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红娟
在层层叠叠的苍山墨岭间,一条溪,自南向北蜿蜒而入富春江;一古道,由北往南溯溪而上,穿村而过;两古桥,于村口村尾遥相呼应。
这个藏山纳水,沉寂了近千年,意欲打造成“山水古韵画家村”的古村,就是桐庐富春江镇茆坪村。
茆坪,茅坪的谐音。初时人烟荒芜,茅草遍野。最初民居以茅屋为特色,地名因之而称茅坪。之后,人们觉得此名易懂好记但不够雅致,遂以谐音“茆”取代“茅”,村落名称即为如今之茆坪村。
茆坪村始建于宋元之际,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70%以上人口为胡姓,胡氏家族乃该村创始者。据宗谱记载,胡氏原籍湖南文安,历经迁徙,于南宋晚期由时任礼部侍郎的胡国瑞,携领全家迁至建德寿昌。茆坪胡姓,宗传于寿昌,于清朝初期迁居至此。
从桐庐县城沿富春江逆行,穿过大峡山和蟹坑口隧道,往左行约二十几分钟车程,过一小桥便到茆坪村。
站在沿溪村口,一股浓郁的古意扑面而来。一大片苍翠高大的黄连树,仿佛从远古走来,静静地迎候着来自四方的游子。一卵石古道,在古树的掩映下,自北向南默默延伸。古道卵石大小不一,随地势逐级升高,形成一个隘口。隘口西侧乃潺潺溪流,清澈明媚,从浦江经石舍一路向富春江奔去。隘口东侧乃由卵石砌成的高大石坎,石坎上苍色的藤蔓交互缠绕,墨绒绒的青苔从石缝间溢出。
古道村口有座单孔小石桥,为仁寿桥。仁寿桥下卵石见底,秋水清浅。桥洞内侧荒草凄凄,绿绿地绒出一片生机。村的最南端,亦有一古桥,名为万福桥。万福桥横跨芦茨溪,始建年代不详。宋代名士谢翺曾多次经过此桥,留下“石桥千载何成败,转觉行人路不迷”的诗句。从远处看万福桥,只见桥上灌木野草丛生,足可淹没膝头,苍翠的藤蔓铺满桥面。村头村尾两座古桥,一如茆坪历经沧桑的双眼,望着茆坪从昔日的繁华走向曾经的黯淡,再从黯淡走向今日的明丽。
自坎边古道拾级而上,有一座南北向之古凉亭。沿古道凉亭前行,可见五扇颇具艺术特色的园门,这便是茆坪的五朝门。与五朝门紧紧相连的,是大气整肃的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坐东朝西,南与文昌阁、五朝门相连,平面呈长方形,三间三进,马头墙、硬山顶。第一进现已改建为戏台;第二进高悬清朝皇帝钦赐的“平寇”有功的圣旨匾;第三进已用作老年活动室,墙上挂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书法条幅,但高处扔挂着象征茆坪精神的匾额“振德堂”,表示“以德处世”之人生信条。
走出宗祠,从照壁窗口往外望,但见一幅乡居田园诗画:远山近水,夕阳古桥;芦茨溪畔,芦花飞扬;菜地老农,荷锄浇肥。让人觉得悠悠天地之间,岁月流逝,而时光不曾老去。
若古桥是茆坪的双眼,则穿村而过的古道是茆坪的脊柱。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上的茆坪是山货集散和过往客旅歇脚之地。往外销运的竹木柴碳集散于此,过往客旅在此打尖歇脚,久而久之,便在百余米古道两侧形成了村落,而这段古道便成了繁华小街。古往今来,这条古道见证了世间百态。
走在古道老街上,但见现代民居、明清旧居交替杂居。老房子的板门和木窗被时间的雨水浸染得发黑破旧,墙面也变得斑驳脱离,让人不自觉想起当年的行脚者,坐在门前的青石条凳上,歇脚、抽烟、喝水。一碗热茶,一袋旱烟,一声问候缓解了行者担重的疲惫。脚底的鹅卵石磕着行者的草鞋,也许这是脚踏实地者最安稳的生活体验。而今,古道小街上已不见竹木柴碳挑担者的身影,但见村民在田间地里割稻、浇水和焚草灰的场景。古老的农耕文明依然绵延在茆坪村。
徜徉在老街上,不时会看见一幢黑旧的老屋,或一道破损的台门,或一堵低矮的断墙。台门和断墙上爬满了苍绿的木莲藤,藤上挂满了绿色的木莲果,它们闪着一只只绿色的眼睛,注视着行人的脚步。再看那黑旧的老屋,墙外的牌子上竟写着“东山书院”四字。没想到在这个偏远的大山里,深藏着浓郁的文脉之风。踩在卵石古道上,总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一会儿穿梭到古时,感受当时商贸的繁华;一会儿又回到当代,感受当今盛世的明朗。
村子中央还有一幢颇有来历的民居“文安楼,曾被康有为和叶浅予誉为“江南第一民居”。“文安楼”的称谓,意在纪念楼主胡氏源出湖南文安。曾经的楼主胡儒艺,为官宦之后,但他远离仕途,定居茆坪村,以经营竹木柴炭等山货为生,发家后请来东阳建筑师建造此楼。自1922年动工至1927年告成,历时五载,耗资3万多银元。抱着虔诚心迈进屋内,屋里静静的,秋日的阳光洒在透着凉意的天井里,有种季节深处的温暖,只是失去了它当年的荣光。梁上的雕花木刻清晰可见,曾在此筑巢呢喃的乳燕已南归。
走出老街,天色已暗。暮色苍茫中,古道、古藤、古树、老屋,在落日的余晖里,投下一个个华美的影子。金秋的稻谷在晚风中低首,层层叠叠的群山梯田在暮霭中沉沉隐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茆坪村,苍翠的古树等着你的仰望,跨溪的古桥等着你的穿越,穿村的古道等着你的脚步,满阶的青草等着你的邂逅。