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芬
传统节日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根”,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我国有六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引导的。
一、节日主题活动
每一个节日到来之际,我都让学生收集与本节日相关的材料,了解节日的起源,相关传说,历史人物与故事,民风民俗,诗词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再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注重文化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用中深化。
教学《北京的春节》,我会让学生到家乡去了解本地过年风俗、过年美食以及制作过程,然后交流,在喷香的美食文化中感悟浓浓的家乡的味道,感悟浓浓的亲情;清明节除了要学生收集清明习俗,还要有一次亲身扫墓祭祖的经历,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节日的气氛;重阳节突出“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主题,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美德;中秋主题定为“团圆”,吃饼赏月;端午学生交流“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还可以讲述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经历。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有情境感受,有亲身经历,交流中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二、诵读节日诗文
在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值得细细地欣赏、品读。每天的20分钟晨读时间,我除了引导学生诵读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还会在每个佳节来临之际,带领学生吟诵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
吟诵王安石的《元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感悟浓浓的春节气氛;杜牧的一首《清明》,把我们带到了清明时节思亲祭祖的节日活动中;诵《端午》,屈原向我们款款而来;一曲《水调歌头》我们与苏轼一起思念远方的亲人;一首《嫦娥》把我们带到了孤寂的月宫;读林杰的《乞巧》,学生们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诗句中知道了乞巧节原来也是女儿节,是人们向织女乞求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诵读中除了明白意思,读诗首先要字正腔圆,还要指导学生用吟诵表达出古诗词的平仄与节奏,平声(一声和二声)读得拉长平缓,声调稍高点,仄声(三、四声)要读得短促些、声音稍低点,也就是“平长仄短”。还可以指导学生边击掌边读,“手舞足蹈”体会节奏美。我们说诗词可以吟,也可以唱,如《水调歌头》《月下独酌》《鹊桥仙》可以和学生一起唱出来。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传统节日文化就这样悄悄地植根于学生心中!
三、讲解节日故事
我们是在故事中长大的,故事陪伴着每个孩子的童年。每個学生都爱听故事,为了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每天课前3~5分钟我会给他们讲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后来慢慢放手让他们来讲,内容有成语、寓言、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小故事大道理、节日诗词、上下五千年、百科全书……从百科全书到节日故事,每个学生轮流上台讲,学生由最初的不敢上台到现在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故事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四、围绕节日写作
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感受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每逢佳节,学生交流后,我总会布置学生写传统节日的日记。学生春节写本地特色美食《荆州鱼糕的做法与吃法》《糍粑是这样做成的》《糯米包饺子》,清明写《扫墓》《清明祭祖》,端午写《赛龙舟》《包粽子》,中秋写《中秋话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重阳写《感谢××》《我为父母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库,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弘扬祖国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