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晓庆 苗晓萍
摘要:公务员作为一份职业选择,因其本身的特性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在众多工作中格外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而公务员面试更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大学生失利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出公务员考试热的一些分析,进而阐述公务员面试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在发现大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加以解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面试问题
按照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数据计算,2018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20万人,毕业生人数同比增长率逐年升高,就业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在这样的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份稳定的、高薪的、福利待遇好一点的工作,就是公务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国考报名人数为165.97万人,平均竞争比58:1,最热门的岗位竞争比2666:1。当前公务员考试中有三大特点:考的人多,要的人少,竞争激烈。而很多公考失利的人,会出现“一而战,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或者盲目的自信,或者极端的自卑,没有明确的剖析原因,寻求对策。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到和公务员选人用一样的方法,来甄选人才,那如何才能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本文探究的主要动力来源。
一、公务员面试中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在面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务员面试的要求
公务员的笔试主要考的就是行测和申论,“笔试看能力”,看应试的能力,因为准备时间长,针对性强,有的放矢;“面试看素质”,看综合素质,因为准备时间短,笔试的兴奋期没过,考官的压力等,而所谓的公务员面试就是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信息沟通或行为观察的一种人事测评手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洞察力。即發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故事、也有哲理,让你谈一谈对它的看法。
2.协调力。即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处理某一件事的时候,顺便协调其他的事情等。
3.言语力。即言语的理解、言语的表达,既要看懂题目,也要表达清楚。
4.忠诚度。即三观正、主意定,公务员工作也是纷繁复杂的,一般情况和突发情况并行,特别能锻炼人,也很容易让人疲惫,加之职业的倦怠期和社会的多重选择,所以公务员在选拔的时候,也特别看重大学生的沉稳和忠诚。
(二)大学生在面试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让考官觉得考生是重视这个考试,另外,还能让大脑稍微活跃一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过度的紧张不仅仅会影响正常发挥,还会使得结果差强人意,进而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而过度紧张的表现则是五花八门的,例如:进门的时候没有问好,答题的时候卡壳,或者是四肢会不自觉的乱动等等 。
2.时政敏感性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古代文人墨客对自己的要求,但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南抖音、北快手,王者荣耀遍地走”,很少有人的公众号里会有人民网、新华社等关注时事的,在拿到面试题目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例如2016年山东省考面试最后一道题目“怀才不遇是个伪命题”。
3.看问题角度片面:作为一个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作为一个为人民选择公仆的考试,公务员面试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是事件分析题目,其目的主要是用来考量考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在用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很多考生就会觉得是对身体的伤害,只关注了自己,而这些还有社会交流层面的,也不全是不好的,还有好的层面。以此为鉴,可见一斑,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看不透、看不全、看不好,也是很多考生在考场失利的原因。
二、面试中要求的能力与大学生实际存在的能力之间的差异原因分析
公务员面试的方法,在其他招聘当中已经逐渐被引用了,所以大学生在公务员面试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在其他面试中体现,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就业。
(一)理论深度不够。很多时政类的问题,包括一些哲理性的名言,都是很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很多重要的会议上多次提到的,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多的事件都是人民网、新华社反复提到的。而大多数考生对此却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
(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系统教育之后,实际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很多知识、很多领域都有涉猎,但因为高考没有面试,所以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心里有话,但说不出来。看过很多的故事、听过的很多的话,记录下来了,但是表达不出来,考场表现力不够,会让考官觉得那就是胸无点墨。
(三)行动力不足。眼高手低,很多事情没有做,就说很简单,真正让阐述过程的时候,又一无所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大学生最长存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活动不参加,没意思;创作不做,没难度;比赛不策划,没激情,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停留在了想象的阶段,真正到了用的时候,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三、社会实践系统化的初步探讨
针对以上论述,既然大学生在公务员面试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深入分析以后也找到了这些原因,那么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需要对大学生大学生活进行系统的构建。大学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大学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所以大学的社会实践需要系统化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策,具体来看:
(一)专业实习参观前置,专业导师配置。大一是大学生对未来规划的奠基石,他们对于大学充满着无穷的遐想,而且刚从高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会放纵,但更会迷茫。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导航的明灯,而专业导师做好开学第一课,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消除焦虑。但这样的课程不能只上一次,要细水长流,要不断重复,每两个月介绍一下最新情况,在大一打下坚实的基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确定定明确的方向。
(二)时政新闻常测,时政要事常议。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辩证的全面的看待问题,不偏激、不消极,能够正向的思考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是固化的,所以需要从点滴小事、从日常的生活中将这样的思维模式转变一下,耳濡目染方能初见成效,例如:校园广播,时政热点大赛、年终时政热点剖析、时政讲座等,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学生会、社团以及其他的组织活动。大学的活动纷繁多样,五花八门,种类多、数量多,很多学生盲目的参加,就像流水一样,只是人出席,不知道为了什么,更不知道会学到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会被遗忘。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大学参加的这些活动进行系统化的安排,大一主要是做事,部长安排,部员行动,培养行动力和执行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各部门配合的人际交往能力;大二就进行策划类活动,了解协同的部门、活动的流程,同时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汇报工作的时候,还能提升自己的表达力。与此同时,在大二的时候,一定要开展辩论赛、演讲和才艺比赛,有了大一的知识和能力的积淀,在大二开展这些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加的提升。
(四)职场礼仪以及职业技能大赛。大学是连接高中和社会的纽带,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一个学生应试能力的测查,如果单纯为了生活,初中学的知识就已经能够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所以职场相关的礼仪课以及一些职业技能大赛,在大二的时候就要开设相关的理论课程,大三的时候就要开实践实习课程,而且要作为一门必修的实践课进行考察,教会大家基本的职场礼仪,比如:进门要敲门,问候语,同事之间的聊天不要好奇等等,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合格的大学生。
四、结语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青年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主要的时间就是大学阶段,所以對大学阶段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则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四要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高校理论战线,2005,(05):121-122.
[2]吴晓晴.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1):13-14.
[3]张亚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着力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06):115-117.
[4]佟岩,袁博.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1):166-168.
[5]徐振宇,李凯琳.“公务员热”升温的原因探析[D].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2013.
(作者单位:[1]苗晓庆,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2]苗晓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