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相伟
戲曲是我国一门珍贵的传统艺术,承载了悠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戏曲是综合运用唱、念、做、打多种表现手段以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戏曲的艺术语言多种多样。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戏曲的表演也不例外。就拿戏曲武生行当来讲,从学习脚步、圆场、弓箭步、马步、山膀、起云手及手势运用的这些基本功训练,到开始学一出戏,最终进行舞台表演,这一系列过程,都必须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一步步来,不能急于求成,这一过程是没捷径可通的。现在有一些演员的演出剧目,让观众看着总感觉不那么精彩,原因就是这些演员中没有扎实的基础,有的是刚学会一出戏,还没有将这出戏练熟,就忙于登台演出;再有一种就是从光盘中只学习到了前辈艺术家的“数”,自己理解不了这个人物的表演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一味跟“录”老师学习,急于求成的结果便是只有“数”没有戏,没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相关的表演要求,表演不到位,这种演出也就经不起琢磨,不可能带给观众以更高的审美享受。
戏剧是行动的艺术,主要依靠舞台动作,它包括形体行动、语言行动和心理行动。形体行动是剧中人的举手投足,或转身或移动这样的动作,语言行动是剧中人的台词。形体行动和语言行动都要有内心依据,这是角色内在的驱动力,也就是心理行动,它们结合在一起,直观地体现了角色的舞台行动。
我是一名专业的戏曲“武生”演员,在鹤壁豫剧团担当武生行当,曾饰演过《南阳关》中的伍云召,《穆桂英下山》中的杨宗保、杨六郎,《花枪缘》中的罗成。十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戏曲“武生”演员,除了坚韧不拔、刻苦训练基本功之外,必要的理论充实与指导是不可缺少的,下面自己就本人的一些工作谈一点感悟,以供讨论。
武生。武生舞台表演一般有三种境界:一是要演“准”;二是要演“美”;三是要演出“韵味”。这三种境界犹如三级跳,一跳比一跳难,最后一跳更是至关重要。这样就要求演员不仅有很好的武功,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有气魄,而且要有一定的唱念功夫。特别是长靠武生舞台表演的第一种境界是要演“准”。长靠武生的圆场功要求也很高,跑起来,身上的四面靠旗必须纹丝不动,如同“水上漂”。因为要穿厚底靴,所以练圆场要下狠功夫。好演员整天都会把厚底靴穿在脚上,随时随地都要练“压腿”和“跑圆场”。厚底有一定的重量,它的底部是一层层的纸张轧制而成的,靴底有高有低,高的有3寸多,低的有2寸,一般武生采用的是2寸5左右。穿厚底靴在练腿和跑圆场的同时也在练脚下的硬功夫。因为在开打过程中,武生演员要用自己的双腿和双脚来表现马上动作,所以双脚必须能达到随心所欲,即“快而不乱”。无论是打靶子、还是做各种高难动作,都要求脚下生风、清晰可辨,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人物武艺高强的特点,才能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一招一式”。前辈时常说“成为一名好角儿,第一是上承传授,第二才是个人艺术造诣”。所以教戏的老师开蒙戏是极为重要的。要求脸上戏与身上戏的配合,每一个动作中上身如何动、手如何缓,缓手时眼神看什么,手缓到什么地方,脚下动哪一步,都非常讲究,非常明确。表面看来是一些程式动作,是一个技巧,当你在舞台上运用时,就完全明白是为了表现人物及特定环境而设定的。长靠武生舞台表演的第二种境界是要演“美”。一个武生演员,无论是长靠或短打,都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多年的武生表演实践,让我深有感触。
唱、念、做、打,各有各的程式,那么怎样把程式有机地连缀起来呢?这里就有一个起承转合的法则问题,比如简单的程式化动作”山膀”,看着可能没有什么,但是要达到形式美,就要有这样一个程序:欲左先右,腰部带力,然后手跟、眼随、上步、拉开、踏步、静心、亮相、瞪眼、吸气、闭嘴、吸肚和挺腰这一连串儿的动作,并在动作中,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从这样一个小的程式化动作,也要体现出人物的气魄和矫健。
例如,武戏演员的“起霸、走边及武打”就是一组程式动作的组合,在动作的组合顺序上几乎是一样的。在表演中,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和剧情的不同要求、就要有不同的程式表现。《铁笼山》中姜维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统帅气魄和智勇双全;《借东风》中赵云的起霸,因为是配演,虽然半个起霸,但是要表现出人物的八面威风;《蜈蚣岭》中武松的走边,要表现出人物逃难和投奔二龙山急迫而又小心翼翼的情境;《狮子楼》中武松怒杀西门庆,要表现出武松因知道哥哥武大郎被西门庆和潘金莲毒害的愤怒和仇恨;而这些不同的人物个性就需要演员在基本相同的形体动作中,展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征。既是武生就不能不展示武功技巧,但所有的武功技巧,都要服从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该用什么技巧就用什么技巧,要贴切自然,决不能在台上搞个人武技展示会。大家都知道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厉慧良先生,从小练得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技艺超群,把武功技巧安排得恰到好处。所以我们欣赏他的每一出戏,都觉得既有技、又有艺,而他的技巧完全是服从艺术需要而设计的。他演《长坂坡》表现出了赵云的“忠”与“勇”;他演《一箭仇》准确揭示出史文恭奸诈虚伪的人格;他演《艳阳楼》则把高登那横行千里、不可一世的酒色之徒,刻画得入木三分。
戏剧中人物的表现是以外部形态揭示内心活动,反过来又以内在为依据,激发着外部形态的各种表演动作,即形神兼备。形,就是“五功五法”——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心、步;神,就是戏,是内容,是演员的意识感觉,是演员的智慧才能。
所以,武生舞台表演的最高境界是要演出“韵味”,因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塑造角色时,观众是可以通过这出戏看出这个演员是否受到过老师精心指导以及演员自身的刻苦磨练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武生演员,塑造出生动形象的人物特征,还要注重文戏方面的积累,在“唱”和“念”方面多下功夫,否则难以达到“武戏文唱”的境界。戏曲表演艺术是以高超的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刻画不同类型人物的,这就需要演员在舞台下千锤百炼、反复琢磨体会、内外双修,生动地展现剧中人物,把艺术精品奉献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