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巴特尔 岳鸿钧
关键词:现代马产业 良种 娱乐与旅游 产品加工 竞技体育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草原看望广大牧民,并讲到“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蒙古马是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域文化的象征,而蒙古马精神则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象征。
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拥有蒙古马、鄂伦春马、阿巴嘎黑马及锡尼河马等地方马品种,是世界公认的现代马品种的发源地。培育了三河马、锡林郭勒马、科尔沁马,是全国马品种培育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又先后引进了纯血马、汗血马、阿拉伯马、温血马、矮马、花马和重挽马等品种,全区马存栏量达到84.8万匹,居全国第一。
如何推动发展内蒙古的现代马产业,使自治区的马资源优势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重振蒙古马的雄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应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结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现代化运营体系。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展蒙古马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依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开发以马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及旅游项目;创立品牌赛事;进一步提升马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尤其注重打造规模化的样板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内蒙古自治区马产业发展现状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就如何从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 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和改良育种工作始终在进行
品种资源是马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地方品种蒙古马、阿巴嘎黑马、鄂伦春马、锡尼河马以及培育品种三河马、科尔沁马和锡林郭勒马7个品种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蒙古马和鄂伦春马2个品种被纳入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内蒙古加大了蒙古马保种场和保护区的建设,先后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建立了不同类群的蒙古马保种基地,并在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建立起国家级保护区1个。
良种繁育是马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地抓良种繁育和品种培育工作,自主培育出乘挽兼用型的科尔沁马、三河马和锡林郭勒马,并于1986年和1987年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正式命名。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马业的发展需求,培育适用于内蒙古的赛马品种,先后引进纯血马、汗血马、阿拉伯马、温血马、矮马、花马和重挽马等共计2000余匹,利用内蒙古马品种资源丰富和蒙古马善于长距离持续奔跑的优势,着力培育耐力强、速度快的竞技马新品系和蒙古马新品系。同时,加大育种基地建设,如白音锡勒马场,已经完成1300匹马的系谱档案建立工作,组建了育种核心群,并制定了新锡林郭勒竞技马育种规划,可以说为竞技马新品系的培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马业产业化处在探索阶段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赛马、马术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把马作为蒙古族文化的符号之一,通过骑乘、观看那达慕赛马和马术表演等旅游项目,相应带动了马产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市、鄂温克旗、兴安盟、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均建有大型国际化标准赛马场,每年举行上百场高水准的赛马比赛。此举不仅宣传了自治区的马产业,也吸引来大量的投资商,从而推动了当地的旅游、贸易、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中蕴实业集团在锡林郭勒盟成立了内蒙古中蕴马产业公司,已在锡林浩特市启动马产业园建设项目。在马产品方面,陆续成功注册马都、马颂、马牌”等商标,其产品不久将走向市场。再者,内蒙古在马传统产业领域也有所收获。例如,镶黄旗和阿巴嘎旗建立了“马奶富民产业化基地”,牧民自愿成立“马业合作社”,通过购置马奶发酵生产设备生产酸马奶,积极寻求马产业发展和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的新途径。时下,酸马奶单一品种的年效益已达到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区通过销售酸马奶产生的经济效益接近2亿元。各地方政府也在主动推进马产业。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已将现代马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锡林郭勒盟更是提出在“十三五”期末,使马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三)马文化传承有序并在不断创新
内蒙古具有深厚的马文化底蕴,每年的那达慕大会,赛马、马术表演活动成为全域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大型祭祀、婚礼文化活动中蒙古马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城市雕塑、道路桥梁中蒙古马的印记随处可见。来到内蒙古草原住进“牧家乐”,了解养马、驯马、育马、赛马、打马鬃以及烙马印等马文化内容,体验乘坐马拉爬犁、米日干车、骑马、射箭、篝火和祭敖包等诸多特色项目,可谓游客的不二选择。锡林郭勒盟凤凰马场每年举办以蒙古马摄影为主的那达慕大会,业已成为集摄影创作、书画创作、教育娱乐、游牧部落基地观览等多种文化旅游项目于一体的重要活动。大型演出《千古马颂》等全景式剧目,已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草原文化品牌。
(四)馬术运动等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发展后劲
内蒙古正在利用良好的地理环境,推动马术运动进入逢勃发展的阶段。目前,全区拥有国家在册专业运动员87人,自治区在册运动员103人,各地俱乐部与马术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全区官方马术运动场地超过36个,企业及俱乐部自有场地超过23个。从事马术运动的马匹共计有2.7万多匹。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企业累计对马术运动相关软硬件的投入超过20.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来各地专业运动员参与国内、国际赛事200余场,获得金牌62枚。各俱乐部参与国内、国际赛事共计135场,获得金牌56枚。自治区马术运动水平位居国内领先地位。为了适应马业的发展,自治区还着力开展马业人才的培育。2010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设立“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组建了全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马业研究的“内蒙古马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团队。建立马术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锡林郭勒盟职业技术学院养马专业、兴安盟职业学院马术专业、鄂温克旗职业中学马术专业),所培养的马业人才被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全国各地,如骑手、练马师(驯马师、调教师)、修蹄师和马兽医等。目前在全国2000多家以马术训练、娱乐为主的会员制马术俱乐部和马场中,所用马匹除进口外,大部分来自内蒙古。包括教练员和骑手在内的马场工作人员中有超过一半来自内蒙古。
二、内蒙古马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来,内蒙古马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马业转型升级缺少条件
随着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变,马的役用功能不断弱化;草原承包到户后缺少放马条件,无法大批量养马。眼下牧民之所以还在养马,更多的是出于对马的热爱。从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转变,应该更多地开发竞技比赛等娱乐功能。但由于受目前养殖效益低,高标准赛事少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赛马场所处在闲置状态,培育出的赛马也少有市场。
(二)政策支持和引导不够
就国家和自治区层面来讲,没有马业专项投入,所制定的各类发展规划中缺乏对马业的指导,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马是草原牧区优势畜种之一,特别是蒙古马堪称草原文化的象征,蒙古马品种资源亟待保护。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蒙古马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马品种处于数量大幅下降、品质退化、濒危和濒临灭绝的状态。全区良种马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马匹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高端用马长期依靠进口。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马产业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发展状态,传统马产业与现代马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旅游发展、产品开发以及品牌建设等结合不够,致使马产业综合价值难以体现,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中国马都”“中国白马之乡”等品牌影响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体育赛马、现代马术、休闲娱乐、马文化等高附加值产业尚在起步阶段。马肉、马乳深加工、孕马血清、孕马尿雌激素等生物制品高新技术开发,均缺乏具有带动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加工企业介入,马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内蒙古特有的酸马奶产品,多以小规模生产方式产出。现有育马企业、赛马场、马术俱乐部等规模偏小,影响力和带动能力较弱,市场开拓不足,尚未形成大规模商业化运作态势。
(四)民族传统赛事市场开拓乏力
马产业发展均以赛事活动为重要突破口,即以赛事为载体,带动马产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形成完整的马产业链条。内蒙古开展的赛事活动偏少,马术表演等项目发展不足,高端消费群体还没有引入,缺乏可行性商业指导,马术表演、亲和体验、休闲骑乘、马奶疗养等业态的后续消费群体培育难度大。
(五)马产业保障服务能力不足
与现代马业发展相适应的马品种登记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马匹生产、销售、竞技比赛等环节中马匹身份的识别方法难以与国际接轨。大型涉马企业缺乏马匹专门医疗机构来为马的检疫、诊断、康复治疗提供专业化服务。如今,国内马竞技赛事逐年增多,马匹无疫区建设是跨区域流动特别是国际间流动的重要绿色通道,内蒙古能够长期保持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状态的马匹无疫区尚未建立,此状况制约了国际化赛事的举办。现有马业技术培训机构和培养计划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马业需求,特别是马繁育员、骑师、调训师和马匹鉴定员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已影响到马业相关领域的发展。马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有利于育马场、科研院校及技术推广部门相互协作的联合育种体系不完善,良种推广、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普及率低,影响现代马业的进一步提升。
三、现代马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良种水平
建立蒙古马保种场、保护区,以公益性保护为主,在东中西等盟市蒙古马主要分布区域选择一些旗县建设保种场,带动周边养马户开展联合保种,保护蒙古马资源,依托保种场开展蒙古马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建立健全基因库,并制定品种资源调查和马品种登记方案,完成马品种资源普查和马资源志编制工作。推进自治区级基因库、马种质资源信息库、遗传资源动态预警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和鼓励育种企业与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合作,在有基础、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展进口马纯种繁育,推动本土化进程。加大新品种培育,选育性能优良的产品用马、竞技马、休闲骑乘马、仪仗马和观赏马等专门化新品系。建立专用马性能测定中心,健全选育方案,扩大育种核心群规模,增加优良品种的供种能力。
目前,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竞技马(赛马)新品系培育研究》课题已在国家立项,“马属动物遗傳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也已成为农业部畜禽综合重点实验室下设的六个野外科学观测站之一。
在培育良种的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将促进现代化马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支持现代马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加大投入,以高质量育种和养殖为前提,以各类赛事为牵引,以娱乐旅游为核心,提升标准,扩大规模,与国际化接轨,向市场要效益。
(二)打造以马为主体的娱乐及旅游精品项目
注重示范作用,打造一批样板,进而带动全区的马业发展。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草原自然景观,以品牌和重点景区为支撑,推动内蒙古赛马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景区、敖包相会可汗山草原旅游景区、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区等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一批以马文化、马竞技、马表演、马体验为主的集观赏性、游乐性、体验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在锡林浩特市开展“中国马都”核心区马文化主题景观大道建设,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游牧文化休闲观光马道建设,完善沿线驿站、马车等相关配套设施。在科左后旗、镶黄旗、和林格尔县、达拉特旗、锡林浩特市等地沿重点旅游线路建设对外开放的马主题公园,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在“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围绕旅游景点建设现代马业特色小镇,推进马主题酒店、马术学校、马主题博物馆、马主题商业街等相关项目的建设。推动科右中旗“枫情马镇”的建设。
(三)提升马产品综合加工能力
以对马产品进行多方向、多用途、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利用为思路,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框架。加大传统加工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形成稳定的产能和质量控制体系,规模生产、批量上市。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成立牧民养马协会、牧民合作社等,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实现马产品加工原料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做好与大企业、大市场的对接。将乡镇、苏木及农牧民联合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利益共同体,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支持内蒙古马业协会引进国外奶马品种,在武川县建立高端马奶生产基地。支持以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为主的牧业旗的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传统风味马乳加工,打造一批特色马奶品牌。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马产品产业化开发企业,生产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酸马奶、马奶饮品、孕马血清、马雌激素、马油、马肉等产品的开发生产。依托“马都”“马颂”“马牌”,打造马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园。
(四)弘扬蒙古马精神,传播马文化
在呼和浩特市和马业发达地区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马文化博物馆,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马文化元素,以多种形式展示马文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博创意产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马文化原创产品,打造马文化创意品牌。利用草原丝绸之路巡回展,推出一批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马文化系列专题展览。利用自治区每年举办的中蒙博览会、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马文化节暨马文化博览会举办国际马业论坛,召开马产业发布会和推介会,搭建有关马文化和马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打造大型全景剧目,制作马文化影视作品。策划名人访谈、骑乘休闲、赛事活动等专题节目,全方位展示内蒙古的马文化和相关赛事。建立国际化、专业化的马拍卖交易和马产品交易中心,为国内外马匹拍卖、产品交易搭建平台。
(五)创建品牌赛事,搭建交流与引入平台
按照创办和引进国内一流、国际瞩目的品牌赛事的要求,在呼和浩特市依托“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由多部门参与共同创建“内蒙古赛马节”,举办国际标准速度赛马、那达慕民族赛马、马术表演等活动。在有条件的盟市、旗县区创建各具特色的品牌赛事,巩固发展科右中旗莱德马业赛马节、通辽市“8.18”赛马节、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赛马节等品牌赛事,特别是打造农牧民参与度高的那达慕民族赛马品牌,推动群众性赛马常态化。
着力培养马业人才,尤其是打造具有策划组织能力的,熟悉各类国际赛事的,精通媒体运作路径的高端管理人才。
搭建交流与引入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在马业人才引进与培养、马匹无疫区建设,马匹专业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引进、马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研讨、合作与投入力度,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强化沟通与交流。同时,强化政策保障,做到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自治区现代马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芒来.新概念马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2]红海.内蒙古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
[3]阿拉腾宝音,特木尔巴根. 弘扬蒙古马精神促进现代马产业[J].民族画报,2019,(1).
(作者单位: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2.3.内蒙古自治區农牧厅)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