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霞
摘要: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用好多媒体,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和方法的问题。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在同课异构、学生思维发展、课堂教率提升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效果良好。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同课异构;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4-0084-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是21世纪教育现代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教学有效整合,从而优化教学的相关问题。下面我谈谈在当今推广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应坚持怎样的理念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1 信息技术在“同课异构”中作用显著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究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月8日上午,在合肥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基地“送培送教”的活动中。我有幸观看了两个老师不同的设计构思的同一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的课堂教学。
一节是来自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的夏永立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一课,听完后,让我眼前一亮,原来练习课还可以这样上,夏老师主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部分借助教具学具进行。课程从头到尾都穿插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适时借助教具学具,一节课以“剪剪剪”贯穿,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培养了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另一节课是来自巢湖市人民路小学的魏胜生老师,也是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课,这节课全程是借助多媒体信息展示,以“从剪到拼”贯穿整节课,以及魏老师的精彩的问题设计和信息技术的配合恰到好处,数学的抽象与严谨瞬时就变得直观生动,让学生从观察和比较中学会如何思考问题。
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全程都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说精彩纷呈,直观形象,课堂容量大,学生反应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听完这两节课后,真正懂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含义,同一课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尽管教法、问题设计、教学步骤不一样,但殊途同归。我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教学中,成效显著。
2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才能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所以教学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教学的必然要求。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有人认为,主要凭借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达到这点。但很多老师(特别是中老年老师)为了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制作课件,往往欲速则不达。而利用这个时间去构思如何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上好每节课也能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西园新村小学夏老师的课里,我就看到了,有目的地借助信息技術,结合其他的手段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给他的这节课增加了不少的亮点,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轻松地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如我在讲述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时,由平时的教具难体现,而利用多媒体可见将完全相同的两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经过翻转,移动,组合,构成一个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问题就迎刃而解,是学生便于理解,锻炼了其观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信息技术运用得体,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既是教师设计的初衷,也是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标明确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甚至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需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把“人教”课堂变为“机灌”课堂,让信息技术越过“辅助”之界。这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易患下这样的毛病,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这样会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虽然,运用多媒体能够使课堂容量增大,加快教学进程,但学生注意力有限、接受能力有限,大容量的呈现,只能让学生应接不暇。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想象、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来不及仔细看和独立思考,没有认知的深化,没有思维的碰撞,更谈不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震撼。因此,合理使用是前提,我们不能多用、滥用,更不能随意使用,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理解、探究、思维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力争教学效果最优化。另外,还须一提的是,也是有效利用的之大忌,多媒体成了“黑板”,仅仅是一种呈现载体。如果是这样,我们倒不如用传统黑板,那更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设计得当,借助教具和学生动手操作也能达到相应的目的,不使用信息技术未尝不可。坚持有效运用理念 ,不要被信息技术绑架,会用而且能用好当然可以给课堂增加亮色。
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特别是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数学的抽象与严谨瞬时就变得直观生动,成为学生乐意学习的重要学科。由于其能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深爱教师热爱与青睐。但近年来个别教师患上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依赖症,动不动就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上课,忽视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辅助定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用好多媒体?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和方法的问题。
信息技术运用恰到好处,有利于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有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强有力的工具,学生更乐于投入到现实、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一定是辅助地位,除了恰到好处,还要因人而异,能熟练运用当然可以辅助教学,给教学带来更大的方便;反之,过分追求信息技术在课堂必须要用,可能给一部分教师带来的只会是困扰而不是帮助。
参考文献:
[1] 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同电化教育,2014(12):85-88.
[2] 盛娟.教育信息化下创新思维与微课融合在教学中的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0):122-124.
[3] 邬少飞.基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合的信息化教学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0):128-129.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