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战陕北重大会议的几点思考

2019-07-15 09:51庞雅瑄
祖国 2019年12期

摘要: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共中央从1947年3月18日到1948年3月23日转战陕北,共计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多华里,途径延安、子长、清涧、靖边、绥德、米脂等12个县。其中清涧县枣林则沟会议、靖边小河会议、杨家沟十二月会议为决定性会议,以这几次会议为线索,探索转战陕北中的重大战略部署,解析中国共产党拿一个延安换取一个新中国的智慧及勇气。

关键词:转战陕北   枣林则沟会议   小河会议   十二月会议

一、转战陕北的开始:清涧县枣林则沟会议

1947年3月,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率23万国民党军队,从南、西、北三面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3月29日晚至30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在陕北清涧枣林则沟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即“枣林则沟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共中央机关的行动问题,会议内容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需要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工作;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去河东担任中央委托的工作。同时号召“必须用坚决战斗精神保卫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和西北解放区”[1]。此次会议拉开了转战陕北的序幕。

中共中央为了能够实现陕北的战略意图,作出了详尽的战略部署,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击垮敌人对陕北、山东的疯狂进攻。在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彭德怀、习仲勋等率领西北野战兵团与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周旋,根据地形和群众的优势,中央军委决定采用“蘑菇战术”,1947年3月25日至5月4日,分别在陕北的清化砭、羊马河、蟠龙进行对敌人了3次歼灭战,歼敌1.4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基本稳定了陕北战局,为中共中央坚持留在陕北提供了决定性条件,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的三战三捷。

二、转战陕北中转站:靖边小河会议

党中央在王家湾一共驻扎了56天,之后突然遭胡宗南军的袭击,经过与敌军的反复周旋,从6月16日到8月1日大概我军休整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前委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戏剧性的是,中共中央在会议旧址旁边还发现了一个比较隐蔽的新会议地点,这也就是圪旯沟会议旧址。小河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进一步组织和发展战略进攻。毛主席对战略局势做了充分的分析后,提出与蒋介石的斗争需要5年的时间来解决(从1946年7月算起)。会议前后中央军委决定:

第一,陈谢领导的部队方向由进军陕北改为穿过河流直接南下,进入河南境内。第二,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经过休整之后,准备放弃后方,“直出大别山”。第三,西北野战军要改为南下关中,并坚持内部独立作战,尽一切可能削弱胡宗南集团的主干力量。会议之后,党中央继续北上,在途中,毛主席又对华东野战军的作战策略作出了精准的分析。他认为应该要把三军全部联合起来,相互配合,通过两翼牵制住更多敌军,最后在中央寻求突破口。于是,就这样在陕北普普通通的窑洞中形成了经略中原的战略部署。周总理曾谈到,虽然毛主席在普通窑洞中指挥作战,但却成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毛泽东及我们党在这里对全国的解放战争战略上作了周密部署,随后,我军就在陕北战场上取得了彻底扭转陕北战局的沙家店战役的重大胜利,由此,西北人民解放军转入内线反攻。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庄严的在陕北佳县神泉堡发表宣言,第一次以宣言形式宣布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的口号。

神泉堡对中共中央工作是紧张而又关键的时期,毛泽东曾两次来到神泉堡,前后共居住了 36 天,毛主席在这里亲自修改并审定了《土地法大纲》,又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軍宣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在这些文件之中,起着重中之重作用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公开提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目标,虽然南京政府把10 月10 日这一天定为“国庆日”,但仍由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发布了这个口号,口号发布之后,迅速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引发了巨大轰动。

毛主席曾经两次来神泉堡视察调研,抽出时间到佳县等各地区进行调研,目的是能够深入了解土地改革的相关政策落实问题。调研过后,又认真听取了任弼时同志有关陕北各地区土地改革情况的汇报,从报告中,毛主席发现党内的“左”的倾向有抬头之势。1933年毛泽东同志起草了两个重要文件,分别是《怎样划分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毛泽东请任弼时从档案中找出来后又重新发给全党,用来指导土改运动应该向正确的轨道前进。毛主席始终都关注着土改的完成问题,因为这关乎到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毛主席平日最担心农民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看重群众基础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毛主席曾给佳县县委的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就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毛主席认真在陕北神泉堡紧张工作,并且还亲自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为杨家沟的十二月会议同时夺取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转战陕北决胜法宝:杨家沟十二月会议

1947年11月22日,党中央决定转移到米脂县的杨家沟,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升。此时,党中央当务之急是筹备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任务必须开始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转入反攻阶段以后,战争局势已经明显扭转,国内形势也逐渐倾向于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确定党的行动纲领,解放全中国,1947年年底,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十二月会议的召开,是中国革命战争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关键性会议。

杨家沟革命会议会场是由一位姓马的大地主为中共中央捐献出来的,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彭德怀、叶剑英、贺龙、陆定一、王明等20多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等。会议在正式举行之前,曾召开了18天预备会议,可以看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参加会议人员主要被分为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土地等小组,同时也对会议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酝酿和准备,便组成了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主要内容。在文章中,毛泽东系统的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一个将要夺取全国胜利的历时转折点,系统的阐述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我对这篇文章的认识:

第一,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讲,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解放战争是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的战争,其结果是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必然是胜利的;而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的性质,人心向背,虽然他拥有几百万的兵力,但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是一只纸老虎,他打破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发动战争,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第二,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历时18个月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精湛的用兵之法,提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它是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任何反人民的军队所不能利用也无法对付的。直到现在,这十大军事原则依然在指挥我国军队中运用。

第三,从土地改革来讲,中共中央批评了“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等错误观点。及时调整土地政策。由于抗战期间的特殊情况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但是到抗战后期,情况发生转变,农民迫切需要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这时候需要对贫农、中农、富农的方针进行调整,主要是依靠贫农,并且要联合中农,逐渐地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压迫和剥削制度。毛泽东曾经做过强调:我们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关系着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尽快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并且能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说明,农民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第四,政党和党的队伍。它是人民解放军的后方,毛泽东曾经谈到过:全党同志必须明白,必须要尽快整编党的队伍,解决党内不纯问题,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必须站在同一个方向,并领导人民群众继续前进,这对解决土地问题以及支援长期战争意义十分重大。

第五,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一)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二)由个体逐步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三)獨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提出国营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第六,统一战线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现在的革命统一战线并没有比抗战期间减少,反而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坚固。他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要发动人民群众,而且要把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建立由中华民族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但如此,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否则中国的革命之路将不能成功,如果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不可能坚不可摧。我个人认为这几点的落脚点一是党的正确领导方针,二是人民的人心,中国共产党正是心系人民,解决人民最困难的土地问题,才能赢取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化时代的中国革命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打到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具有非凡意义。十二月会议过后,党中央集中力量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问题,比如政党、工商业、统一战线、土地改革等。这些问题都是关系解放中国及革命胜利的大事,根据对当时党内形势的分析。“左”的偏向依然存在,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毛泽东选集》中就有15篇文章与当时实行的政策、法令和指示有关。毛主席曾经告诉全党:“现在敌人已经彻底孤立了,但是敌人的孤立并不就等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取得胜利。”[2]我们要保证政策的正确性,不能出现任何马虎和失误,否则都极有可能导致人民群众既不相信蒋介石,也不相信共产党,造成两方面都孤立的情况,这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毛泽东还讲了一句至理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主义,万万不可粗心大意。”[3]政策的正确执行,从根本上避免了问题和其他未知情况的出现,也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为最后取得夺取革命的胜利做了充足的准备。

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大陆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我深深地佩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他们不仅为这片土地的人民做出了贡献,颁布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也为解放区的人民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22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286.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298.

(作者简介:庞雅瑄,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