性;移动潜势;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
【作者简介】谢晨(1997.03-),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张书凤,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1.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全球化一般指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进行整合的过程,也包括语言的互联互通。语言在全球化中作用重大,因此将语言研究纳入到全球化框架下是必要的,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以Jan Blommaert为代表的欧洲社会语言学派提出了“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the sociolinguistics of globalization)新理论,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导。在其视角下,“全球化是有关社会语言的;语言内在于全球化过程”。该学派以三个核心概念——标准性、超多元性和移动性——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复杂多变的社会语言现象。其中移动性包含两大课题:“移动潜势、移动的人和移动的语言”。本文将简要介绍移动性相关概念,并以上海市双语公共路标为例,主要从移动性的两大课题切入,通过对上海市双语公共路标的分析来探讨在中国情境下这两种符号移动性的相关问题,包括现存移动潜势的大小、地域变化及背后体现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均衡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心理,最后由此分析上海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均衡程度并对本地公共路标语言标注的修改提出建议。
2.移动性。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移动”,相对应的,全球化社会语言学的特点之一则是“移动性”,它对以往以“静态时空观”进行研究的语言学提出了挑战。Blommaert(2012)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关于移动的社会语言学”,即和语言有关的不同因素(不同的语言符号、使用语言的人)都可以在物理、社会空间中进行移动。因此,移动性要对两个课题进行研究:一是不同语言的移动潜势,即不同的语言怎样赋予人不同的移动潜势,以及不同语言的移动潜势有无差别和差别的大小;二是移动的人和移动的语言,即人怎样在社会空间中通过语言获得或失去移动潜势,他们会不会主动对这些语言加以选择或发展。在中国情境下,我们选取了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以(双语)公共路标为例来探究这些核心问题。
1.语料收集与分析方法。本文中涉及的双语公共路标资料由实地拍照和线上官网数据统计结合的方式取得。我们根据图片内容确定语言景观单位的数量。除图像资料外,我们还对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并且使用这些公共路标的中外行人进行了线上调查,询问其语言使用状况、对公共路标所提供信息的满意状况、个人看法等信息,作为此次调查的参考资料。
2.语料区域收集和抽样方法。为保证收集的图片资料的丰富性和普遍性,我们收集了轮渡、公交和地铁三种不同交通工具的公共路标图片资料。
针对轮渡,我们分两组在线下抽样收集了包括靠市中心的闵行区、黄浦区若干条(杜吴线、陈行路等),以及市区外围的浦东区若干条(东昌路、三林路)共计40张图片、89个语言景观单位。由于上海轮渡没有相关官网提供轮渡线路及指示信息,所以对此我们只收集了实地资料,包括站名、指示路标和公告信息等类。
针对公交,我们实地收集了上海市(除崇明区)15个市辖区共计200个公交站牌信息,在上海公交官网上收集了上海市16个市辖区共17个公交站牌信息。由于公交站只设站牌,极少有公告或指示路标,因此我们只收集了公交站牌信息。
针对地铁,我们实地采集了13条地铁线路名称、站名信息和指示公告,共计50余个语言景观单位。在上海地铁官网上收集了官方已发布的18条地铁线路的名称及站名。线上和线下收集到共445个地铁站名信息。
我们对国内外行人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并对获得信息的有效性进行了判断、整理和分析,借此研究移动的人和移动的语言的关系。
3.语言景观信息标注和分析方法。通过参考Ben Rafael (2001)和Gorter & Cenoz(2006)研究语言景观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我们标注了收集到的语言景观图片资料,并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以下归纳总结:(1)语码类型(中文/英文/英汉兼有/中文与汉拼);(2)语码数量;(3)语码突显性;(4)信息类型。
1.不同语码类型的分布。我们将所有831个公共路標按语码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总体上单语景观中只出现了以全部中文标记路标的情况,共246个,占30%,没有出现以全部英文做标记的情况;而英汉双语的数量最多(561个),占67%;中文与汉拼的数量只有23个,占3%。可知总体上公共路标大都由英汉双语标记。
统计发现,针对轮渡,英汉双语的公共路标数量占比(57%)高于全部中文的路标数量占比(35%)。但公交的公共路标中,全部中文的数量占比高达93%,没有以中英双语标记的路标。相反,在地铁的公共路标中,英汉双语的路标数量占97%,全部中文的路标数量仅占3%,可以说地铁站内几乎所有的路标都由中英双语标记了。
2.不同信息类型以及使用的不同语码数量之间的关系。从不同信息类型及其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地铁站名(83%)、指示路标(11%)多用英汉双语标记,公交站名(81%)和公告信息(11%)的路标主要以全部中文标记,而在中文和汉拼类型中,以公交站名(70%)占主要地位。
3.中英双语语码使用数量和语码突显性分析。根据视觉符号学理论,我们分析了上海市双语公共路标的中英语言符号的突显性:从视觉效果来看,字号、颜色、分辨度等因素会影响其突显性;另一个影响因素大类是排列方位:优先语言符号排在中心、上方或左侧,而非优先的处于边缘位置(底部、右侧)。语言符号的突显性能直观反应其社会地位,因此突显性是语言景观分析时的重要指标。
据此我们发现,94%的公共路标上的中文突显性大于英文突显性,中英语言符号突显性相似的情况只占6%,而没有出现英文突显性大于中文突显性的情况。
4.小结。上海市公共路标的语码类型较多,信息类型丰富,双语景观的数量占比过半,其次是单一中文的路标,体现出良好的国际化程度。但整体上中文突显性最强,反映了在语言多样化的表面下,蕴含着强势语言(中文)占主体地位的特点。
1.中英语码的移动潜势。
(1)整体角度。在国际化都市上海市,公共路标是一种重要语言景观,它不仅要满足国人(母语为中文)的出行需要,而且也要满足外国行人的多样化需求。从市内不同语言出现的场所和提供的信息類型来看,67%的公共路标(包括地铁和轮渡的站牌、指示路标、公告信息等)使用中英双语标注;这说明大部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具备了基本的英汉语言知识后,一般就能在沪利用交通工具出行。但只有中文会出现在所有包含不同信息类型的公共路标中,即中文标识是上述所有信息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由此可见在上海市,中文的移动潜势是最强的,相比之下英文的移动潜势更弱。
(2)轮渡的公共路标。轮渡路标也以英汉双语标记为主(57%),集中分布于多数站名和指示路牌,但只有中文会出现在所有包含不同信息类型的公共路标中,所以中英两种语言的移动潜势仍和总体情况相似,即中文的移动潜势大于英文的移动潜势,但两者差距略大于整体情况的差距。除此之外,包含“公告信息”的公共路标大都(76%)以单一中文标识,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行人来说,及时获得这些公告信息(如暂停运行、禁止携带违禁物等)会很困难,而对于掌握了汉语的行人来说,在只有中文标识的前提下也能顺利出行。在“公告信息”这一信息类型中,中英语言的移动潜势差距更大。
(3)公交的公共路标。公交站牌及线路名称几乎全部都用单一中文标记,极少数情况下只会出现中文和汉拼共存的情况。这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行人的出行造成了极大困扰,他们难以根据公交的公共路标获得有效信息。在公交路标中,汉语和英语的移动潜势差距是最大的:汉语的移动潜势占据了压倒性地位,而英语几乎不向人们提供移动潜势。
(4)地铁的公共路标。从数量上看,地铁的线路名、站名以及指示路牌上几乎都以英汉双语作标识(97%),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国内外行人都可运用公共路标无障碍出行,也能及时获得和出行有关的具体信息(如换乘线路)。由此可见,在地铁的公共路标中,汉语和英语的移动潜势几乎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5)小结。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汉语,它是移动潜势最强的语言。而英语虽然是全球范围内移动潜势最强的语言,但即使在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市的公共路标语言中,也无法与本土语言的移动潜势抗衡。由此可见,汉语在全国范围内的移动潜势很有可能都会大于英语。
2.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及其移动性。
(1)国内行人的移动性。我们通过线上中文问卷,调查了72名上海市行人的公共路标使用情况。为了确保样本普遍性,被调查者身份和年龄各异,包括20岁至60岁左右的学生族和上班族。调查显示,9成行人在使用这三种公共交通工具时,都会使用公共路标上的文字指示信息来帮助出行。其中认为“路标上提供的汉语文字信息能帮助自己顺利出行”的,且“帮助很大”或“帮助一般”的行人数量一共占比96%左右,说明在汉语文字信息的指导下,绝大部分国内行人都能顺利出行,即汉语向其提供了强大的移动潜势。
针对“路标上对应的英文信息能对你能起到帮助作用吗?”一问,近60%的国内行人认为路标上的英文信息有一定帮助(包括“帮助很大”和“帮助一般”),说明英文向这6成行人提供了移动潜势,但这种情况下的行人数量比中文能够帮助的行人数量少了近3成。
不过,在剩下的4成行人中,有近35%的行人一般不看英文信息。其中“懂英语,但中文路标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了”所以不看英文信息的人数占80%,因为“不懂英语”才不看的人数占20%。这说明,即使是懂英文的行人,也会优先选择汉语路标出行。除此之外,认为“中文信息帮助很大”的人数占比远高于认为“英文信息帮助很大”的行人占比(约高45.83%)。
综上可得:相比英文,中文能为上海市的国内行人提供更强的移动潜势,因为排除路标信息错误的情况,所有的公共路标起码都具备一定的、有效的中文信息。而且大部分行人即使通晓中英双语,也会优先选择中文来增加自己的移动性。
(2)国外行人的移动性。我们还对目前暂住于沪的32位外国行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成国外行人的母语为英语。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外国行人在沪搭乘这三种公共交通工具时都会使用公共路标上的信息,其中75%的外国行人对英文路标信息的有效性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说明绝大多数外国行人在英文信息的帮助下能顺利出行。其余25%的外国行人对英文路标提供信息感到“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有时路标上没有提供英文指路信息(占比约78%),或英语翻译不太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占比约12%)。后者因涉及到英文翻译准确性问题,所以我们不作探讨。结合用英文信息获得移动性的75%的外国行人,和其他两成因英文信息的缺失而丧失了移动性的外国行人可知,在上海市内,英文向外国行人提供了更大的移动潜势。
参与调查的外国行人可根据不同语言使用情况被分为两组:汉语学习者和非汉语学习者。其中汉语学习者约占半数,对于他们来说,即使懂得简单的汉语,也一般不会使用路标上的中文信息,因为汉语对他们来讲毕竟是第二门外语,他们仍习惯性地选择英语来获得移动性。我们进一步地调查了其余半数非汉语学习者是否愿意为了在上海更方便地出行而学习汉语,结果显示其中26%左右的外国行人“愿意”,而其余约74%的行人则表示“不考虑”。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这74%不考虑学习汉语的外国行人主要因为暂住于沪而认为没有学习汉语的必要,其次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出行中用简单的英语就足够了。
综上,在上海市内大部分的外国行人能凭借公共路标上的英文信息顺利出行,即对于他们来讲英文的移動潜势更大。通过他们在公共路标上选择特定的语言(英语)帮助自己出行,以及绝大部分非汉语学习者不考虑学习汉语的情况来看,英语更能向他们提供移动性,而汉语为他们提供的移动性较为有限。
1.上海市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情况。外语(本位中特指英语)在我国是难以撼动汉语的主体地位的,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实际需要,即在上海市对公共路标提供的信息有实际需要的人中,绝大多数是本国人,虽然上海市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沪,但总体上国人数量远超外国人,所以汉语的实际需要也远大于英语的实际需要;二是语言政策,公共路标上的中英文信息都需要在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下进行标注,为了兼顾全球化趋势和中文主体性地位,官方通常会用相关的语言法规政策来对公共路标的文字制定施加影响。
结合以上理论和数据我们可得:上海市的本土化程度比全球化程度高,因为即使地铁公共路标的中英文移动潜势基本持平,即在地铁公共路标的语言文字建设上基本上实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平衡,但结合其他交通方式和整体情况来看,中文的移动潜势大于英文的移动潜势。不过,这种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差距在可接受范围内,因为从上述提到的实际需要来看,对以汉语作标记的公共路标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以英语作标记的公共路标的需求量;从语言政策来看,汉语的移动潜势大于英语符合保持中文主体性地位的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英文标注的公共路标的数量总体上已达到多数(67%),且结合问卷调查来看,虽然少部分外国行人在运用中文公共路标时有困难,但大部分认为已有的路标能帮助出行,且大部分非汉语学习者认为暂无必要学习汉语,由此可知目前公共路标中的英文信息已经为这些外国行人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移动性,那么这种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差距在目前来看是比较合理的。
2.向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提出的有关改进公共路标语言的建议:
(1)针对线下双语公共路标的数量和内容设置。我们建议重点加强公交站牌名的中英双语路标建设,在线路较短、站名较少的公交线路的站牌上可将站牌名设置成中英双语版本;而如果因线路长、站名多且名称长所以不方便在空间有限的公交站牌上添加英文译本,我们建议张贴二维码,外国行人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相关站牌名称的英文信息;或者将公交站牌设置成双面站牌,一面提供中文信息,另一面提供英文信息。
我们发现所有交通方式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缺陷,即有些较长的通知信息或者公告信息缺乏英文译本,我们建议设置一些简单的手册取阅架,上面放置英文译本供外国行人参考;或者张贴二维码,外国行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得相关公告信息的英译版本。
(2)针对线上双语公共路标的改进建议。由于一些外国行人在出行前会到相关公共交通工具的官网上查找信息,我们建议上海市轮渡和公交的官网可以加强建立、完善有关交通线路和站点的英文名称,以及和线下相同的公告信息的英文版;或者可以直接建立英文版的官方网站供外国行人参考。
此外,由于互联网的线上空间较线下空间更大,我们建议以上各种信息除了用中英双语进行线上标注之外,还可以按照来沪的外国人口占比的高低,即使用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的人口的多少,用第三种(如韩语)或(若有余力的话)更多种语言进行标注。
3.针对保证中文的主体性地位建议。我们认为在努力提高全球化程度的同时,也有必要保证中文的主体性地位。在公共路标的语言设置中可以结合结构(字号、颜色、大小写)和方位(优先语言符号会排在中心、标牌上方,而非优先的会处于边缘位置(底部、右侧))因素调整中英语言的突显性,如将中文的字体放大、设置更亮眼的颜色、增加文字和背景板的对比度,将英文字体缩小、减弱文字和背景板的对比度;或者将中文置于标牌上方或中间、英文置于底部,以突显性中文符号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杨·布鲁马特,高一虹,沙克·克霍恩.探索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中国情境的“移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2]田飞洋,张维佳.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4(02):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