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明哲 付景顺
摘要:汽车座椅头枕在发生事故时,对乘员头部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文章根据GB15083-2006的相关标准,利用Hypermesh与Ls-dyna的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某乘用车的后排座椅头枕进行静强度仿真分析,在三次加载后,后排座椅锁止结构发生失效现象,强度不足,通过结构改进,使其满足法规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联合仿真;Hypermesh;头枕静强度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12-0016-02
1概述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早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也因此,高频的交通事故接踵而来。据统计,在事故中,后排乘客出现危险的概率较高。汽车座椅头枕作为被动安全的组成部分,因此后排座椅安全性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为保护乘客的安全需对后排座椅头枕强度进行分析。
本文以某乘用车的后排座椅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mesh建模,使用Ls-dyna求解器求解,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使其满足GBl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相关法规规定。
2头枕静强度试验标准及强度要求
对于后排座椅,每个规定的乘坐位置都应该验证且需要时加载。該分6嚅对模型进行三次加载,具体打加载方式如下:
第一次加载:相对于R点以r为基准线,施加向后373N'm的力矩作用在人体模型靠背的部件。
第二次加载:在头枕顶部下方65mm处,施加一个垂直于r1的转矩,大小为373N·m。
第三次加载:第二次加载后,测量此时Y到r1的距离x,若x小于102mm且座椅并且座椅靠背未出现损坏,进行第三次加载,将第二次的加载力增加到890N,加载后要求座椅不能损坏。具体加载方式如图1所示。
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有限元模型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后排座椅头枕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极其重要圈。在Hypermesh中进行建模,最终得到如图2所示的有限元模型。
利用关键字*LOAD_NODE_POINT进行加载,如图3所示为加载假背模型加载曲线图,头部加载曲线如图4所示。约束方式按照实际连接位置进行约束。
模型中部分结构的材料属性如表1。
4后排座椅仿真结果
头枕后移量x是头枕静态性能试验判定的重要指标。如图5所示,在260ms时,头枕位移量x为79.6mm,小于102mm,满足法规规定的位移量要求,且该时刻模型未损坏,则认为第三次加载分析可以进行,按照规定,将第二次的初始载荷增加到890N。
具体如图6所示第三次加载后锁止机构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该处采用的钢材型号为QSTE420,屈服强度为420Mpa,极限强度为556.8Mpa,极限应变为30%。由图中可知其最大应变56.1%。虽然应变极值区只占很小的区域,但是应力集中出现在锁止机构与后排座椅骨架连接处,是两者焊点连接的开始处,因此综合应力应变对比数值可知,该处结构已经失效且有扩散的风险,不满足法规规定,需对该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5后排座椅的优化及验证
结构的强度与结构形状、结构厚度、结构采用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处材料已采用强度较高的QSTE420,因此该结构的优化应该从厚度和结构方面着手。观察结构发现该处结构设计处在缺陷,后排座椅骨架与锁止机构的连接面积较小,缝长度过短,在同等力的作用下,接触面积越小压力越大,因此造成的此处的应力集中。故可增加锁止机构和后排座椅靠背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焊缝长度可由18mm增加至23mm,如图7所示改进前后对比图。
将改进后的模型文件提交到Ls-dyna中进行求解计算,第三次加载后的应力应变如图8所示,最大要应力由56.1%降为8.6%,小于材料最大应变值和极限应力,分析可知,改进的后排座椅在碰撞后可以满足法规要求。
6结论
本文按照GB15083-2006的要求,对某车后排座椅头枕进行CAE静强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原座椅模型强度不足,其结构强度不满足国家规定。进而对其进行结构改进设计,优化后最大应变由56.1%降为8.6%。座椅可通过国家标准。进而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节约开发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