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琴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儿科 上海 20131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寄生于人体胃黏膜内,在胃肠道及某些胃肠外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儿童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低,以及Hp耐药的不断增长,其根除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将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序贯疗法,作为治疗方案,观察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13C尿素呼气实验诊断Hp感染、符合儿童Hp根除治疗适应证[1]、排除治疗依从性差、近4周使用抗生素或行Hp根除史的患儿82例。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14(平均年龄9.3±3.8)岁,其中慢性胃炎8例、消化性溃疡4例、难治性缺铁性贫血13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14(平均年龄9.1±4.0)岁,其中慢性胃炎7例、消化性溃疡3例、难治性缺铁性贫血10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序贯疗法:奥美拉唑,0.6~ g/(kg·d),分2 次;阿莫西林5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1g,2 次/d);克拉霉素15~2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 次/ d);甲硝唑20m g /(k g·d),分2 次(最大剂量0.5g,2 次/ d)。先予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口服5 天,后予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甲硝唑口服5 天,总疗程10天。治疗组在序贯疗法基础上,加服复方乳酸杆菌片,每次0.5g,3 次/d,与上述药物间隔3 小时服用。
1.2.2 根除率评价 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阴性判断为Hp根除。
1.2.3 不良反应评价 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眩晕、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对照组根除29例,根除率72.5%;治疗组根除38例,根除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90,P<0.05),见表。
表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Hp感染是世界范围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儿童是受Hp侵袭最危险人群,且随年龄增长,Hp感染率相应增高。目前由于Hp多重耐药菌株的增长,其根除治疗的难度也逐渐增加。Hp耐药,主要是克拉霉素的耐药,据统计,上海是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20%)[2]。根据《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的建议: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序贯疗法可作为一线方案[1]。但本次发现,单独应用序贯疗法的根除率仅为72.5%,且不良反应高达40.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使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下降。
国内外在成人Hp共识和Meta分析中均指出,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Hp感染,可减少Hp根除过程中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3]。但此种治疗是否适用于儿童,以及益生菌的菌株选择、服药时间、疗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采用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其根除率高达90.5%,与单独应用序贯疗法的疗效相比,确能显著提高疗效。符合了黄瑛等[4]提出的儿童首次治疗Hp的根除率能达到90%以上的希望。因为初始根除率提高,便可减少抗生素耐药及耐药菌株的产生,这一点对于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尤为重要。同时,联合应用复方乳酸杆菌片,能显著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由于儿童的耐受性较成人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往往会导致患儿依从性下降,甚至治疗中断。本治疗方案应用时仅发生2例恶心、2例腹泻、1例呕吐、1例失眠,不良反应率仅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不仅减轻了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大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临床意义明显。当然,考虑到本次的地区限制(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选择了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序贯疗法作为治疗方案。那么,是否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其他根除方案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以及本治疗方案对于Hp复发率的影响,均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