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摘 要:错金银工艺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中的一枝瑰宝。它的表现形式多样,纹饰内容繁缛但又条理清晰。
关键词: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错金银;错铜壶;错铜;范铸
2010年9月,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淄江花园出土了一对铜壶(图1、图2),现存于齐文化博物馆。壶身通体饰独体龙纹加变形龙纹,区间以对顶三角形装饰分隔。壶体纹饰采用错红铜工艺装饰,铺首和盖钮是二次范铸工艺铸合。可以说,这对铜壶的工艺形制代表了战国早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
错红铜装饰是这对青铜壶的最大看点,大家对“错”这种工艺形式的认知,以往多局限于一些对错金银装饰的理解,如常见的错金银带钩以及车马饰件等,反而对错铜这种工艺的认识偏少。其實,错铜这种工艺与错金银工艺是一脉相承,都是在利用青铜器自身的颜色与金、银、红铜等材质组合后产生的色彩差异,加强装饰的感官效果。
说起错铜工艺的产生,首先要从这种工艺产生的时代背景开始。春秋晚期以前,青铜器美化装饰都是凭自身的纹饰表现,没有色彩变化。不管纹饰如何繁缛也都是青铜器自身产生的一种单一颜色。受漆器装饰的影响,一种色调的青铜器装饰已不能满足时代审美的需要。此时,错红铜工艺的出现成为必然。一般青铜纹饰装饰的发展多是从简到繁,错铜工艺也是如此。错金银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属于一种多元素的装饰组合。那么错金银工艺的前身发展就是错铜工艺,还属于二元装饰。古人把不同颜色的多种金属通过“错”这种手段有机整合在一起,达到了视觉上的色彩美观,这就是错铜或者错金银工艺产生的原因。
那么什么是“错”?历代文史资料也多有描述。首先,离战国最近的、最清晰的解释就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大字典的解释,该书对“错”字只有一种解释:“错,金涂也,从金,昔声。”“错”也是通假字,通“措”。“措”意为“用手复原”。“金”指“金属器皿”。“金”与“措”联合起来表示动手磨擦、涂饰。也可以理解成“错”就如鎏金银一样,把所需装饰的金银通过汞溶剂涂刷或涂抹上去,然后再修整打磨,即为“错”。但这并不是描述错红铜工艺的操作。许慎的《说文解字》产生于汉代,也许错金银工艺发展到汉代已经普遍使用金涂工艺形式完成,也就是借助汞溶剂实现。红铜无法和汞融合,也只有镶嵌。那么为何还称为错铜?其实这只是延续的一种传统叫法而已,“错”是广义的一种说法,就是凡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银、铜等图案的,就可以叫“错”。如《西京杂记》[1]卷一记述的文字“鸳鸯褥、金错绣裆”,可见用金线绣成的图案在汉代就称“错”。在漆器上描绘的金银图形也叫“错”,《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鲛鱼鳞,金漆错,……”[2]所以,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只能就金银错最流行的那个年代对它的称呼为依据,沿用这种叫法。
古代对错铜工艺的加工流程没有资料专门描述,不过通过古人对“铜”称谓“金”的名称来看,错红铜这种工艺应该也归属金银错的范围,那么它的操作流程也应该和先秦错金银工艺的流程相近。《说文解字》中称金子为“黄金”,称银子为“白金”,称铜为“赤金”。可知,不管是铜还是真正的黄金,在词组里表示的都是金属的意思,如现在称谓的“五金”“冶金”等词一样。
1973年,史树青在《文物》上发表的《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3],文中就谈到了先秦金错的操作方法。其制作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作母范预刻凹槽,以便器铸成后,在凹槽内镶嵌。第二步是錾槽:“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笔绘成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在古代叫刻镂,也叫镂金。”这时要把槽体修整成燕尾状,以便固定镶嵌金属。第三步是把要镶嵌的各类金属锤揲入修整好的凹槽,因为采用的是金、银、铜等金属镶嵌,其自身都有很好的延展性。第四步是磨错:“金丝或金片镶嵌完毕,铜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须用错(厝)石磨错,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可见,错红铜工艺的流程也应该如此。
这对青铜壶的另一个技术体现就是附件部分(图3),铺首和盖钮都采用了二次范铸工艺。这种二次范铸工艺的产生,来源于青铜器范铸过程中的铸漏现象。青铜器在浇铸过程中,由于铜水温度、环境温度以及合金配比流动性等多种原因,会造成局部铜水流淌不到位的问题,出现漏洞。这时就需要给它“打补丁”,也就是大家所知的“补铸”。这种补铸现象在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时常出现。要补铸就要另外再加工一个范具,工序也应该和主范相同,这就是二次范铸工艺形成的过程。
主动把这种二次范铸工艺应用到青铜器附件的组合加工上,这是范铸工艺中一次大的飞跃。这不仅简化了制范工序,更为加工一些造型繁缛的青铜器创造了可能,再繁缛的造型也可以采用这种分铸拼对的形式完成。
大家在图中看到的纹饰错红铜部位和壶体本身色泽反差较大的现象,这是和自身金属属性有关。纹饰部分因镶嵌的是红铜(也就是纯铜、紫铜),本身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它是含有一定氧的铜,因而又称含氧铜,在潮湿的环境中和水分、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后,就会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这就是直观看到的纹饰部位呈现绿色的原因。青铜器由于多采用红铜、锡、铅等多元素合金,导电和导热性都不如纯铜,离子活性也相对比较稳定,所以生成单一绿锈的相对比较少,特别是有些含锡量高的铜合金。青铜合金中,锡在自然受热环境下,氧化反应会加快,在空气中锡极易游离出合金体,在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锡。这层二氧化锡相对比较稳定,会在器表形成一层保护膜,在这层膜上很难再形成二次氧化。这层保护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青铜器上的锡光地子。所以,只要在生活中使用过一段时间再入土的青铜器都很难形成很厚的锈层。这也是这对壶体与纹饰部位产生色彩差异的主要原因。
壶体铺首附件由于采用的是二次铸工艺,所以环体部分是“死环”结构,这是介于有缺口的环体而起的名字。死环结构都是采用铺首二次铸工艺加装上去的,也就是先把加工好的环体预先放置于铺首范体内,然后把铺首的范具合并到要加装的位置施行二次浇铸。去除范土后,铺首环体也就套装在铺首鼻钩内了。因为铺首采用的是二次配铸工艺,也就是在壶体加工完后又加装上的铺首,所以才出现了这种铺首叠压纹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汉)刘歆.西京杂记[M].(东晋)葛洪,辑抄.
[2](宋)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下[M].(唐)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史树青.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J].文物,1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