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
——基于非正式学习与创造性教学

2019-07-16 07:15王腾宇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乐谱弹奏创造性

王腾宇

我们希望儿童从他们自己心中“发展”出这个或那个的事实或真理,我们叫他自己思维、自己创造,但却不提供能够发动并指导他们思想所必需的任何周围环境的条件。任何东西都不能从无中发展出来,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发展不仅仅指获得某些东西——它是经验的发展,发展成真正需要的经验。

——约翰·杜威《儿童与课程》

启蒙教育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学更是如此,音乐启蒙教育甚至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轨迹。传统的音乐启蒙一般从学习乐谱开始,乐理知识似乎是儿童开启音乐之路的必需起点与基石,否则便是不完全、不扎实的音乐教学。但是许多教师发现,孩子们一遍遍学着难以理解的乐理知识,有时甚至需要运用认知范围之外的数学知识,这在无形之中会导致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慢慢减退。更有甚者,学习音乐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练习,并非出于热情与爱好,所以半途而废者也屡见不鲜。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音乐启蒙才是“好”的启蒙呢?在音乐启蒙教育中,到底应该是音乐基础知识先行,还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素养和感性认知放在首要位置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教育系的“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为音乐启蒙教育提供了一片新的视野。

“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用音乐讲故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提倡通过故事,让儿童演奏他们心中的声音。每个儿童对声音的认知都不尽相同,比如表现“暴风雨”,教师可以规定这节课需要练习和解决的技术问题,然后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规定的技术范围内,演奏自己喜欢的、想象的声音。于是,孩子们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演奏,攻克技术难题,并享受学习的乐趣。“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强调技术先行,重视听觉训练,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所有权”,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使用传统的乐谱,而是教师(或与学生一起)设计乐谱。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教育系采用“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进行幼儿启蒙教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许多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虽然还不认识五线谱,但已经能够演奏比一开始就学习五线谱的学生更难的曲子了。教师还通过“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引导还未识谱的孩子们一起合作表演了多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非正式学习”与“创造性教学”两部分。

一、非正式学习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化,音乐教育也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音乐教育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得以突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的教育理念的转变。

正式学习一般指发生在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学习,这种环境中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驱动的,有明确的目标和课程计划,并且对学习结果进行严格的评估与评定。①正式学习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学生也比较被动。音乐教育中的正式学习通常是基于乐谱知识的学习。

然而,儿童的学习并非只能在严肃的课堂之中发生,他们生活的每个部分、每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课堂”,正如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所提倡的: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自身的经验和成长,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喜爱音乐是人的天性,音乐的学习也应该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让他们在生动、鲜活的体验中学习。因此,非正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就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了。

非正式学习可以被描述为在正式教育环境之外获取音乐技能和知识的各种方法,对教育结果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评估模式,强调师生互动、非线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最重要的是, 决定教学过程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②音乐教育中的非正式学习模式,旨在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语汇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即兴能力等,并且十分强调音乐的听觉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让音乐兴趣和“音乐力”伴随他们的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为打破以往合理化的音乐知识提供了机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以重新平衡,并允许学生创造新的话语 。③

二、创造性教学

由于“创造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创造性教学在教育改革中也逐渐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创造性教学,索耶(Sawyer)认为:创造性教学应被视为训练有素的即兴创作, 因为它总是发生在广泛的结构和现有的框架内。在创造性的课堂中,结构与脚本、灵活性与即兴创作之间应存在平衡。此外,创造性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包括探究式学习、建构主义、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机会。④伯纳德(Burnard)提到,创造性教学是为了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这种环境中“探险”,参与具有想象力的活动,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做事。⑤泽文(Zevin)将创造力定义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涉及想象力、创造力、‘商业’敏锐性以及做出不寻常选择的行为。”他还认为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工作包括高阶思维、动手实践的发明、富有洞察力的突破,这些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⑥等等。

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创造性教学的队列之中。艺术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艺术领域进行创造性教学,似乎成了返璞归真的必然。笔者将音乐创造性教学的一般特征总结如下:

无论是非正式学习还是创造性教学,都具有相同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发生在自然生动的环境之中;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多元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多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学的过程是热情、饱满的,学生的参与也是积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非正式学习与创造性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对音乐故事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也成为“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三、音乐故事教学案例

以下是以钢琴启蒙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一个“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的教案—《小狮子的玩耍约会》。

最初的钢琴启蒙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并通过这些元素来认识钢琴的构造与声音的联系。声音的基本概念包括“高低”“强弱”“快慢”“长短”等。通过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动物或者人物,将这些东西与声音概念建立联系,可以让他们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小狮子的玩耍约会》描述的是一只小狮子的日常生活,他追逐蝴蝶时快乐地蹦蹦跳跳,呼唤小伙伴们时高声呼喊,以及大黑熊笨重的脚步等,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特性来体现。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体验音乐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形象生动的“乐谱”,一边讲故事一边弹奏。音乐故事如下:

很久以前,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他的名字叫辛巴。他每天都会跑到山上,追着蝴蝶玩耍。(小字一组以上音域,三个音级进向上弹奏,轻快地)

他跑到山顶高声呼唤他的小伙伴们。(小字一组以上音域,向上弹奏小颤音,轻快、悠扬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踩踏板)

小伙伴们听到了辛巴的呼唤,一起过来陪他玩耍。(左右手交错弹奏二度音程,轻快地)

这时,一只大黑熊想要跟他们一起玩耍,但始终跟不上小狮子们的脚步。(左手低音区弹奏和弦代表大黑熊笨重的脚步,右手高音区弹奏二度音程代表小狮子们的脚步)

小狮子们和大黑熊都玩得大汗淋漓,躺在草地上吹风。(刮奏)

天快黑了,小狮子们和大黑熊要回家吃饭了。(左手向下弹奏和弦,右手弹奏二度音程,由重到轻,代表远去的脚步)

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边讲故事,一边弹奏钢琴,让孩子们在故事的语境中感受和辨别音乐元素的基本概念。乐谱设计要与声音联系,比如用画图的方式画出声音的线条,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音高感与色彩感,并引发“联觉”,同时乐谱设计也要尽可能地贴近音符的形状或形式,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音乐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音乐可以将生活中的物体与情感具象化,比如阳光应该是什么样的音色,怎么用音乐去表达?阴天应该是什么样的音色?小恐龙的脚步应该用怎样的音乐去描述?那小鸟呢?从小培养孩子的“乐感”,以及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如此一来,音乐故事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将更多的音乐元素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相结合,教师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加入一些表情记号,丰富故事的表现力,同时慢慢融入音乐基础知识。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故事的设计,并且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创造符合其特征的音乐,这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音乐。还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表演,互相帮助、合作、协调,展开想象力与创造力,享受表演的乐趣。

四、总结与思考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为什么教音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美国当代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认为,它包括学生的内部动机和激情气质的养成,在音乐活动中追寻音乐的灵性和真谛,等等。师生在音乐教学的所有场景中要确保音乐学习的根本宗旨是点燃、支持、活化、唤起、呵护、促进每个学生积极的音乐创造,并调动他们的快乐情绪,揭示艺术的深沉意义,增强个人的自信与认同感,以及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想幸福体验,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最大化地实现个人的和音乐的全面成长。⑦

与传统的音乐教学不同,“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强调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手指技术的训练、音乐听觉的提高、感性知识的积累、音乐能力的塑造,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等。在这种教学法中,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本身,而是让学生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为他们一生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合作演奏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意识。所以,“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秉承了非正式学习与创造性教学的教育理念,是开放的、自由的教学方式,无论是什么学科领域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更完善、更全面的人。

虽然乐谱知识在“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中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我们知道,当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乐理知识对他们来说就会十分简单。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但能使孩子们更加喜爱音乐,维持更加长久的学习兴趣,有着更加非凡的音乐听觉、更好的演奏技术与学习自主权。

当然,“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与学习进度来设计教学方案,以此攻克不同的技术难题,而且教学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配合度。总之,“音乐故事启蒙教学法”依旧在不断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之中,本文希望能给广大音乐教育同人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注 释

①Wright, Ruth.(2010). Informal music learning, improvis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7(1),PP.71-87.

②同注①。

③Wright, Ruth.(2014). The fourth sociology and music education: 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gration.Action, Criticism, and Theory for Music Education,13(1),PP.12-39.

④Sawyer, R. K. (2004). Creative teaching: Collaborative discussion as disciplined improvis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er,33(2), PP.12-20.

⑤Burnard, P. (2012). Rethinking Creative Teaching and Teaching as Research:Mapping the Critical Phases That Mark Times of Change and Choosing as Learners and Teachers of Music.Theory Into Practice, 51(3), PP.167-178.

⑥Zevin, J. (2013).Creative teaching for all: In the box, out of the box, and off the walls.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⑦舒飞群《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笔谈录(六)—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整体音乐学习观》,《中国音乐教育》201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乐谱弹奏创造性
山之高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乐谱:放飞梦想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